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不为报答你,只为人之常情 内容: 动物到底有没有报恩的思想? 这个好像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动物的报恩行为,却实在并不罕见。 衔环投珠大概是最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了:东汉人杨宝救了一只受伤的小黄雀,小黄雀伤好后叼来四个玉环来报答杨宝救命之恩,并在梦中告诉杨宝说:他的子孙四代都因此慈悲义德而入仕做官,并且人品都如这玉环一样高洁光亮。 后来杨宝的子孙果然个个成为栋梁。 又《淮南子览冥训》有载: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 清代的一部《物犹如此》,书中更是有对这类动物故事有着详实的记述,读来灵动有趣,又温暖动人。 动物与人温情互动的事迹,古今中外多有记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国外的真实事件:18世纪50年代中期,苏格兰爱丁堡的警察约克格雷收养了一头矮脚长毛狮子狗博比,格雷对它关怀备至,主仆天天形影不离。 格雷不幸于1858年去世。 他死后3天,博比跑到主人经常带它吃饭的拉姆齐餐厅,餐厅老板扔给它一些它经常吃的面包,但博比没有吃,而是把面包带回来,放到主人的墓地埋好。 第二天博比又到拉姆齐餐厅去领午餐,供给它已死去的主人。 在以后的14年中,它天天如此,从不离开主人的墓地一步。 博比对已故主人的忠诚,成了传奇佳话。 市政府感动得收养了博比。 博比去世后,人们把它埋在主人墓地。 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只知恩图报的小狗,为它立了雕像,迄今,只要去当地旅游的人,都忘不了来到博比的像前纪念它。 英国22岁女骑师杰恩汤普森,有一匹神勇的坐骑金利得。 她平日对马非常宠爱,每天都要到马房抚摸它。 这匹马竭尽全力为主人效力,曾在多次比赛中立下汗马功劳。 不料在1987年一场比赛中,因前面骑手失事,连累杰恩不幸当场堕地摔死。 金利得并不知道主人已离开人间,每天都等着漂亮的主人去马房看望它。 等了数日,主人却仍芳踪不见,它竟以为自己被主人遗弃了,十分伤心,面容憔悴,无心进食,于是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弱,终于躺在地上再也无法起来。 1983年的某一天,一条名叫拉基的牧羊犬在牧场遭到一条公牛的攻击,正在这危急关头,67岁的老人罗伊梅尔顿救下奄奄一息的拉基,并一直护理到狗主人归来。 3年后,也就是1986年5月的一个深夜,狗主人听到拉基疯狂地叫,便急忙跟着前去察看,结果发现牧羊犬的身旁躺着罗伊梅尔顿。 老人由于心脏病猝发,摔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梅尔顿被及时送往医院脱险。 不仅是从小饲养的动物与人亲近,那些不经意的关怀,也能开启一段感人的报恩故事。 不久前,有一位退休老人丽弗利姆去海边散步,一不小心摔倒在沙滩上,失去了知觉,四周寂静无人,只有一群海鸥在觅食。 这时,有一只海鸥飞到弗利姆家门报信,免除了一场灾难。 原来,弗利姆曾经给这里的海鸥喂了几年食,海鸥跟他很熟悉。 有些动物在危难之时为人所救,还会自愿留在恩人身边做事报恩。 俄国某牧场一个牧羊人救了一只受伤的仙鹤,取名都都。 都都伤愈后,为了报答牧羊人的恩情,不再回到同伴那里,而是选择和牧羊人住在一起,帮助牧羊。 都都对牧羊工作特别认真,守着羊群寸步不离。 若有羊离群,都都会飞过去伸出长嘴毫不客气地猛啄,迫使羊归队。 英国苏格兰一个小海岛的一家旅店老板娘,珊丽莫尔康太太一天到海边散步。 远远看见一只小海豹误落鱼网,拼命挣扎;结果越挣扎网绳勒得越紧,已然是遍体鳞伤,血迹斑斑,奄奄一息。 珊丽急步上前,解开鱼网,把它抱回家给它治伤喂食。 在珊丽的悉心调护下,一个半月后,小海豹完全康复。 珊丽用白漆在它身上写了凯蒂二字,便把它送回大海。 一年以后的一个清晨,她打开大门,赫然看到凯蒂卧在石阶上。 小海豹一见昔日的救命恩人欣喜若狂,兴奋地不断拍打前肢,口中发出愉快的声音,仿佛是向珊丽表示热烈问候、想念和感恩。 珊丽惊喜交集,立即将凯蒂抱进屋内,设宴招待这位回娘家的小海豹,无比温暖欢乐。 物之有情,何异乎人欤? 物犹如此,况于人乎? 无情说法,有情谛听:这一切,并不为报答你,只为人之常情而已。 发布时间:2025-09-20 10:11:5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