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赖耶识出生万法,故是常住法 内容: 阿赖耶识出生万法,故是常住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云:【赖耶为依止,诸识从彼生,能起漏、无漏;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界风所动,恒起诸识浪,无间断亦然赖耶妄熏习,隐覆如来藏,修习纯熟时,正智方明了。 诸识随缘转,不见本觉心;自觉智现前,真性常不动。 赖耶性清净,妄识所熏习;圆镜智相应,如日出云翳如来清净藏,具足诸功德;真妄互相熏,犹如二象斗;弱者去无回,妄尽无来去。 莲花性无染,出水离淤泥;菡苕开敷时,见者皆欢喜;如来无垢识,永断诸习气,清净智圆明,贤圣所归趣。 犹如最胜宝,无复诸瑕翳,轮王为宝冠,常置于顶上。 如来清净藏,永离诸分别;体具恒沙德,诸佛之法身;住真无漏界,清净解脱身;寂灭等虚空,法性无来去。 佛现三界中,不生亦不灭;此界及他方,湛然常不动。 平等真法界,佛与众生如;非断亦非常,大悲恒不尽;诸佛法性身,本觉自然智。】 《密严经》说:【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 由有阿赖耶识心体故有涅盘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尔时世尊赞胜思惟大梵天言:「善哉善哉! 梵天! 善哉梵天! 若有欲说诸法正性,应当如汝之所说也。」说是法时,二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心得解脱。 如来复告大梵天言:「梵天! 我不得生死,不得涅盘,何以故? 如来虽说生死,实无有人往来生死;虽说涅盘,实无有人得涅盘者。 若有得入如此法门,当知是人非生死相,非涅盘相。」尔时会中五百比丘,即从坐起而作是言:「若无世间、无涅盘者,我等便为空修梵行。 为何义故,修行正道诸禅三昧三摩跋提?」尔时网明菩萨法王子白佛言:「世尊! 若有于法而起生见、起灭见者,世尊! 彼人不过生死,则于其人,佛不出世。 世尊! 若有决定见涅盘者,彼人亦不度生死,亦不得涅盘。 何以故? 世尊言:『涅盘者名为除灭诸相。』远离一切动、一切我想、一切发、一切戏故。 世尊! 是诸比丘已于如来正法出家,而今堕在外道邪见,于涅盘乐中求决定相。 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世尊! 若人于诸法寂灭相中求涅盘者,我说是辈为增上慢邪见外道。 世尊! 正行道者,于寂灭法不作生相,不作灭相,无得无果。」尔时网明菩萨法王子问胜思惟大梵天言:「是五百比丘从此众座而起去者,云何而为作诸方便,引导其心入此法门,令得信解离恶邪见?」梵天言:「善男子! 纵令使去至恒河沙诸佛国土,不能得出如此法门。 譬如痴人畏于虚空,舍空而走,在所至处不离虚空;此诸比丘亦复如是,虽复远去,不出空相,不出无相相,不出无愿相。 又譬如人求索虚空,东西驰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于空中行,而不见空。 此诸比丘亦复如是,欲求涅盘,行涅盘中而不得涅盘。 何以故? 言涅盘者,但有名字。 犹如虚空但有名字,不可得取;涅盘亦尔,但有名字而不可得。」尔时五百比丘闻说是已,不受诸法,漏尽,心得解脱,得神通已而作是言:「世尊! 若人乃于诸法毕竟寂灭相中求涅盘者,则于其人,佛不出世。 世尊! 我等今者非凡夫,非学非无学,非阿罗汉;不在世间,不在涅盘。 何以故? 以离一切动、一切我想、一切发、一切戏故,名为诸佛出世。」】 《密严经》云:【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 《入楞伽经》化品第十五 佛云:【「复次大慧! 依如来藏,故有世间、『涅盘』、苦乐之因;而诸凡夫不觉不知,而堕于空,虚妄颠倒。」】 《大乘入楞伽经》:【佛云:「真如、空、实际,涅盘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皆(是阿赖耶识心体之)异名。」】 《大乘入楞伽经》 佛云:【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 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 蕴中无有人,无我无众生,生唯是识生,灭亦唯识灭。】 由无余涅盘中之清净法界证实阿赖耶识是常住法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摄决择分中有余依及无余依二地」云:【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盘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盘界当般涅盘?」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唯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 于此界中般涅盘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若干达缚、若紧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数。」】 《金光明最胜王经》如来寿量品第二云:【五者证得真实无差别相平等法身故,名为涅盘;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盘无二性故,名为涅盘。 七者】 《说无垢称经(维摩诘经别译)》菩萨品第四:【「所以者何? 非一切有情不般涅盘;佛说真如为般涅盘,以佛观见一切有情本性寂静即涅盘相,故说真如为般涅盘。」】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云:【若略说阿赖耶识由四种相建立流转,由一种相建立还灭。 云何四相建立流转? 当知建立所缘转故,建立相应转故,建立互为缘性转故,建立识等俱转转故。 云何一相建立还灭? 谓由建立杂染转故,及由建立彼还灭故。】 同论卷五十一, 弥勒尊佛开示云:【又阿赖耶识断灭相者,谓由此识正断灭故,舍二种取;其身虽住,犹如变化。 所以者何? 当来后有苦因断故,便舍当来后有之取,于现法中一切烦恼因永断故,便舍现法一切杂染所依之取,一切粗重永远离故,唯有命缘暂时得住;由有此故,契经中言:「尔时但受身边际受、命边际受。」广说乃至「即于现法一切所受究竟灭尽。」如是建立杂染根本故,趣入通达修习作意故,建立转依故,当知建立阿赖耶识杂染还灭相。】 《密严经》:【金刚藏! 如来常住,恒不变易,是修念佛观行之境,名如来藏;犹如虚空不可坏灭,名涅盘界,亦名法界。】 发布时间:2025-08-13 11:12:1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