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吴允升《净土圣贤录》 内容: 吴允升,字常导,徽州歙县人。 少年贸易苏杭间,偶于虎丘遇一僧,熟视之,谓曰,子颇有善根,惜二十九岁有水厄,当奈何。 允升甚恐,求解免之策。 僧良久曰,从今以往,戒杀放生,每日虔诚念佛,持大悲咒,或可免耳。 允升信受奉行,并常以此劝人。 至二十九岁,因归里,道由杭州,于江干附舟,同舟十七人。 开行数十里,而潮适至,巨浪汹涌,势濒危。 忽忆前僧言,急合掌念佛。 未几,舟覆,允升堕水,于昏瞀中,闻人语曰,吴允升,劝人念佛有功,可免此难。 开目顾视,则身已登岸,乃为渔人捞救而出也。 冠履尽被水冲去,唯平日念佛十八子数珠一串,犹牢持手中。 其同舟十六人,已漂没无踪矣。 自是益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不复还里,于吴山开相馆,谓藉此可与人谈因果。 自愈精进,尝燃臂香,作求生西方四字,以表行愿。 杭人承云栖之遗风,多知信向念佛法门,但从事者,只属老年。 每月一日,于寺中念佛,谓之老儿会。 少年则否。 会中亦不敢多集人,恐涉异教之嫌。 允升慨然曰,念佛之法,无分老少。 佛为正教,我朝崇尚,乃一一为开导之。 是时延公俭田,方主盐政于杭,允升与有旧,因募捐二百金为倡,于紫阳山宝成寺,启念佛会。 每值会期,为诸人开演利益,广说因果。 未发心者,劝其发心。 已发心者,勉其精进。 又于城中仙林寺等处,皆举会劝化,信从者日众,每期不下千余人,率皆恂恂恭谨,绝无喧嚣之习。 寺中西方殿,并丈六像,亦是时所重新者。 一日清晨,人共见大势至菩萨鼻中,放白光如绳,蜿蜒殿庭,逾数刻始灭。 自是以来,杭城念佛之风大行。 城乡之间,互相感化。 男女老幼,手数珠,口喃喃者,习见为常,不复诧异。 允升之名,妇孺皆知。 每值会期,无不延伫其来。 西湖有灵峰寺,伏虎禅师遗迹也,颓废已久。 允升于道光初年,发愿重兴。 经营数载,始告厥成。 年六十六卒,临终时,正念分明,自言见无数菩萨经行于前,趺坐泊然而化。 时在道光九年五月朔日。 (染香续集)评曰,路坤念佛,本求往生,而兼免现生之病苦。 常导念佛,本图脱难,而复获瑞应于终时。 孰谓念佛功德,但利身后乎。 顾彼二公者,皆实力奉行,谛信不贰。 今人以少时之力,逞意贪求。 不能侥幸于万一,遂谓佛无灵验,尽弃前功,良可慨也夫。 发布时间:2025-08-13 10:09:1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