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学佛人需有威德,为利众生不能怕得罪人 内容: 《佛说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赞叹世自在王佛“光颜巍巍”,即他的光明显赫,容颜非常地庄严。 “巍巍”有高山仰止这样内涵的一种形容。 那这个佛的身相光明透显出一种威德,是无有限极。 威神、威德、神通、功德,无有限极。 这个容貌显出这种威德——“威容”,说明了佛不仅仅是慈悲,还有威德。 这个威和慈一定要相互而用,光有慈没有威——只有摄受没有折服,还是度不了众生。 所以一定要用威德来折服众生,用慈悲来摄受众生,这两者才能够产生度化众生的作用。 这里仍然把这个“威”显发出来了。 你看《无量寿经》常常会把这个佛相“威”的特点显发出来。 于是这次在造阿弥陀佛像的时候,我也在注意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阿弥陀佛像一定要具有一种“威”的特点——不仅仅是慈悲。 所以加了一个要素——“威”! 慈、悲、威三者整合。 “威”要在哪里表达? 从他方脸的角度、从他的鼻梁这个地方来显发他的“威”。 但现在我们很多众生可能对这个“威”很隔膜。 因为随着时代往后,众生越来越陋劣,他那种自性的原则性很难起来,所以普遍的怕得罪人。 他为什么怕得罪人呢? 也怕自己有些东西抓到别人手上。 “你跟人家过不去,到时候人家跟我过不去。 ”于是大家都不要过不去,大家都好好好。 现在具有威德的人、具有原则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有些人怕承担,说:“唉呀! 我不想干,怕得罪人。 ”如果有威德的话,他为了更大的一种原则,为了更大地利益众生,他不怕得罪人。 得罪人,实际上是对他的慈悲——是对当事者的慈悲,更是对广大的其他人的慈悲! 所以佛要有一种威德,折服那些刚强难化的众生,甚至那些大菩萨示现大国王,要用酷刑来折服。 当然酷刑的这些对象——是他变化出的一个众生来受苦,但是他必须要用严刑拷打。 佛的威神,实际上是慈悲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发布时间:2025-09-12 08:36:2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