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陀正法网-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155) 内容: 【佛陀正法网】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155)今日学佛共修资料《法华经》讲义(编辑时间2012年8月21日) 晚上好,至诚希望所有见闻听闻的十方大众四众佛弟子们,让我们一起感恩诸佛如来,感恩万物生灵,感恩一切累世今生的因缘汇聚了愿了缘了债的因缘,每日晚上全球联网佛教课程学习,佛教《法华经》讲义共修即将开始,我们所有效仿诸佛菩萨的佛弟子们无相法布施用最真的至诚心,发出慈悲清净光明的愿力之心念送给一切环宇大千芸芸众生,人类地球一切众生吉祥安心愉快光明的力量。 各位善知识、法师们、大德居士,同修们好,感恩佛缘不可思议让我们大家有缘相聚,感恩诸佛如来,感恩三宝佛法僧慈悲加持,感恩为正法久住,群主师兄们发心建立弘法平台让我们以此因缘共同参学佛法。 今日继续共修学习(佛教成佛经典)【法华经】讲义。 学习的依照版本是宣化上人讲解的《妙法莲华经》浅释。 共同学习修持佛教大乘正法经典《妙法莲华经》,共修回向力量不可思议。 诸佛慈悲,义工们每日辛苦法布施的大乘经典法要包括《地藏经》讲义、《楞严咒句偈疏》讲义、《大悲咒句偈疏》讲义、《六祖法宝坛经》讲义、《四十二章经》讲义、《八大人觉经》讲义、《圆觉经》讲义、《观世音普门品》讲义、《普贤行愿品》讲义、《金刚经》讲义、《楞严经》讲义、《法华经》讲义、佛陀遗教三经等。 佛教大乘佛法是以自觉觉他,圆满行持德行修行圆满的,勤修菩萨道,圆满成佛道。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修们自发的弘扬正法不求回报付出,耕耘付出不求感恩,不求赞叹,不求名闻,不求丝毫名利,奉行不化缘不攀缘,随缘不绝缘,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发心,不自私,不自利的无我付出,默默行做实修实行,每日修行不辍,同时布施佛陀世尊正法广度群迷,用佛的正法引度众人学习佛陀教理教法上行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在佛陀正法网义工同修们不辞辛苦法布施群生学习影响带动下,每日共修后总是有受益的同修们,随喜赞叹欢喜学习,每日促进觉悟提高。 互联网里来自不同类型群体的发起人或者建立人在诸佛菩萨无相引渡加持下,主动请求参与共修学习佛教正规有次第的修行促进觉悟提高,我们每日共修【佛陀正法本意编辑组审稿《佛教早课念诵集》中(佛教早课选编)】、佛教佛理法要讲义、佛教大乘经典原文之外,每日晚上七点至八点左右开始,每日晚上共修学习《妙法莲华经》浅释、各个群体的佛弟子或者善士很多欢喜心,踊跃积极参与共修。 感恩殊胜的《妙法莲华经》(法华经)共修的力量,共修学习普皆回向,共修回向力量不可思议,至诚共修,发心断恶修善持戒修持,诸佛护持,所愿必成。 感恩各位赞叹发心参与《妙法莲华经》浅释共修的群主和各位同修们积极法布施利益有缘众生,截至今日据详细统计总共参加共修的有两万九千六百六十七个群体,感恩发心的一切众生学习正法、护持佛陀正法、学习诸佛本愿佛陀正法本意。 佛陀正法网弘法团队法布施义工们,为报诸佛深恩,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发心和愿力,自发每日工作之余,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在诸多群体里无偿义务发送的法布施学习资料【早上四点零六分开始共修《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上午十点左右共修学习佛教佛理基础知识、中午十二点共修《金刚经》、晚上八点左右共修《法华经》讲义】我们法布施同时和大家一起学习共修,自发自愿弘扬正法不求回报自觉觉他,以续佛慧命佛子应当的佛弟子本分发心,弘扬佛陀正法法布施群生。 我们合十至诚礼敬诸佛菩萨摩诃萨,合十至诚礼敬十方大众,愿所有众生悉发菩提心,从迷信学佛走出,正信佛教正法佛陀世尊教理教法。 愿籍此共修力量普皆回向给三界六道一切法界苦难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同时希望诸位有缘参加共修的同修每日如法正修,正信佛教佛法,实修实行,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法喜充满,六时吉祥,共修促进正信正见学佛觉悟提高。 【佛陀正法网今日学习资料来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时临末法,众生福薄。 明师难遇,正法难求。 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 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 正知正见,乃修学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缘我等发心每日汇集大德开示、佛陀经典浅释,愿与见闻者共同学习进步,树立正知正见,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学,早证菩提,同归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共修经文讲义资料: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155)法 华 偈六万余言七轴装 无边妙意广含藏白玉齿边流舍利 红莲舌上放毫光喉中甘露涓涓润 口内醍醐滴滴凉假饶造罪过山岳 不须妙法两三行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第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我们的烦恼,想不生,它又生,想不起烦恼,烦恼又来了;在不知不觉,无明会现出来。 讲《心经》讲到二十种的“随烦恼”,无缘无故,烦恼就生出来了,这叫“烦恼无尽”,没有穷尽的;所以要誓愿断。 我们所用的钱,若像烦恼那么多就好了! 随时用、随时有,也不必去做工。 可惜所用的钱就没有烦恼那么多! 烦恼无尽,我们所用的钱都有尽的;你一用,它就了了,就没有了。 可是有人认为烦恼是最好的,发起脾气来,他认为比吃一顿饺子总好得多。 这奇怪不奇怪? 生起烦恼,把自己的功德法财都给烧去;所以佛教一切众生,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要断的。 第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你去年学《楞严经》,今年又学《法华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这么多经,现在又讲《华严经》。 每一部经有每一部经的道理,你说这个道理有多少? 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有微尘那么多! 你看,《华严经》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品。 微尘数倒是多少啊? 就是微尘那么多;你若能数过来微尘数是多少就是多少,数不过来也不要问我,因为我和你也是一样的。 这是法门,大乘法、小乘法,四谛法、六度法、十二因缘法、三十七道品法,这多少法啊? 八万四千法门。 我们一天学一种法门,就要学八万四千天。 我们的寿命有多少天呢? 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就三千六百天,一百年才三万六千天;那么学不完,就死了。 学东西、学智慧、学知识,怎么能学得完? 学不完! 学不完,就不要学了吧? 学不完,也要学! 你若不学,根本你就一个也不懂,所以要学。 这个世界上,文字有多少种类? 每一个国家,有每一个国家的文字;每一个国家,有每一个国家的语言。 譬如某一个人,在大学里得到一个语言的博士;你就得到一个语言的博士,最多你学到三十国的文字、或者四十国、或者五十个国的文字,还有一百多国家的文字! 你得到一个语言的博士,也不过就几十国,没有完全都学通了;你说,世界哪一个人,说全世界的语言他都会、他都明白? 没有这么一个人! 不要说旁的,就是一个语言的问题就这么困难,何况文字呢! 每一个国家,有它每一个国家的文字;这文字也千变万化,都是不容易学的。 所以庄子才说:“吾生亦有涯,而知也无涯”,我这个生命,有一个边涯、段落,不是没有完的,是有完的时候;可是知识是没有边际的──他这个“知”是个知识,不能当智慧讲;知识没有边涯的,你以有限的年龄,来学无穷的知识,根本就达不到目的,所以说“殆而已矣”! 我们现在学佛法的人,学一点,还有很多,学一点,还有很多。 我告诉你们,为什么要打坐呢? 也就是学我们本有的经典,本身的智慧。 本身自性里边,有无量的经典,有无量的智慧,有无量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在自性里头包着呢! 不过你这个自性,你不会利用它,你尽向外边去找,不知道回光返照;所以讲《心经》的时候,不说“回光返照观自在”? 你观看你自己这个“自在”,看你自在、不自在? 你若自在了,就会生出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了。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把五蕴照空了,其余的法也都了了! 所以你天天要静坐一个时候,这就是回光返照。 那么勤学法门,又要勤修法门,又要修;不是学完了,就放到一边去,不管它了! 你会了一个法门,就要照着修行;依法而修,这叫“法门无量誓愿学”。 第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世界上任何的事情,也没有成佛最高尚了。 成佛,这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贵的,所以说“世尊”是世、出世之尊。 成佛了,那才是一个究竟的归依处、归宿。 你没有成佛,在这九法界里都是糊涂人;你成佛之后,才是一个真明白人。 所以才说“佛道无上誓愿成”,我发誓愿一定要成佛;不单我成佛,而且我还要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 这四弘誓愿是多伟大! “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这不是叫人家断烦恼,说:“你学佛法,有这么多烦恼,你还发这么大脾气! 你这学佛法,学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是去管人家的,你管你自己。 学佛法的人,你看见人家有烦恼,就应该想这烦恼是不好的,应该断了它。 不要看见人家衣服:“哦! 你那衣服那么脏! ”但是没有看见自己的衣服更脏;尽给人家去洗衣服,把自己就忘了。 所以“佛道无上誓愿成”,你要自己给自己洗一洗你那个心,洗心涤虑,把你的妄想都扫出去;不要叫那妄想,尽在自己的心里头跑来跑去的。 什么叫“妄想”呢? 凡是你所不愿意的,这都是烦恼妄想;凡是你所愿意的,这是快乐的妄想。 这一些个妄想,不是愿意、就是不愿意,愿意也是妄想,不愿意也是妄想,那怎么办呢? 怎么办? 放下嘛! 你若放下,也没有愿意,也没有不愿意,这就是中道了义。 也不生烦恼,也不生忧愁,也不要好像发颠狂了,跑到跳舞厅去跳舞,这是一种狂的快乐,又是不合乎中道了。 天天这么平平稳稳地守住中道,有一天你就开悟! 这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最要紧的,所以说是“宝绳交络”,好像用金子造的绳这么互相连结起来。 四弘誓愿,你要勤修,不要忘了它! 时时都要本着四弘誓愿去修行。 真珠罗网:用金绳织成罗网,你说这个网值钱不值钱? 这是表示什么呢? 表示佛的慈悲;言其慈悲的门非常之多,是无量无边的,就好像网孔一样。 这个罗网的孔很多,以前不讲过大梵天王那个网罗幢吗? 这个罗网,和那个是差不多的;在每一个网孔里,镶着一粒珍珠,珍珠就放光;这一个光就照着那个光,那个光又反射照这个光,互相辉映、互相照耀。 这种光,就表示佛的智慧。 佛是慈悲门多,智慧也是一样多,所以这“金绳交络,真珠罗网”,就譬喻佛的慈悲和智慧。 张施其上:这也就是譬喻佛大慈悲覆护一切众生,所以叫“张施其上”。 【缘聚禅莲恩师法语】每个人都要时时保持正念,念念觉照,让清净自性做主,不让妄念占据脑海。 妄念纷飞其实是累世的劣根种子的浮动和一些不同的隐形众生迎合而起,修行道路上遇到任何状都不要害怕,也不要退失信念。 无论顺逆因缘汇聚一起都有缘起和因果,违缘有时候也是消业的示现,任何时候菩提愿心不退转,实行实做实修坦然面对不执著烦恼,自然违缘消除善缘汇聚。 对于经典要理解融通不是只看其理,不明其要。 融通后还要在生活中实践佛法,实行为要,时时怀着初学佛子的惭愧心感恩心恭敬心,自觉觉他。 没有真切地惭愧心纵然念经再多也不会起到大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惭愧心起,觉醒泪流才会真地协和自性,体会诸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而了佛真意。 也才会真的令业力众缘不再苦苦相逼,而佛子真心发心修学佛法,自己有救业力众缘也有救,否则业力纠缠不清,将会痛苦不堪,最后还是相互怨恨,随业流转。 早点惭愧心出觉醒泪流,真学佛真受用,改变言行态度转化心性调转心境,以后的命运轨迹自然会不一样。 不断积累福德资粮,升华生命提升生命层次,直至最终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圆满菩提正果。 【佛陀正法网大回向文】南无佛陀释迦牟尼授记师燃灯古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至诚顶礼一切见闻者共沾妙法,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心开意解走向解脱成就佛果。 南无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护持正法,感恩一切觉悟者摩诃萨愿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未觉悟的众生、无论僧俗、男女、任何种族种种有情六道众生见闻听闻心闻者共同惭愧累世因贪嗔痴所犯的身口意而至诚忏悔后不更做至诚祈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正觉慈悲威力加持万源苦众清净自性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有缘朋友们无论学佛与否,您发心至心念佛一句、反思忏悔清净心念经、放生不仅是修持自己增加善业,也是为寰宇清净正气浩然送一份善念善力,更是为您自己能觉悟自己本来彻底觉悟种下缘起菩提心萌芽种子,发菩提心,行菩提愿,愿各界善人善士,佛弟子们一起为世界和平天下太平,各个国度能国泰民安,此次全球联网二万九千六百六十七个佛群共修大乘正法经典《妙法莲华经》浅释结束 普皆回向,至诚心十念诸佛菩萨佛号。 南无佛陀释迦牟尼授记师燃灯古佛(十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念)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十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十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十念)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十念)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十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十念)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十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十念)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十念)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时度此身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正法得久住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感恩顶礼十方常驻佛法僧,感恩顶礼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护法菩萨摩诃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 至诚感恩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感恩顶礼三宝佛法僧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护持正法,感恩一切觉悟者摩诃萨至诚祈愿一切被杀、将被杀的苦难六道众生都能够修学正法,放下幽怨嗔恨,皈依三宝,得佛摄受,早日出离轮回、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究竟解脱至诚祈愿所有弘扬正法的团体或个人顺利弘扬正法,普度众生。 至诚祈愿万缘众生深信因果断恶修善,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出离轮回苦海早归自性净土圆满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至诚祈愿正法久住,佛陀正法光明遍照寰宇,普度万源,至诚祈愿各个国家能够国泰民安,人人向善,人心和谐,祈愿世界和平,宇宙祥和无浊障。 感恩一切听闻见闻的同修们,此次全球联网二万九千六百六十七个佛群晚间共修【法华经】又名《妙法莲花经》浅释(155)圆满结束。 合十礼敬诸佛如来菩萨护法摩诃萨,感恩法布施义务付出和参与共修的一切大众,祝愿大家六时吉祥,福慧增长,开心学佛自在无碍,如法正修行持正法,修持正法不为自求,严持戒律不犯威仪,以戒为师修持佛法,自觉觉他弘扬正法不求回报出离轮回和无量众生同登彼岸。   发布时间:2025-09-20 09:41:0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