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3 百丈山怀海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百丈山怀海禅师悟道因缘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福州长乐(今福州东南)人,俗姓王。 幼年即从西山慧照和尚出家,后到衡山法朝律师处受具足戒。 听说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传法,遂前往投师参学,与当时的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并为马祖座下的三大入室弟子。 有一天,怀海禅师陪同马祖在野外行脚。 这时恰好有一群野鸭子从附近飞过。 马祖问:“是甚么? ”怀海禅师道:“野鸭子。 ”马祖问:“甚处去也? ”怀海禅师道:“飞过去也。 ”马祖突然转过身,使劲地拧怀海禅师的鼻子。 怀海禅师疼得失声大叫。 马祖道:“又道飞过去也! ”怀海禅师言下恍然大悟。 事后,怀海禅师回到侍者寮,悲伤地大哭起来。 同寮见他这个样子,便问:“汝亿父母耶? ”怀海禅师道:“无。 ”同寮又问:“被人骂耶? ”怀海禅师道:“无。 ”同寮道:“哭作甚么? ”怀海禅师道:“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 ”同寮问:“有甚因缘不契? ”怀海禅师道:“汝问取和尚去。 ”于是,同寮来到方丈室问马祖:“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 告(请)和尚为某甲说。 ”马大师道:“是伊会也(他已经开悟了)。 汝自问取他。 ”同寮重新回到寮房,说:“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 ”怀海禅师于是呵呵大笑起来。 同寮感到莫名其妙,问道:“适来(刚才)哭,如今为甚却笑? ”怀海禅师道:“适来哭,如今笑。 ”同寮听了罔然不知所以。 第二天,马祖升堂说法。 大众才集在一起,怀海禅师却走出来,把马祖的座席卷走了。 马祖于是下座,回到方丈室。 怀海禅师也跟着进去了。 马祖问:“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 ”怀海禅师道:“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 ”马祖问:“汝昨日向甚处留心? ”怀海禅师道:“鼻头今日又不痛也。 ”马祖道:“汝深明昨日事。 ”怀海禅师遂作礼而退。 又有一天,怀海禅师再参马祖,侍立在马祖身边。 马祖拿起绳床边的拂子,高高擎起。 怀海禅师问:“即此用,离此用? ”马祖于是将拂子放回原处。 过了一会儿,马祖问:“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你今后开口说法,将如何教人)? ”怀海禅师也擎起绳床边的拂子。 马祖道:“即此用,离此用? ”怀海禅师听了,也将拂子放回原地。 这时,马祖忽然振威一喝。 这一喝如此厉害,直震得怀海禅师三日耳聋! 上述两则公案,极富戏剧性,充满了禅机。 千百年来,它们一直在禅林中传颂着,成为参禅者参究的主要话头之一。 马祖入寂后,怀海禅师曾一度住在石门山马祖塔旁隐修。 后应信众邀请,来到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大雄山驻锡传禅。 一时,四方衲子,争相参礼。 因为此山高峻,人称百丈山,所以怀海禅师也就被称为百丈和尚,或者百丈怀海。 并重的丛林生活制度的清规(百丈清规),对百丈禅师入灭于元和九年(814)春秋六十五岁。 其著名的得法弟子有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等。 百丈禅师生前所创立的农禅并重的丛林生活制度和清规(百丈清规),对中国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9-15 11:43:2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