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杂宝藏经 第四卷 内容: 杂宝藏经 第四卷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贫人以糗团施现获报缘贫女以两钱布施即获报缘干陀卫国画师罽那设食获报缘罽夷罗夫妇自卖设会现获报缘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干陀卫国王治故塔寺得延命缘比丘补寺壁孔获延命报缘长者子见佛求长命缘长者子客作设会获现报缘弗那施佛钵食获现报缘大爱道施佛金织成衣并穿珠师缘(四○)贫人以糗团施现获报缘昔有一人。 居家贫穷。 为人肆力。 得糗六升。 赍持归家。 养育妻息。 会于中路。 见一道人。 执钵捉锡。 行求乞食。 即生心念。 彼沙门者。 形貌端政。 威仪庠序。 甚可恭敬。 得施一食。 不亦快乎。 尔时道人。 知其心念。 随逐贫人。 至一水边。 贫人即便语道人言。 我今有糗。 意欲相施。 颇能食不。 道人答言。 唯得而已。 即于水边。 为其敷衣。 令道人坐。 和一升糗。 用为一团。 而以与之。 作是念言。 若此道人。 是净持戒得道人。 使我现作一小国王。 道人得糗。 语贫人言。 何以极少。 何以极小。 此人谓此道人大食。 复和一升。 用作一团。 与而愿言。 若此道人。 是净持戒得道之人。 使我得作二小国王。 道人复言。 何以极少。 何以极小。 贫人念言。 唯是道人。 极似多食与如许糗。 犹嫌少小。 然我已请事须供给。 复和二升糗。 用为一团。 而以与之。 又作念言。 若此道人。 是净持戒得道人者。 使我现得领四小国王。 道人复言。 何以极少。 何以极小。 余有二升。 尽和作团。 以与道人。 又作愿言。 今此道人。 若是清净持戒人者。 使我得作波罗奈国王。 领四小国。 获见谛道道人得糗。 故嫌少小。 贫人白言。 唯愿且食。 若不足者。 当脱衣裳。 贸取饮食。 共相供给。 道人即食。 唯尽一升。 余还归主。 贫人问言。 尊者先嫌糗极少小。 如今云何。 食不令尽。 道人答言。 汝初与我一团糗时。 正求作一小国王故。 是以我言。 汝心愿少。 第二团糗。 正愿得作二小国王。 是以我言。 汝愿少小。 第三团糗。 正求得作四小国王。 是以我言。 汝心愿小。 第四团糗。 正求作波罗奈国王。 领四小国。 使我后得见谛道果。 是以我言。 汝愿少小。 不以不足而慊少小。 尔时贫人。 自生疑念。 使我现得王五国者。 此事不小。 恐无实耳。 又复思惟。 能知我心。 必是圣人。 是大福田。 不应诳我。 道人知已。 即掷其钵。 着虚空中。 随后飞去。 化作大身。 满于虚空。 又化作小犹如微尘。 以一身作无量身。 以无量身合为一身。 身上出水。 身下出火。 履水如地。 履地如水。 作十八变。 语贫人言。 好发大愿。 莫有疑虑。 即隐身去。 时此贫人。 向波罗奈城。 而于道中。 见一辅相。 辅相见已。 谛视形相。 而语之言。 汝非某甲子耶。 答言我是。 问言。 何以褴褛。 乃至尔也。 答言。 少失恃怙。 居家丧尽。 无人见看。 是以困苦。 褴褛如此。 辅相即启波罗奈王。 王之所亲某甲之子。 今在门外。 极为穷悴。 王寻有敕。 令使将前。 问其委曲。 知是所亲。 王即告言。 好亲近我。 慎莫远离。 却后七日。 王病命终。 诸臣谋言。 王无继嗣。 唯此穷子。 是王所亲。 宜共推举作波罗奈王。 统领四国。 然后虐暴。 先彼道人。 于虚空中。 当王殿前。 结加趺坐。 而语之言。 汝昔发愿。 求得见谛。 今日云何乃造众恶。 与本乖违。 又复为王说种种法。 王闻法已。 悔先作恶。 改过惭愧。 精专行道。 得须陀洹(四一)贫女以两钱布施即获报缘昔昼暗山中。 多诸贤圣。 隐居众僧。 诸方国土。 闻彼山名。 供养者众。 有一长者。 将诸眷属。 往送供养。 有一贫穷乞索女人。 作是念言。 今诸长者。 送供诣山。 必欲作会。 我当往乞。 便向山中。 既到山已。 见向长者。 设种种馔。 供养众僧。 私自思惟。 彼人先世修福。 今日富贵。 今复重作功德将胜。 我先世不作。 今世贫苦。 今若不作。 未来转剧。 思惟此已。 啼哭不乐。 又自念言。 我曾粪中。 拾得两钱。 恒常宝惜。 以俟乞索不如意时。 当贸饮食用自存活。 今当持以布施众僧。 分一二日不得饮食。 终不能死。 伺僧食讫捉此两钱即便布施。 彼山僧法。 人有施者。 维那僧前立为咒愿。 当于尔时。 上座不听维那咒愿。 自为咒愿。 诸下坐等。 深生慊心。 而作此念。 得彼乞女两枚小钱。 上座自轻。 为其咒愿。 如常见钱。 何以不尔。 上座寻时。 留半分食。 与此女人。 诸人见上座多与人。 人多与此。 女时得重担饮食。 极大欢喜。 我适布施。 今以得报。 即担饮食还出山去到一树下。 眠卧止息。 会值王大夫人亡来七日。 王遣使者。 按行国界。 谁有福德。 应为夫人。 相师占言此黄云盖下。 必有贤人。 即共相将。 至彼树下。 见彼女人。 颜色润泽。 有福德相。 树为曲荫。 光影不移。 相师言。 此女人福德。 堪为夫人。 即以香汤沐浴。 与夫人衣服。 不大不小与身相称。 千乘万骑。 左右导从。 将来至宫。 王见欢喜。 心生敬重。 如是数时。 私自念言。 我所以得是富福缘以施钱故。 令彼众僧。 便为于我有大重恩。 即白王言。 我先斯贱。 王见拔擢。 得为人次。 听我报彼众僧之恩。 王言随意。 夫人实时。 车载饮食及以珍宝。 往到彼山施僧食讫以宝布施。 上座不起遣维那咒愿。 不自咒愿。 王夫人言。 我昔两钱。 为我咒愿。 今车载珍宝。 不为我咒愿。 诸年少比丘。 皆慊上坐。 先贫女人。 以两钱布施。 为其咒愿。 今王夫人。 车载珍宝。 不为咒愿。 为老耄耶。 尔时上座。 即为王夫人。 演说正法语言。 夫人。 心念慊我。 先以两钱施时。 为我咒愿。 今车载珍宝。 不为咒愿。 我佛法中。 不贵珍宝。 唯贵善心。 夫人。 先施两钱之时。 善心极胜。 后施珍宝。 吾我贡高。 是以我今不与咒愿。 年少道人。 亦莫慊我。 汝当深解出家之心。 诸年少道人。 各自惭愧。 皆得须陀洹道。 王夫人听法。 惭愧欢喜。 亦得须陀洹道。 听法已讫。 作礼而去(四二)干陀卫国画师罽那设食获报缘昔干陀卫国。 有一画师。 名曰罽那。 三年客作。 得三十两金。 欲还归家。 而见他作般遮于瑟。 问维那言。 一日作会。 可用几许。 维那答言。 用三十两金。 得一日会。 即自念言。 由我先身不种福业故受此报。 佣力自活。 今遭福田。 云何不作。 即语维那。 请为弟子。 鸣椎集僧。 我欲设会。 设会已讫。 踊跃欢喜。 即便归家。 既到家已。 其妇问言。 三年客作。 钱财所在。 其夫答言。 我所得财。 今已举着坚牢藏中。 妇时问言。 坚牢之藏。 今在何许。 夫言。 乃在僧中。 妇时慊责。 即集亲里。 缚其夫主。 诣断事人。 而作是言。 我之母子。 贫穷辛苦。 无衣无食。 而我夫主。 得财余用。 不担来归。 请诘所以。 时断事人。 问其夫言。 何以尔也。 答言。 我身如电光不久照曜。 亦如朝露须臾则灭。 由是恐惧。 深自念言。 缘我前身不作福业。 今遭穷苦。 衣食困乏。 故因见彼弗迦罗城中。 作般遮会。 众僧清净。 心生欢喜。 敬信内发。 即问维那。 得几许物。 供一日食。 维那答言。 得三十两金。 可得供一日。 我三年中。 作所得物。 即与维那。 使为众僧作一日食。 时断事人。 闻是语已。 心生欢喜。 怜愍其人。 脱己衣服璎珞及以鞍马并诸乘具。 悉施罽那。 即分一村落。 而赏封之。 华报如此。 其果在后(四三)罽夷罗夫妇自卖设会现获报缘昔有一人。 名罽夷罗。 夫妇二人。 贫穷理极。 佣赁自活见他长者悉往寺中。 作大施会。 来归家中。 共妇止宿。 头枕妇臂。 自思惟言。 由我前身不作福故。 今日贫穷。 如彼长者。 先身作福。 今亦作福。 我今无福。 将来之世。 唯转苦剧。 作是念已。 涕泣不乐。 泪堕妇臂。 妇问夫言。 何以落泪。 答言。 见他修福常得快乐。 自鄙贫贱。 无以修福。 是以落泪。 妇言。 落泪何益。 可以我身卖与他人取财作福。 夫言。 若当相卖。 我身如何得自存活。 妇言。 若恐不活不见出者。 我今与君俱共自卖。 而修功德。 于是夫妇。 便共相将。 至一富家。 而语之言。 今我夫妇。 以此贱身。 请贸金钱。 主人问言。 欲得几钱。 答言。 欲得十金钱。 主人言。 今与汝钱。 却后七日。 不得偿我。 以汝夫妇。 即为奴婢。 言契以定。 赍钱往诣。 至彼塔寺。 施设作会。 夫妇二人。 自共捣米。 相劝励言。 今日我等得自出力而造福业。 后属他家。 岂从意也。 于是昼夜。 勤办会具。 到六日头。 垂欲作会。 值彼国主亦欲作会。 来共诤日。 众僧皆言。 以受穷者。 终不得移。 国主闻已。 作是言曰。 彼何小人。 敢能与我共诤会日。 即遣人语罽罗。 汝避我日。 罽罗答言。 实不相避。 如是三反。 执辞如初。 王怪所以。 自至僧坊。 语彼人言。 汝今何以。 不后日作。 共我诤日。 答言。 唯一日自在。 后属他家。 不复得作。 王即问言。 何以不得。 自卖者言。 自惟先身不作福业。 今日穷苦。 今若不作。 恐后转苦。 感念此事。 唯自卖身。 以贸金钱。 用作功德。 欲断此苦。 至七日后。 无财偿他。 即作奴婢。 今以六日。 明日便满。 以是之故。 分死诤日。 王闻是语。 深生怜愍。 叹未曾有。 汝真解悟贫穷之苦。 能以不坚之身。 易于坚身。 不坚之财。 易于坚财。 不坚之命。 易于坚命。 即听设会。 王以己身并及夫人衣服璎珞。 脱与罽罗夫妇。 割十聚落。 与作福封。 夫能至心。 修福德者。 现得华报。 犹尚如是。 况其将来。 获果报也。 由此观之。 一切世人。 欲得免苦。 当勤修福。 何足纵情懈怠放逸(四四)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昔者。 有一罗汉道人。 畜一沙弥。 知此沙弥却后七日必当命终。 与假归家。 至七日头。 敕使还来。 沙弥辞师。 即便归去。 于其道中。 见众蚁子。 随水漂流。 命将欲绝。 生慈悲心。 自脱袈裟。 盛土堰水。 而取蚁子。 置高燥处。 遂悉得活。 至七日头。 还归师所。 师甚怪之。 寻即入定。 以天眼观。 知其更无余福得尔。 以救蚁子因缘之故。 七日不死。 得延命长(四五)干陀卫国王治故塔寺得延命缘昔干陀卫国。 有一国主。 有一明相师。 占王。 却后七日。 必当命终。 出游猎行。 见一故塔。 毁败崩坏。 即令群臣共修治之。 修治已讫。 欢喜还宫。 七日安隐。 相师见过七日。 怪其所以。 问王言。 作何功德。 答言。 更无所作。 唯有一破塔。 以埿补治。 由治塔故。 功德如是(四六)比丘补寺壁孔获延命报缘昔有比丘。 死时将至。 会有外道婆罗门见相。 是比丘知七日后必当命终。 时此比丘。 因入僧坊。 见壁有孔。 即便团泥。 而补塞之。 缘此福故。 增其寿命。 得过七日。 婆罗门见。 怪其所以。 而问之言。 汝修何福。 比丘答言。 我无所修。 唯于昨日。 入僧房中。 见壁有孔。 补治而已。 婆罗门叹言。 是僧福田。 最为深重。 能使应死比丘续命延寿(四七)长者子见佛求长命缘昔佛在世。 于一长者子。 年五六岁。 相师占之。 福德具足。 唯有短寿命。 将至外道六师所。 望求长寿。 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 将至佛所。 白佛言。 此子短寿。 唯愿世尊。 与其长寿。 佛言。 无有是法能与长寿。 重白佛言。 愿示方便。 佛时教言。 汝到城门下。 见人出者。 为之作礼。 入者亦礼。 时有一鬼神。 化作婆罗门身。 欲来入城。 小儿向礼。 鬼咒愿言。 使汝长寿。 此鬼乃是杀小儿鬼。 但鬼神之法。 不得二语。 以许长寿。 更不得杀。 以其如是谦忍恭敬。 得延寿命(四八)长者子客作设会获现报缘昔佛在世时。 有长者子。 早丧父母。 孤穷伶俜。 客作自活。 闻有人说忉利天上。 极为快乐。 又闻他说供养佛僧。 必得往生。 即问他言。 用几许物。 可得供佛及以众僧。 时人语言。 用三十两金。 可得作会。 便来向市。 求客作处。 市边有一大富长者。 雇其客作。 长者问言。 汝今能作何事。 答言。 是作皆能三年客作。 索几许物。 答言。 索三十两金。 长者闻其事事皆能。 即雇使作。 为人端直。 金银铜铁。 种种肆上。 得利倍常。 日月以满。 从彼长者。 索作价金。 长者问言。 汝今得金。 用作何事。 答言。 我欲供养佛僧。 长者语言。 我今佐汝。 及以种种盆器米面。 与汝作食。 汝但请佛及以众僧。 即诣僧房。 请佛及僧。 佛使众僧皆受其请。 佛住自房。 众僧皆受彼长者子请。 正值节日。 众人皆送种种饮食。 往与众僧。 众僧食饱。 到长者舍。 时长者子。 手自行食。 上座言少着。 次第皆言少着。 至讫下行。 时长者子。 啼哭懊恼。 辛苦三年。 设此饮食。 望众僧食。 僧不为食。 我求生天。 必不得生。 往至佛边。 白佛言。 众僧不食我供。 而我所愿。 必当不得。 佛言。 少食以不。 答言。 皆悉少食。 佛言。 假使不食汝愿必成。 况复少食而不成也。 童子欢喜。 还来饮食。 彼时众僧食讫即还。 时有五百贾客。 入海来还入城。 募索饮食。 时世饥馑。 无有与者。 有人语言。 彼长者子。 今日设会。 必有饮食。 时长者子。 闻有贾客。 欢喜与食。 五百贾客。 皆得充足。 一切将从。 悉亦饱满。 最下贾客。 解一珠与直万两金。 最上头者。 解一珠与直十万两金。 五百贾客。 人与一珠。 与一铜盔。 与此长者子。 而不敢取。 往走问佛。 佛言。 此是华报。 但取无苦。 后必生天。 不足恐惧。 主人长者。 更无男儿。 唯有一女。 即与童子。 如是家业。 遂大炽盛。 舍卫城中。 最为第一。 长者命终。 波斯匿王。 闻其聪明智见。 以其家业。 悉乞与之。 华报如是。 其果在后(四九)弗那施佛钵食获现报缘昔佛在世。 有梵志兄弟五人。 一名耶奢。 二名无垢。 三名憍梵波提。 四名苏驮夷。 四兄入山学道。 得五神通。 其最小弟。 名曰弗那。 见佛乞食。 盛好白净饭。 满钵施佛。 尔时弗那。 恒以耕种为业。 时耕种讫。 还归于家。 后于一日。 出到田中。 见其田中。 所生苗稼。 变成金禾。 皆长数尺。 收刈已尽。 还生如初。 国王闻之。 亦来收刈。 不能得尽。 如是一切。 诸来取者。 皆不能尽。 兄等念言。 我弟弗那。 为得生活。 为贫苦耶。 寻共来看。 见弟福业逾于国王。 便语弟言。 汝先贫穷。 云何卒富。 答言。 我见瞿昙。 施一钵饭。 得如是报。 四兄闻已。 欢喜踊跃。 又语弟言。 尔今为我。 作欢喜团。 我等四人。 各持一团。 供养瞿昙。 愿求生天。 不听其法。 不用解脱。 于是各担欢喜团。 往至佛所。 大兄捉一团。 着佛钵中。 佛言。 诸行无常。 第二复以欢喜团。 着佛钵中。 佛作是语。 是生灭法。 第三复以欢喜之团。 着佛钵里。 佛作是语。 生灭灭已。 第四复以欢喜之团。 着佛钵中。 佛作是语寂灭为乐。 即还归家。 至寂静处。 共相问言。 汝闻何语。 第一兄言。 我闻诸行无常。 次者复闻是生灭法。 又次者闻生灭灭已。 第四者闻寂灭为乐。 兄弟四人。 各思此偈。 得阿那含。 皆来佛所。 求为出家。 得阿罗汉道(五○)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缘昔佛在世。 大爱道。 为佛作金缕织成衣。 赍来上佛。 佛即语言。 用施众僧。 大爱道言。 我以乳餔长养世尊。 自作此衣。 故来奉佛。 必望如来为我受之。 云何方言与众僧也。 佛言。 欲使姨母得大功德。 所以者何。 众僧福田。 广大无边。 是故劝尔。 若随我语。 已供养佛。 时大爱道。 即持此衣。 往到僧中。 从上座行。 无敢取者。 次到弥勒。 弥勒受衣。 即着入城乞食。 弥勒身有三十二相。 紫磨金色。 既到城里。 众人竞看。 无与食者。 有一穿珠师。 见诸人等无与食者。 即前跪请。 将至家中。 与弥勒食。 弥勒食讫。 时穿珠师。 以一小座。 敷弥勒前求欲听法。 弥勒有四辩才力。 即便为说种种妙法。 时穿珠师。 愿乐听闻。 无有厌足。 先有长者。 将欲嫁女。 雇穿珠师。 穿一宝珠。 与钱十万。 当此之时。 彼嫁女家。 遣人索珠。 时穿珠师。 听法情浓。 不暇为穿。 即答之言。 且可小待须叟之顷。 已复来索。 乃至三返犹故不得。 彼长者瞋。 合其珠钱还来夺去。 穿珠师妇。 瞋其夫言。 更无业也。 须臾穿珠。 得十万利。 云何听此道人美说。 其夫闻已。 意中恨恨。 尔时弥勒。 知其恨恨。 即问之言。 汝能随我。 至寺以不。 答言我能。 即随弥勒。 往僧坊中。 问上座言。 有人得金满十万斤。 何如欢喜听人说法。 憍陈如言。 假使有人得金十万。 不如有人以一钵食施持戒者。 况能信心须臾听法复胜于彼百千万倍。 于是又问第二上座。 上座答言。 设复有人得十万车金。 亦不如以一钵之食施持戒者。 况复听法欢喜。 经于时节。 又复问于第三上座。 上座答言。 若有人得十万舍金。 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 况复听法。 又问第四上座。 上座答言。 若其有得十万国金。 亦复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 况复听法。 百千万倍。 如是次问乃至阿那律。 阿那律言。 有人得满四天下金。 犹故不如施持戒人一钵之食。 况复听法。 弥勒答言。 尊者说言有施比丘一钵之食。 乃至胜得满四天下金。 云何如是。 尊者答言。 以自身为证。 忆念往昔九十亿劫。 有一长者。 有其二子。 一名利咤。 二名阿利咤。 恒告之言。 高者亦堕常者亦尽。 夫生有死。 合会有离。 长者得病。 临命终时。 约敕儿子。 慎莫分居。 譬如一丝不能系象。 多集诸丝。 象不能绝。 兄弟并立。 亦如多丝。 时彼长者。 嘱诫子竟。 气绝命终。 以父敕故。 兄弟共活。 极相敬念。 后为弟娶妇生活未几。 而此弟妇语其夫言。 汝如彼奴。 所以者何。 钱财用度。 应当人客。 皆由汝兄汝今唯得衣食而已。 非奴如何。 数作此语。 尔时夫妇。 心生变异。 求兄分居。 兄语弟言。 汝不忆父临终之言。 犹不自改。 数求分居。 兄见弟意。 正便与分居。 一切所有。 皆中半分。 弟之夫妇。 年少游逸。 用度奢侈。 未经几时。 贫穷困匮。 来从兄乞。 其兄尔时。 与钱十万。 得去未久。 以复用尽。 而更来索。 如是六返。 皆与十万。 至第七返。 兄便责数。 汝不念父临终之言。 求于分异。 不能乃心生活。 数来索物。 今更与汝十万之钱。 从今已往。 不好生活。 重复来索。 更不与汝。 得是苦语。 夫妇二人。 用心生活。 以渐得富。 兄钱财丧失。 以渐贫穷。 来从弟乞。 其弟乃至不让兄食。 而作是言。 谓兄常富。 亦复贫耶。 我昔从汝。 有所乞索。 苦切见责。 今日何故。 来从我索。 兄闻此已。 极生忧恼。 自作念言。 同生兄弟。 犹尚如此。 况于外人。 厌恶生死。 遂不还家。 入山学道。 精懃苦行。 得辟支佛。 其弟后亦以渐贫穷。 遭世饥馑。 卖薪自活。 时辟支佛。 入城乞食。 竟无所得。 空钵还出。 时卖薪人。 见辟支佛空钵出城。 即以卖薪所得稗糗。 而欲与之。 语辟支佛言。 尊者能食粗恶食不。 答言。 不问好恶。 趣得支身。 时卖薪人。 即便授与。 辟支佛受而食之。 食讫之后。 飞腾虚空。 作十八变。 即还所止。 时卖薪人。 后更取薪。 道见一兔。 以杖撩之。 变成死人。 卒起而来。 抱取薪人项。 彼取薪人。 种种方便。 欲推令去。 不能得离。 脱衣雇人。 使挽却之。 亦不得离。 展转至暗。 负来向家。 既到家中。 死人自解。 堕在于地。 作真金人。 时卖薪人。 即便截却金人之头。 头寻还生。 却其手脚。 手脚还生。 须臾之间。 金头金手满其屋里。 积为大[卄/积]。 邻比告官。 此贫穷人。 屋里自然。 有此金[卄/积]。 王闻遣使。 往覆捡之。 即到屋里。 纯见烂臭死人手头其人自捉金头。 来以上王。 便是真金。 王大欢喜。 此是福人。 即封聚落。 从是命终。 生第二天。 为天帝释。 下生人中。 为转轮圣王。 天王人王。 九十一劫。 不曾断绝。 今最后身。 生于释种。 初生之日。 四十里中。 伏藏珍宝。 自然踊出。 后渐长大。 兄释摩男。 父母偏爱。 阿那律母。 欲试诸儿。 时遣语无食。 阿那律言。 但担无食来。 即与空器。 时空器中。 百味饭食。 自然盈满。 设以四天下金。 用为乳晡。 不足一劫。 况九十一劫。 常受快乐。 所以我今得此自然饮食。 适由先身施此一钵之食。 今得此报。 上至诸佛。 下至梵天。 净持戒者。 皆名持戒。 时穿珠师。 闻是语已。 心大欢喜。 发布时间:2025-08-15 11:44:3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