标题:如来法身实相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 经文整理四 内容: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卷1) T12, p0222b自性清净章第十三世尊。 生死者依如来藏。 以如来藏故。 说本际不可知。 世尊。 有如来藏故说生死。 是名善说。 世尊。 生死。 生死者。 诸受根没。 次第不受根起。 是名生死。 世尊。 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 世间言说故。 有死有生。 死者谓根坏。 生者新诸根起。 非如来藏有生有死。 如来藏者离有为相。 如来藏常住不变。 是故如来藏。 是依是持是建立。 世尊。 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世尊。 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 是如来藏。 世尊。 若无如来藏者。 不得厌苦乐求涅盘。 何以故。 于此六识及心法智。 此七法剎那不住。 不种众苦。 不得厌苦乐求涅盘。 世尊。 如来藏者。 无前际不起不灭法。 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盘。 世尊。 如来藏者。 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 如来藏者。 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 非其境界世尊。 如来藏者。 是法界藏。 法身藏。 出世间上上藏。 自性清净藏。 此性清净。 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 不思议如来境界。 何以故。 剎那善心非烦恼所染。 剎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 烦恼不触心。 心不触烦恼。 云何不触法。 而能得染心。 世尊。 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 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 难可了知。 唯佛世尊。 实眼实智。 为法根本。 为通达法。 为正法依。 如实知见胜鬘夫人说是难解之法问于佛时。 佛即随喜。 如是如是。 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 有二法难可了知。 谓自性清净心。 难可了知。 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 如此二法。 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 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世间一切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 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 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 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故知法身即是如来藏。 法身在众生身中名为众生。 法身打破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在菩萨身中名为菩萨。 法身断尽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在佛身中名为世尊。 虽有三名,同一法身。 此法身如来藏,本来具足,非是修行造作而得。 此法身远离能所分别,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藉灵知心而起现行,须经由修行转化清净而生智慧。 法身在众生地名为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 在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正行真如。 学习唯识经典而仍未开悟之菩萨名为相真知。 学唯识经典之已悟菩萨名为了别真如。 在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地名为清净真如,(详《解深密经》)然犹未到佛地。 八地以上仍有八种无始无明及四种障应断,断已方能成佛。 真如从凡夫地修行到佛地之过程有许多名称,归纳而言,有三阶段∶一、七地及三果以下名为阿赖耶识。 二、八地以上及阿罗汉、辟支佛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 三、究竟地名为无垢识---真如。 一体三名。 此阿赖耶法身,无始即有,永不坏灭,本性清净而有染污种子,须由闻法修行净除染污种子方能成佛,故《华严经》云:「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契经》佛云∶「金刚藏,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 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盘界,亦名法界。」金刚藏菩萨云:「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 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盈亏,而月体性未尝增减。 藏识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无智之人妄生计着。 若有于此能正了知,即得无漏转依差别。」故如来藏即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恒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 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 如轮与水精,亦如星共月。 从此生习气,新新自增长,复增长余识,余识亦复然。 如是常轮转,悟者心方息。 譬如火烧木,渐次而转移,此木既已烧,复更烧余木;依止赖耶识,无漏心亦然,渐除诸有漏,永息轮回法。」「藏识亦如是,习气之所缠,三昧净除已,定者常明见。」「藏识亦复然,诸识所缠覆,密严诸定者,勤观乃能得。」「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为戏论熏习诸业所系,轮回不已;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恒灭不断不常,而诸众生不自觉知,随于自识现众境界。 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灭,入无漏位,名为圣人。」「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藏识亦如是,与诸分别俱,增长于生死,转依成正觉。 善行清净行,出过于十地,入如来地中,十力皆圆满。 正住于真际,常恒不坏灭,如地无分别,应化无有穷。」「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辗转无差别。」故如来藏即阿赖耶识。 发布时间:2025-08-12 10:02:5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