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七 内容: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夫至德渺漠本无言无说。 然言者德之诠道之迳。 说者理之阶圣之导。 所以藉言而理显。 理故非言。 理由言彰言不越理。 虽言理两乖善恶殊绝。 然影响相符未曾差滥。 在于初学。 要言以会道。 至于无学。 乃合理而忘言。 自惟凡愚。 惛惑障重。 于诸法门未能舍言。 今识麁故不尽其妙。 见浅故不臻其极。 然言之且易行之实难。 唯圣与圣乃得备举。 今有难言自不能正云何正他。 汝自三业秽浊。 云何劝人清净。 自不清净。 欲使他清净。 无有是处。 既不坚固何以劝人。 今言行空说便成恼他。 他既生恼何不且止。 反覆寻省宁不自愧。 余是善知识故发此言。 于是整理衣服敛容无对。 今闻善知识此辞。 心情惭恧。 自知深过。 不敢欺誷。 圣人隐覆其失。 今欲毁除恐脱有人。 因此增福。 适欲存之。 复恐有人生谤。 进退回遑不知所措。 且立忏法心既是善。 善法无碍但应努力。 不得计此。 今唯凭世间大慈悲父。 覆护摄受既已有其言不容毁灭。 正当惭愧。 大众愿无触恼。 若谬与理合相与。 因此忏法。 改往修来为善知识。 如其不会众心。 愿布施欢喜。 不成恶知识。 犹为菩提眷属自庆第一为六道礼佛第二回向第三发愿第四嘱累第五自庆第一(此略申自庆大意其中庆事随自庄严)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从归依已来知至德。 可凭断疑。 忏悔则罪惑俱遣。 续以发心劝奖兼行。 怨结已解。 逍遥无碍。 岂得不人人踊跃欢喜。 所应自庆今宣其意。 经云。 八难。 一者地狱。 二者饿鬼。 三者畜生。 四者边地。 五者长寿天。 六者虽得人身癃残百疾。 七者生邪见家。 八者生佛前。 或生佛后有此八难。 所以众生轮回生死。 不得出离。 我等相与生在如来像法之中。 虽不值佛而庆事光多。 凡难之为语罪在于心。 若心生疑非难成难。 心若无疑是难。 非难。 何以知之。 第八难云。 生在佛前。 或在佛后。 是名为难。 而城东老母。 与佛同生一世。 共佛俱在一处。 而不见佛。 故知心疑是难。 未必异世。 皆云是难。 波旬怀恶生陷地狱。 龙闻说法便得悟道。 当知人天。 未必非难。 心苟不善禀报不殊。 六天之主坠在地狱。 畜生之贱超登道场。 是则心邪故轻难成重。 心正故重难无碍。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以心碍故触向成难。 心能正者则难非难。 举此一条在处可从。 故知佛前佛后无非正法。 边地畜生莫非道处。 今若正心则无复八难。 如其疑惑则难成无量。 如是自庆事实不少。 大众日用不知其功。 今略陈管见示自庆之端。 大众若能知自庆者则复应须修出世心。 何者自庆佛言。 地狱难免。 相与已得免离此苦。 是一自庆。 饿鬼难脱相与已得远离痛切。 是二自庆。 畜生难舍相与已得不受其报。 是三自庆。 生在边地不知仁义。 相与已得共住中国。 道法流行亲承妙典。 是四自庆。 生长寿天不知植福。 相与已得更复树因。 是五自庆。 人身难得一失不返。 相与已得各获人身。 是六自庆。 六根不具不预善根。 相与清净。 得深法门。 是七自庆。 世智辩聪反成为难。 相与一心归凭正法。 是八自庆。 佛前佛后复谓为难。 或云。 面不覩佛。 又为大难。 相与已能发大善愿。 于未来世誓拔众生。 不以不覩如来为难。 但一见色像一闻正法。 自同在昔。 鹿苑初唱。 事贵灭罪生人福业。 不以不见佛故。 称之为难。 佛言。 见佛为难相与已得。 瞻对尊像。 是九自庆。 佛言。 闻法复难。 相与已得。 飡服甘露。 是十自庆。 佛言。 出家为难相与已得。 辞亲割爱归向入道。 是十一自庆。 佛言。 自利者易利他为难。 相与今日一拜一礼。 普为十方。 是十二自庆。 佛言。 捍劳忍苦为难。 相与今日各自翘勤有所为作不为自身是十三自庆。 佛言。 读诵为难。 我今大众同得读诵是十四自庆。 坐禅为难。 而今见有息心定意者。 是十五自庆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如是自庆。 事多无量。 非复弱辞所能宣尽。 凡人处世苦多乐少。 一欣一喜尚不可谐。 况今相与有多无碍得此无碍。 皆是十方三宝威力。 宜各至心怀忆此恩。 等一痛切五体投地。 奉为国王帝主土境人民父母师长。 上中下座信施檀越。 善恶知识诸天诸仙。 护世四王。 聪明正直天地虚空。 主善罚恶守护持呪。 五方龙王龙神八部。 诸大魔王五帝大魔。 一切魔王。 阎罗王泰山府君。 五道大神。 十八狱主并诸官属。 广及三界六道。 无穷无尽含情抱识。 有佛性者。 至诚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愿以慈悲心同加摄受。 以不可思议神力。 覆护拯接。 令诸天诸仙一切神王及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从今日去。 越生死海到涅槃岸。 行愿早圆俱登十地。 入金刚心成等正觉(一拜)警缘三宝第二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宜复人人缘念三宝。 何以故尔。 若使不知三宝。 云何得起慈心愍念众生。 若使不知三宝。 云何得起悲心救摄一切。 若使不知三宝。 云何得起平等怨亲同观。 若使不知三宝。 云何能得妙智证无上道。 若使不知三宝。 云何明了二空真实无相。 佛言。 人身难得。 今已得。 信心难生。 今已生。 我等今者各各有心归凭三宝。 而眼不见贪欲瞋恚愚痴之色。 耳不闻地狱饿鬼苦楚热恼之声。 鼻不闻地狱饿鬼剥裂脓血之气。 舌不尝天下臭恶不净之味。 身不触镬汤炉炭寒氷之苦。 意常得知佛。 为无上慈悲之父。 知一切法。 为诸众生良药。 知诸贤圣。 为看病母。 意常警缘三宝。 护世有识念处我常得知。 我等今日虽不值佛。 生在像末。 具有信心。 六根清净无诸衰恼。 优游适性往来无碍。 此之胜报。 莫非宿缘。 三宝恩力。 又令今世发菩提心。 诸如此益非可具说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岂得不人人报恩供养一切功德供养中最故。 经说言。 惟念过去世供养为轻微。 蒙报历遐劫余福值天师经言。 设欲报者起塔精舍。 灯烛幡盖华香茵褥。 种种供养。 将来之世自受其福。 虽是供养非报佛恩。 欲报佛恩。 唯发菩提心。 立四弘誓。 造无量缘。 庄严身相修净土行。 是为智者知恩报恩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诸佛慈恩恩不可报。 菩萨摩诃萨碎身。 犹不能报万分之一。 况我凡夫而能报者。 众等唯当依经所说。 利人为上。 各各志心五体投地。 普为十方无穷无尽。 四生众生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德宝佛南无应名称佛南无华身佛南无大音声佛南无辩才赞佛南无金刚珠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珠庄严佛南无大王佛南无德高佛南无高名佛南无百光佛南无喜悦佛南无龙步佛南无意愿佛南无宝月佛南无灭己佛南无喜王佛南无调御佛南无喜自在佛南无宝髻佛南无离山佛南无宝藏佛南无月面佛南无净名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又复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主谢大众第三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相与已能生坚固信。 发菩提心誓不退还。 此是不可思议志力。 此心此志诸佛称叹。 (某甲)等今日唯深随喜。 愿未来世复得遭遇。 舍身受身。 愿不相离。 至于菩提。 永为法亲慈悲眷属。 (某甲)等今建此法。 集便成叨腼智无其解。 身乖其行轻发此意。 实足惊于视听。 然人微事重氷炭交心。 若不资籍强因而无以获胜妙之果。 诚知谬造心不忘善。 兾蒙念力。 同为慈亲。 仰屈大众降德道场。 时运不留忽尔垂迈。 缘行所牵。 胜会难期。 当自课励兼以利人。 卓然排郡莫追后悔。 法音经耳功报弥劫。 一念之善永得资身。 一向一志无愿不获。 相与人人各各至心五体投地。 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威德寂灭佛南无受相佛南无多天佛南无须炎摩佛南无天威佛南无宝众佛南无宝步佛南无师子分佛南无极高行佛南无人王佛南无善意佛南无世明佛南无宝威德佛南无德乘佛南无觉想佛南无喜庄严佛南无香济佛南无香象佛南无众炎佛南无慈相佛南无妙香佛南无坚铠佛南无威德猛佛南无珠铠佛南无仁贤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总发大愿第四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以今忏悔发心功德晋。 愿十方尽虚空界。 一切天主一切诸天。 各及眷属。 又愿仙主一切真仙。 各及眷属。 又愿梵王帝释护世四王。 神王神将各及眷属。 又愿聪明正直天地虚空。 主善罚恶守护持呪。 一切神王一切神将。 各及眷属。 又愿妙化龙王头化提龙王。 五方龙王龙神八部。 神王神将。 各及眷属。 又愿阿脩罗王一切神王。 一切神将各及眷属。 又愿人道一切人王臣民将帅各及眷属。 又愿十方比丘比丘尼。 式叉摩那。 沙弥沙弥尼。 各及眷属。 又愿阎罗王泰山府君。 五道大神十八狱王。 一切神王一切神将。 各及眷属。 又愿地狱道一切众生。 饿鬼道一切众生。 畜生道一切众生。 各及眷属。 又愿十方尽虚空界穷未来际。 若大若小。 一切众生各及眷属。 又愿若后流众生异愿境者。 皆悉令入大愿海中。 各各具足功德智慧。 如是三界内三界外。 无穷无尽一切众生。 名色所摄有佛性者。 (某甲)等今日仰承。 十方尽虚空界。 一切诸佛大慈悲力。 诸大菩萨一切贤圣。 本誓愿力。 无量无尽智慧力。 无量无尽功德力。 自在神通力。 覆护众生力。 安慰众生力。 尽诸天诸仙漏力。 摄化一切善神力。 救拔地狱众生力。 济度一切饿鬼力。 免脱一切畜生力。 令诸众生得如所愿。 (某甲)等今日又承。 慈悲道场力。 归依三宝力。 断疑生信力。 忏悔发心力。 解诸怨结自庆力。 欢喜踊跃至心力。 发愿回向善根力。 令诸众生得如所愿。 (某甲)等今日又承七佛大慈心力。 十方诸佛大悲心力。 三十五佛灭烦恼力。 五十三佛降伏魔力。 百七十佛度众生力。 千佛摄受诸众生力。 十二菩萨覆护众生力。 无边观世流通忏力。 愿令十方三界六道。 穷未来际一切众生。 若大若小若升若降。 名色所摄有佛性者。 从今忏悔之后。 在所生处。 各得诸佛诸大菩萨。 广大智慧不可思议无量自在神力之身六度身。 正向菩提四摄身。 不舍一切大悲身。 拔一切苦大慈身。 与一切乐功德身。 饶益一切智慧身。 说法无穷金刚身。 物不能坏净法身。 远离生死方便身。 现自在力菩提身。 成三菩提愿四生六道一切众生。 皆悉具足如是等身。 具足成就诸佛无上大智慧身。 又愿十方一切众生。 从今日去。 在所生处。 各得诸佛诸大菩萨不可思议功德之口。 柔软口。 安乐一切甘露口。 清凉一切不虚口。 说真实法实转口。 乃至梦中无有虚言尊重口。 释梵四王恭敬尊重甚深口。 显示诸法坚固口。 说不退法正直口。 具足辩才庄严口。 随时随业普皆示现一切口。 随其所应度脱一切。 愿四生六道一切众生。 皆悉具足。 诸佛菩萨清净口业。 又愿十方一切众生。 从今日去。 在所生处。 各得诸佛诸大菩萨不可思议大智慧心。 常有厌离。 烦恼心猛利心。 坚强心金刚心。 不退心清净心。 明了心求善心。 庄严心广大心。 有大智慧力。 有所闻法即自开解。 慈心向人断诸怨结。 住于羞耻常怀惭愧。 不计吾我同善知识见有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智慧见之。 欢喜怨亲一观。 心无骄慢。 不说他人善恶长短。 不传彼此和合分离。 所言柔软不出恶词。 叹佛功德乐学深经。 爱护众生如自己身。 见有作福不行诽谤。 慈心和合犹如圣众。 同诸菩萨成等正觉为六道礼佛第二奉为天道礼佛第一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诸天诸仙一切善神。 于诸众生。 有无量不可思议恩德。 愿诸众生长保安乐。 慇勤守护唯善是从。 何以知然佛勅提头赖吒四天王慈心拥护受持经令闻慈悲名号者犹如天子法臣护又勅海龙伊鉢罗慈心拥护受持经如护眼目爱己子昼夜六时不远离又勅阎婆罗刹子无数毒龙及龙女慈心拥护持经者如爱顶脑不敢触又勅毘留勒迦王慈心拥护持经者如母爱子心无厌昼夜拥护行住俱又勅难陀跋难陀娑伽罗王优波陀慈心拥护持经者恭敬供养接足礼犹如诸天奉帝释亦如孝子敬父母慈悲道场施安乐教诸众生结法亲后生佛前入三昧毕竟当得不退转若闻诸佛名号者又闻无边观世音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诸天神王念一切恒加劝奖助威神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诸天神王。 有如此恩德。 覆护众生。 而诸众生。 未曾发心念报恩德。 古人尚能感一飡之惠。 遂舍命亡身。 而况诸天善神八部神将。 于诸众生。 有此恩德。 此恩此德。 功无边际。 我等今日忏悔发心。 皆是天王密加神力。 奖助行人使心成就。 若不加助如是等心。 早应退没。 所以菩萨摩诃萨。 每叹善知识者。 是大因缘。 能令我等登践道场。 若无善知识。 云何令我得见诸佛。 投身不足报洪慈。 殒命不足报深泽。 菩萨摩诃萨尚致此言。 况降斯已下而无报答。 大众今日既未能投骸殒命。 则应且行勤劳。 精进亦是报恩之渐。 相与各宜增到运心知恩报恩。 不可随流。 自反无方。 如前自庆重遇为难。 难得今果。 复欲何待失比一会知更何。 趣唯当勇猛忘身为。 物事成有败如春有。 冬时不待人命焉。 得久念此一别。 相见未期各自努力。 等一痛切五体投地。 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天主。 一切诸天各及眷属。 归命敬礼。 世间大慈悲父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善逝月佛南无梵自在王佛南无师子月佛南无福威德佛南无正生佛南无无胜佛南无日观佛南无宝名佛南无大精进佛南无山光佛南无施明佛南无电德佛南无德聚佛南无供养名佛南无法赞佛南无宝语佛南无救命佛南无善戒佛南无善众佛南无定意佛南无喜胜王佛南无师子光佛南无破有闇佛南无照明佛南无上名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又复归命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愿十方尽空法界一切天主。 一切诸天。 各及眷属。 平等空慧。 恒得现前。 智力方便开无漏道。 十地行愿各得增明。 六度修心四等广被。 行菩萨道入佛行处。 四弘誓愿不舍众生。 辩才不断乐说无穷。 善权接化利益四生。 俱登法云证常住果奉为诸仙礼佛第二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人各至心等一痛切。 五体投地。 奉为十方尽虚空界。 一切仙主一切真仙。 各及眷属。 归命敬礼世间大慈悲父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利慧佛南无珠月佛南无威光佛南无不破论佛南无光明佛南无珠轮佛南无世师佛南无吉手佛南无善月佛南无宝炎佛南无罗睺守佛南无乐菩提佛南无等光佛南无至寂灭佛南无世最妙佛南无无忧佛南无十势力佛南无喜力佛南无德势力佛南无德势佛南无大势力佛南无功德藏佛南无真行佛南无上安佛南无提沙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又复归命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愿以慈悲力同加覆护愿诸仙主一切真仙。 各及眷属。 解脱客尘。 清净缘障妙色湛然等佛身相。 四无量心六波罗蜜。 常得现前。 四无碍智六神通力。 如意自在。 出入游戏菩萨境界。 等法云地入金刚心。 以不思议力。 还接六道奉为梵王等礼佛第三今日道场同业大众。 重复至诚五体投地。 奉为梵王帝释。 护世四王。 各及眷属。 归命敬礼。 世间大慈悲父南无弥勒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大光佛南无电明佛南无广德佛南无珍宝佛南无福德明佛南无造铠佛南无成手佛南无善华佛南无集宝佛南无大海智佛南无持地德佛南无义意猛佛南无善思惟佛南无德轮佛南无宝火佛南无利益佛南无世月佛南无美音佛南无梵相佛南无众师首佛南无师子行佛南无难施佛南无应供佛南无明威德佛南无大光王佛南无无边身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又复归命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愿以慈悲力同加摄受。 愿梵王帝释护世四王。 各及眷属。 六度四等。 日夜增明四无碍辩。 乐说无尽得八自在。 具六神通三昧总持。 应念现前慈悲普覆。 十方四生百福庄严。 万善圆极三达开了。 五眼具足。 为法轮王摄化六道(一拜) 发布时间:2025-08-14 09:39:1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