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增法师:有钱的在家人的修行 南传[虎径经]的注释 内容: 有钱的在家人的修行南传[虎径经]的注释([虎径经]Vyagghapajja Sutta[1],[南传大藏经][增支部 VI. 155经])同[杂阿含91经](法增比丘2006年3月译注于台北)「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拘利耶族(Koliyan)的嘎嘎拉巴达村(Kakkarapatta) [2]。 当时,有位拘利耶族人名长膝(Dighajannu[3] 虎径Vyagghapajja[4]),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 我等在家俗人享受五欲,有妻儿家属。 我们用上等卡希(Kasi)檀香,配用花环、装饰物和香水。 (我们富有),家中用金银器具[5]。 世尊可否教导我们,如何得到现世安裕及现世快乐 ,以及后世安裕及后世快乐? 佛告虎径:有四法;在家俗人得到现世安裕,及现世快乐。 何等为四? (1)方便具足(utthana-sampada),(2)守护具足(arakkha-sampada),(3)善伴党具足(kalyanamittata),(4)正命具足(sama-jivikata)。 何等为方便具足? 谓善男子经营种种工巧业处以自维生。 有的种田、或经商,或饲养乳牛[6],或射艺[7],或为国王办事,或他种营业[8],对于这些工巧业处精勤修行,善知正确营生方法,善行工巧业处工作,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为守护具足? 谓善男子所有财物,精勤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劳苦而得,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国王、盗贼、水、火劫坏损失,或由恶子嗣败坏[9],是名善男子善守护。 何等为善伴党[10]具足? 若有善男子居于某村某聚落,与聚落主聚落主之子,年长或年幼者而具信(saddha),具戒(sila),具施(caga),具慧(paa)[11]之善知识交往[12],言语。 举止有信,有戒,有施,有慧,是名善男子善伴党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 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善护,不令多入少出、亦不令多出少入。 犹如执秤者(Tuladharo),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 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若善男子少入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摇优昙钵果(Udambarakhadaka)树[13]者。 若善男子财物丰厚,悭吝不用,傍人皆言此愚痴人如饿死狗。 善男子,虎径! 所积财物有四法能令减损:(1)纵情享乐,(2)酗酒,(3)赌博,(4)与恶伴党为友。 [14]犹如一大水槽,具四入水道与四出水道,若关闭四入水道而开启四出水道,天晴不雨,水槽之水将不能增加;与此同理,有四法能令财物减损:(1)纵情享乐,(2)酗酒,(3)赌博,(4)与恶伴党为友。 [15](善男子,虎径! )有四法能令财物增益:(1)不纵情享乐,(2)不酗酒,(3)不赌博,(4)与善伴党为友。 [16]犹如一大水槽,具四入水道与四出水道,若开启四入水道而关闭四出水道,天常有雨,水槽之水将能增加;与此同理,有四法能令财物增益。 (:(1)不纵情享乐,(2)不酗酒,(3)不赌博,(4)与善伴党为友。 )[17](是故,善男子! 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虎径! 四法成就,在家俗人能得到现世安裕,及现世快乐。 佛又告虎径:在家俗人有四法:能得到后世安裕,后世快乐。 何等为四? (1)信具足(saddha-sampada),(2)戒具足(sila-sampada),(3)施具足(caga-sampada),(4)慧具足(paa-sampada)。 何等为信具足? 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彼实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世、天人师、佛、世尊;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18]何等戒具足? 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 谓善男子离悭吝心,诚心布施,常自手施,乐行布施,行拯救施,施予梵行者,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19]云何为慧具足? 谓善男子于五蕴生灭法如实知,苦圣谛如实知,集、灭、道圣谛如实知;透澈观察苦之灭;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20]若善男子在家俗人行此四法者,能得到后世安裕,后世快乐。 最后,世尊复说偈言:方便营诸业,财物善守护知识善男子,正命以自活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净除于速道,得后世安乐居家具正信,成就于八法审谛世尊语,现法得安稳现法得安乐,后世亦安乐(佛说此经已,虎径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注:[1] [虎径经]Vyagghapajja Sutta也称为Dighajanu Sutta,即[长膝经]。 [2] 巴利圣典[增支部]记为世尊居于拘利扬族(Koliyan)的嘎嘎拉巴达村(Kakkarapatta)。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一不同之处。 佛母摩耶夫人Mahamaya是来自拘利耶族。 [3] 巴利文Dighajannu,意为长膝。 长膝来自一个富有的家庭。 [4] 长膝先祖住在山里老虎常出入的虎径边,故名虎径。 [5] “我等在家俗人享受五欲,有妻儿家属。 我们用上等卡希(Kasi)檀香,配用花环、装饰物和香水。 (我们富有),家中用金银器具。 ”杂阿含91经]缺。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二不同之处。 [6] “或饲养乳牛”,[杂阿含91经]缺。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三不同之处。 [7] “或射艺”,[杂阿含91经]缺。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四不同之处。 [8] “或他种营业”,[杂阿含91经]译为“或以书疏算画”。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五不同之处。 [9] “或由恶子嗣败坏”,[杂阿含91经]译为“不爱念者辄取”。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六不同之处。 [10] “善伴党”,[杂阿含91经]译为“善知识”。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七不同之处。 [11]“ 具信(saddha),具戒(sila),具施(caga),具慧(paa)”,[杂阿含91经]译为“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 ”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八不同之处。 [12]“ 有信,有戒,有施,有慧”,[杂阿含91经] 译为“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九不同之处。 [13] 摇优昙钵果树,指一个想要吃树上果子的人,大力地摇撼树干,使得许多果子落下,但却没吃所有落地的果子。 意指挥霍无度。 [14] 此段[杂阿含91经]缺。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十不同之处。 [15] 此段[杂阿含91经]缺。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十一不同之处。 [16] 此段[杂阿含91经]缺。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十二不同之处。 [17] 此段[杂阿含91经]缺。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十三不同之处。 [18] “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彼实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世、天人师、佛、世尊。 ”此段[杂阿含91经]译为“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 ”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十四不同之处。 [19]“ 离悭吝心,诚心布施,常自手施,乐行布施,行拯救施,施予梵行者。 ” 此段[杂阿含91经]译为“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 ”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十五不同之处。 [20]“ 于五蕴生灭法如实知,苦圣谛如实知,集、灭、道圣谛如实知;透澈观察苦之灭。 ” 此段[杂阿含91经]译为“苦圣谛如实知,习、灭、道圣谛如实知”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十六不同之处。 [21]“ 审谛世尊语,现法得安稳,现法得安乐,后世亦安乐” 此段[杂阿含91经]译为“审谛尊所说,等正觉所知,现法得安隐,现法喜乐住,后世喜乐住。 ” 这是与[杂阿含经所载第十七不同之处。 解释:在此经中世尊教导富裕的虎径如何在现世及后世能得到安裕和快乐。 家境好的人,精神生活多半空虚,他们常把一切的人、事、物以及服务,用金钱来衡量;财富并不能使一个人成为更完美的人,一般人贪求无厌,有了还要更多更好的,因此心整天浸淫在贪欲之中。 这无止尽的贪欲只会使我们在娑婆世界泥陷更深,难以出离,也难以净化。 有了财富,多数的人开始追求名誉、地位、或权力;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找到快乐,但他们不知道,这些只添加心灵的压力。 对原本只想追求富裕物质生活的人来说,得到丰厚物质生活后,再用精神去追求名誉、地位、或权力,无异雪上加霜,苦上加苦。 困在境中的人确实是毫不知道的! 像虎经这样有善根的富裕在家俗人,确实少有,故此他询问佛陀时,世尊给予他完善的解答。 佛陀所指导的增益财富的方法,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能行得通。 一个人若过正当的生活,不喝酒,不赌搏,不纵情欲乐,不交坏朋友,经济量入为出,这就连成功的企业都要这样办,何况个人。 对有善根而要修行的人,佛陀所指导的四点:对佛(与法)的信心;进而皈依持守五戒;常做布施的工作,离悭吝,乐布施,自手施,施梵修,会给心灵带来喜悦;善根更好的才修慧出离于苦! 这已是圣道的整个修行的浓缩开示。 [杂阿含91经]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阇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 俗人在家当行几法? 得现法安及现法乐 。 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 何等为四? 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为方便具足? 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 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何等为守护具足? 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 何等为善知识具足? 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 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 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 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 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婆罗门! 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 在家之人有几法? 能令后世安、后世乐 。 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 何等为四? 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为信具足? 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 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 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云何为慧具足? 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习(集)、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方便建诸业积集能守护知识善男子正命以自活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净除于速道得后世安乐若处于居家成就于八法审谛尊所说等正觉所知现法得安隐现法喜乐住后世喜乐住佛说此经已,郁阇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法增比丘,台北 发布时间:2025-09-14 13:22:2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