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海八德经 第35部 内容: 佛说海八德经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闻如是。 一时佛游无胜国。 时在河边。 常以十五日。 为诸沙门说戒经。 佛坐寂寞。 久而无言。 阿难整服。 长跪白曰。 沙门坐定。 乐闻清法。 世尊默然。 阿难三起白。 夜已半。 可说戒经。 世尊乃曰。 诸沙门中。 有秽浊者。 心邪行违言与法。 乖沙门之戒。 威神致重。 非彼下贱所能执行。 清浊相违故。 吾不说。 尊德目连。 一心入定。 道眼净观。 具见彼心有可弃之行矣。 目连即与谓之曰。 起非尔俗夫所应坐处也。 彼不肯起。 牵臂使出曰。 尔无至德。 心怀六邪。 何敢以臭溷之体。 坐天香之座。 尔是弃人。 非沙门矣。 目连即还就清净座。 佛告目连。 子何一愚好喻不出牵臂乃去。 佛告沙门。 靖听吾言。 诸沙门曰。 唯然受教。 观彼巨海。 有八美德。 其广即汪洋无涯。 其深则有不测之底。 稍入稍深。 无前所碍。 斯一德也。 海潮不过期先际。 斯二德也。 海含众宝靡所不包。 死尸臭朽。 海不容焉。 神风吹漂上岸之边。 斯三德也。 海怀众珍。 黄金白银。 琉璃水精。 珊瑚龙玫。 明月神珠。 千奇万异。 无求不得。 斯四德也。 普天之下。 有五大河。 流行注海。 西流者名恒。 南流者名邪云。 东流者两河。 一名沙陆。 一名阿夷越。 北流名墨。 五河流迈。 俱入于海。 皆去旧名。 合为海。 斯五德也。 五河万流。 淋雨终时。 立天地来。 雨落河注。 海水如故。 盖无增减。 斯六德也。 海有众鱼。 巨躯巍巍。 第一鱼身。 长四千里。 第二鱼身。 长八千里。 第三鱼身。 长万二千里。 第四鱼身。 长万六千里。 第五鱼身。 长二万里。 第六鱼身。 长二万四千里。 第七鱼身。 长二万八千里。 斯七德也。 海水通碱。 边中如一。 斯八德也。 以斯之故。 质亮神龙欣心乐之。 吾经妙典。 亦有景德。 读之无尽。 其义日深。 梵魔帝释。 无能测度。 犹海广远。 甚深难测。 以斯之故。 诸沙门乐之。 斯一德矣。 吾诸弟子。 更相检率。 诵经坐禅。 礼仪景式。 不失其时也。 犹海之潮不过期先际。 斯二德也。 吾法清洁。 志在憺怕。 衣食供已。 不畜微余。 若有沙门。 志趣秽浊。 以法弹遣。 不得处庙。 犹海弘裕不容臭尸。 斯三德也。 吾道众经。 其义备悉。 沙门潜思。 练去心垢。 贪淫恚嫉。 愚痴众秽。 犹若磨镜莹垢尽之。 又荡微曀照无不睹。 一坐自思。 存惟往古生死之源。 得无不知。 二惟天地万物若幻。 夫有合会。 必当别离。 三常慈心。 愍世愚惑。 作行颠倒。 不自知误。 四自精思。 既知往古。 又照未然。 众生魂神。 所当趣向。 吾向道以心净为珍宝。 沙门去秽。 得净行者。 其心喜之。 犹彼质亮乐海众宝。 斯四德矣。 吾道弘大。 合众为一。 帝王种梵志种君子种下贱种。 来作沙门者。 皆弃本姓。 以道相亲。 明愚相进。 意如兄弟。 犹彼众流合名曰海。 以斯之故。 沙门乐之。 斯六德矣。 吾道微妙。 经典渊奥。 上士得之。 一号沟港。 二号频来。 三号不还。 四号应真。 应真之道。 其心清净。 犹天明珠。 垢藏之德。 分身散体。 存亡自由。 住寿无极。 亦不老病。 犹彼巨海。 有神龙鱼。 以斯之故。 沙门乐之。 吾之经籍。 义美甘露。 仙圣所不闻。 梵释所希睹。 往古来今。 无物不记。 边中皆正。 犹海通碱。 亦以斯故。 沙门乐之。 夫见吾经者。 意皆趣无为矣。 海有八德。 吾经亦然。 阿难又起稽首白曰。 东旦欲明。 愿说重戒。 世尊曰。 自今之后。 吾不复说重戒之经。 戒之不从。 恐彼神雷威怒加之也。 吾以斯故。 不说戒经。 自今以往。 更相检率。 以十五日。 会说戒经。 诸比丘起。 为佛作礼佛说海八德经按此经文。 决非罗什之译。 似是后汉之经。 疑此是彼竺法兰为失本者。 藏中错为罗什译耳 发布时间:2025-09-12 11:43:1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