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圣贤录 往生杂流第八 内容: 往生杂流第八张钟馗张钟馗。 唐时人。 居长安。 杀鸡为业。 临死。 见绯衣人驱群鸡至。 唱言啄啄。 鸡辄向上啄。 两目血流。 痛不可忍。 有沙门宏道见之。 为设像。 劝令念佛。 忽觉香气满室。 群鸡散去。 即端坐而化(佛祖统纪)。 张善和张善和。 亦唐时人。 屠牛为业。 临终。 见牛数十头。 作人言曰。 汝杀我。 善和告妻。 急延僧为我念佛。 僧至。 谓云。 经言。 若有众生。 作不善业。 应堕恶道。 至心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者。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善和云。 地狱至急。 取香炉来。 即以左手擎火。 右手拈香。 向西厉声称佛。 未满十声。 遽云。 佛来也。 已与我宝座。 言讫而终(佛祖统纪)。 金[奭-人+大]金[奭-人+大]。 不详其所出。 以渔为业。 已而改行。 断荤血。 持佛名。 日万声不辍。 一日忽告家人曰。 我见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矣。 我将归净土也。 次日又曰。 有金莲华来迎我。 焚香安坐。 以手结印而化。 天乐异香。 终日不散。 事在宋政和六年(净土文)。 冯氓冯氓。 上虞人。 少事游猎。 有巨蛇为乡民患。 氓杀之。 虑蛇为怨。 乃皈心佛法。 回向西方。 修忏诵佛名。 如是十年。 一夕请净业友数人。 同诵阿弥陀经。 唱佛号。 次诵普贤忏罪往生偈已。 即端坐合掌而终(佛祖统纪)。 吴琼吴琼。 不详其所出。 先为僧。 已而返俗。 作庖人。 当切肉时。 口中称佛名不辍。 每教邨中人。 诵经修忏。 念阿弥陀佛。 后眼郭生瘤。 大如鸡子。 乃惶怖。 分遣妻子。 造一草庵。 昼夜焚修。 绍兴二十三年秋。 告邨中人曰。 琼来日。 戌时去也。 人皆笑之。 次日晚。 报诸道友曰。 时至矣。 好来念佛相助。 复将布衫质酒饮尽。 即写颂曰。 把盏空空。 问甚禅宗。 今日珍重。 明日清风。 端坐合掌称佛名。 忽大声曰。 佛来也。 即化去(净土文)。 李彦通李彦通。 会稽人。 为锻工。 偶入邑中系念会。 忽悟身世无常。 归心净土。 一日得疾。 云。 我梦游净土。 见二门扃锁甚固。 适遇僧宗利。 开门引入。 见楼阁中佛与菩萨。 吾将去矣。 遂请睎经道果二僧至卧榻前。 发净业。 令举家齐诵佛号。 西向坐逝(佛祖统纪)。 黄生黄生。 潭州人。 以锻铁为生。 每打铁时。 口称阿弥陀佛不绝。 一日占一颂。 令邻人书之。 曰。 玎玎珰珰。 久炼成钢。 太平将近。 我往西方。 且云我去后。 可将此颂流布。 广劝人念佛也。 即化去(佛祖统纪)。 徐六公徐六公。 嘉兴农夫也。 长斋念佛。 设像瞻礼。 如是四十年。 屡梦游净土。 预作一龛。 临行之日。 易布衣草屩。 入龛端坐。 顷之。 即曰。 佛来迎我。 泊然而逝(佛祖统纪)。 沈三郎沈三郎。 临安贾人也。 晚而奉佛甚谨。 一日卧病。 请僧讲弥陀经。 设像。 日夕西顾。 易衣而终。 顷之。 膝微屈。 如欲起坐者。 二子曳胫直之。 忽瞿然起坐。 遂易龛。 茶毗。 有白鹤翔云西去(佛祖统纪)。 师赞师赞。 雍州人。 为行童。 年十四。 念佛不绝。 忽遇疾而亡。 俄复苏。 白父母曰。 阿弥陀佛来此。 儿当随行。 邻人见空中宝台。 五色异光。 向西而没(佛祖统纪)。 倪道者倪道者。 仁和人。 弃家。 建小庵。 专意念佛。 欲焚身代一切众生供养诸佛。 于是集众唱佛名。 来者至万人。 焚身前一夕。 其地忽有金光高半尺许。 语人曰。 我焚身时。 必有紫青二色云。 从东北过西南。 是我往生之相也。 已而发炬。 端坐其中。 二色云现。 火尽乃灭(佛祖统纪)。 大善寺行童大善寺行童。 常随师善辉。 持诵佛名。 一夕。 梦妇人持数珠示之。 童曰。 欲得一串。 恨无钱买耳。 妇人曰。 我当与汝。 汝可开口。 即以数珠投口中。 童寤以告师。 辉曰。 此是大势至菩萨。 授汝念佛三昧也。 过数日。 童见二大士。 持华座与之。 曰。 更过七日。 当乘此来生净土也。 童即语人云。 我七日当行也。 至期。 忽自唱曰。 菩萨来矣。 即座而化(佛祖统纪)。 张爱张爱。 明万历间中官也。 晚持金刚经。 阅数年。 病死。 至一王者所。 谓曰。 汝合向人间受胎。 答曰。 爱持金刚经。 愿生净土。 不愿受胎。 王者曰。 汝持经功少。 奈何。 爱曰。 曾闻十念成就。 况其久乎。 王者曰。 且放还。 听持经去。 既苏。 遂去之西山碧云寺。 专诵金刚经。 又十一年。 一日集众曰。 我以持经力。 今西去矣。 沐浴更衣。 端坐而逝(金刚新异录)。 吴浇烛吴浇烛。 居苏州娄门。 以浇烛为业。 因以得名。 孑身无偶。 长斋昼夜念佛。 为人不欺。 卖烛家争迎浇烛。 吴倾油一杓。 必称佛数声以为常。 年七十余。 忽语主人曰。 吾积有薄赀。 本为身后计。 今念佛功成。 某日吾当去。 往生善处。 无用此矣。 敬以相赠。 主人请为作福事。 吴喜。 乃引至一窖。 出千金。 主人为分给诸大寺。 尽以饭僧。 至期。 吴合掌念佛。 端然坐逝。 用遗言以龛殓。 及阇维日。 送者千万人。 事在崇祯七年(现果随录)。 吴毛吴毛。 青阳吴氏仆也。 平时持斋。 诵佛名。 兼修众善。 左良玉兵渡江。 吴氏合家避去。 毛独居守。 兵至。 被七枪而死。 乱定家主反。 毛复苏曰。 我以宿业。 当受猪身七次。 因今生斋戒念佛。 以七枪散冤。 今佛来接引。 往生西方矣。 语毕合掌而逝。 事在顺治元年(果报闻见录)。 王仰泉王仰泉。 杭州人。 以屠羊为业。 所杀无算。 后疾病。 见群羊索命。 心甚惧。 病愈。 遂幡然改业。 长斋事佛。 诵金刚经满三藏数。 晚又礼拜法华。 昼夜无倦。 年, 八十一。 忽见符使来追。 抗声拒云。 我待佛来才去。 阅五日。 果见佛现大身。 垂手接引。 怡然而逝(现果随录)。 梁维周梁维周。 绍兴县人。 在龙潭庵为行者。 年四十而瞽。 无所得食。 欲求死。 僧云丽止之曰。 毋徒死也。 西方有佛。 曰阿弥陀。 子能至心称念。 不难横截生死。 瞽岂足患乎。 从之。 云丽为募饭供之。 维周念佛甚切。 三年。 目复明。 居半月告众曰。 吾将去矣。 越三日。 方午。 向西坐脱。 事在乾隆三十八年(僧云丽述)论曰。 修净业者。 不论贵贱。 不择贤愚。 信深则, 入。 诚积而通。 如钟馗善和诸人。 皆贩夫屠户耳。 一念回光。 顿超彼岸。 故知心力不可思议。 佛力亦不可思议。 发布时间:2025-08-23 10:40:4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