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他(她)为什么长寿周有光:少荤多素 对补品敬而远之 内容: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 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转向语言文字的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 周有光却走完了112个春秋,他是如何做到长寿的呢? 做到少荤多素周有光十分注重自己的饮食结构,切实做到了少荤多素。 周说自己很多荤菜不能吃,不吃油煎肉类,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样。 但是牛奶和鸡蛋都不能多吃,鸡蛋一天一个。 目前各种媒体对素食的态度莫衷一是,就连素食阵营内部也分好几个流派,有所谓纯素奶素蛋奶素等。 素食究竟是否可行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在日常饮食中少荤多素对健康应是利大于弊的。 从理论上看,几乎没有什么营养元素为肉类所独有,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接近牛肉的两倍;毛豆与猪肉中蛋白质的量基本相当;绿豆、豌豆、蚕豆中的蛋白质都高于鱼、虾、鸡、鸭、牛肉、猪肉和羊肉。 从实践上看,包括周有光在内的大量高寿者在分享长寿经验时都提到了多吃素这样一条。 因此少荤多素是值得大多数人借鉴和尝试的。 对补品敬而远之对于各种补品,周有光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我们很少吃补品,人家送来的补品,我也不吃。 从前在银行里,很多人请客,不能拼命吃,山珍海味会吃坏人,瞎吃不好。 进入21世纪,以食代药逐渐成为一种风尚,所谓的药膳药补不如食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等,充斥于网络及各种社交平台之中。 很多食物有药用价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不能盲目跟风,不问青红皂白,乱补一气。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的人阳虚,有的人火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菜单,而不应被一些宣传所蛊惑,对某种食物趋之若鹜,甚至搅乱市场,使得其价格翻倍增长,而自己的身体并未因大量食用某物而变好,甚至损害了健康。 所谓蒜你狠、豆你玩就是前车之鉴,应引以为戒。 况且有些疾病必须用药,食疗是不起作用的。 发布时间:2023-06-28 11:22:0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