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灵岩语屑 内容: 灵岩语屑---维摩精舍丛书法语 盐亭袁焕仙先生编辑 乐清南怀瑾、广汉杨光代、南充徐剑秋、峨山大坪寺释通宽校讹 内江伍心言、内江伍所南、西充杨觉、华阳吕寒潭、内江曾鹤君、潼南田肇圃、曹溪南华寺释曼达、峨山大坪寺释通远缮稿 简阳汪克成笑岑曰:盐亭袁夫子焕仙掩关灵岩,诸方以函候,或面存者实繁。 有徒凡所酬答,同学辑之曰《灵岩语屑》。 灵岩者,唐天竺僧阿耆多尊者道场,锦城西胜地也,位灌县城后十里。 诸峰耸蔚,俯瞰万流,极趣清幽。 夫何语哉? 且屑屑也。 盖常闻诸夫子曰:至道无言,然非言而至道莫显;苟通其至,曾子所谓言满天下无口过者也。 若然,虽有广长舌焉,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寂然无声矣。 无声而言,故曰屑。 曰诗,曰联,曰偈,曰书简等,要皆水月镜花,一时假现。 读者但识斯名至道也。 孔也,释也,老耶回庄也,尽空有,遍尘刹无疾而呻矣。 谨序。 门人内江冷笑岑敬序一九四四年一、壬午辑怀瑾曰:壬午,焕师掩关灵岩。 怀瑾卸职往彼栖止,值师忌语。 朋从我思,繁兴我疑,无由启迪,好友释传西曰:余以若意禀师,求笔答如何? 怀瑾喜而合十曰:可可。 因禀师,忌语则笔示,非忌语则口授,焕师颔之。 数十日中遂成巨帙。 今兹搜箧残简,尚存少许,犹可择读也,其言显,其义幽,其理约,其事质,吁! 此千圣之心灯,入德之梯航也。 敢曰自私? 爰出鸿爪,飨我同仁,余尚有近体小诗七绝十处,寓言胜义,醒悟来机。 又今古之绝唱者也,诚恐小见狐疑,贻陋者泥滞之误,至令醍酬上味化为毒剂,故不录出。 颜曰壬午辑。 辑曰:问:怀瑾朝夕孜孜,百无所寄,祈先生示个归家坦途,入道捷径。 先生笔答曰:蓦直不怠,即是坦途,曰二曰三,允非捷径。 问:直捷下手工夫,义当何先,迈向归家道路,车从何辔? 先生曰:汝但外舍六尘,内舍六根,中舍六识而不作舍不舍想,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也,捷莫捷于斯,先莫先于斯,三乘共载一德,同该今古,彻门莫尚乎是。 问:何云六根? 何云六尘? 何云六识? 先生曰,石头即六根,柱子即六尘,琢棒即六识。 问,先生如此漫言,学人不会。 先生曰:如此漫问,谁要汝会? 问:教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接,所生眼耳鼻舌声意等之识,别曰六识,今曰六识即石头,六尘即柱子,六识即琢棒,无乃大违教义,言不该典欤? 先生色然不悦,忿然握管,书曰:汝既已明了教义,贯通道理,即自解脱可也,何投吾处,絮絮叨叨于是? 掷笔寂然在定。 怀瑾无语潜退。 翌日再参,问:即不许作如是道理会,然则学人浅机从何得入? 先生曰:汝是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出的? 怀瑾无语久之。 先生曰:即未出入,何为出入? 既无当下,一派圆成。 谁是浅机? 谁为深学? 咄,无疾而呻,无病而药,释迦老子亦救汝不得也。 问:学人于此上不得,下不得,取不得,舍不得,尽平生力忘不得,计不得,祈师慈悲方便接引。 先生曰:好好,恐汝虽如此说,未到此地,果届此也,恭喜贺喜,好消息将到矣,谛听啼听! 当人于此千万不可退步,不必作必悟想,不必作不悟想,不必想不必不想,行时坐时,醒时眠时,朋友交接时,妻儿子女会合时,但略略管带,自然坛子内走不脱鳖。 问:学人疑情不起奈何? 先生曰:只为你要信。 信不立,疑何驭? 疑信两忘,复是何物? 此第一彻头也,千万莫要放过。 问:疑信两忘,就学人分上捡之,却无一物。 先生曰:瞎汉! 说却无一物者。 是有一物邪? 无一物邪? 好看好看。 此释迦老子、三世诸佛及一切贤圣入德之门也。 这个彻头,尽大地是我口都赞不及,慎勿失之交臂。 问:闻诸同参,疑情有二:一粗、一细何曰粗? 先生曰:朝天玉树春千尺。 问:如何曰细? 先生曰:带笑宫花月二分。 问:学人机浅,祈师如学究训蒙童,如俗而说,如理而说,觌面直提,开我迷昧。 先生曰:如此直截,何用肆口鼓簧,恣情摇舌,必欲饮此一杓恶水? 余岂借他? 谛听谛叫! 如有一问题欲决择而不能决择,心悬悬如摇旌,曰粗;无一事一理不了知,无一事一理不决择,无一事一理可寻思,自心空廓,眼所见处澄然常寂,乐趣横生,根尘与识,自心及境,不一不异,无欠无余,如是胜行悉已具足,而此心中似有一事未办,一理未谐,仔细捡点,又丝忽迹相不寓,半星肤兆无有,曰细。 问:如是胜行,学人浅机,何能一时即臻,一趣即至? 既难臻至,何能顿超? 先生曰:一派现成,谁要汝臻? 本无去来,谁叫汝至? 横遍十方,谁令汝超? 实无有渐,谁云为顿? 因诠劣法,故有胜行,曰深曰浅,允为魔说。 法尔圆成,慎毋自闹。 问:千古圣哲,人也,学人虽愚不肖,亦人也。 既云如是现成,如是直捷,如何学人不会,先圣独会? 乞师朗示。 先生曰:汝自不去,不妨人会。 人自人会,不妨汝之不去。 会则学人即圣哲,不会则圣哲亦学人。 圣哲学人名虽有二,体实无殊。 汝但把会与不会等念抛到异域,学人圣哲等名贬向殊方,自然虚而灵,寂而照,不着问人,法华会上的多宝如来,不但与释迦老子分半座,亦须与汝分半坐也。 问:上说疑情,既有粗细之判,必有真假之诠,既有真假,云何曰真? 先生曰:汤元煮油锅。 问:如何是假? 先生曰:油锅都汤元。 问:如是之谈,益增学人迷惘。 望师剀切直示,开我巨惑。 先生曰:咄,何不云迷惘益增,学人开我不惑? 怀瑾无语久之。 先生曰:会么? 会么? 诸名无常,皆依假立,若无假有,真亦强名。 诠疑情曰假者,即上说粗相,有间断者也。 说疑情曰真者,即上说细相,无间断者也。 真疑若起,不一日,不二日,不三日,不一时,不二时,不三时,必摸着向上关(木戾),发明无始大事,嘎嘎大笑也! 问:从古迄今,有不疑而至悟者乎? 先生呼:怀瑾! 怀瑾! 应诺。 先生曰:从古及今有未食饭而曰已饱,未饮酒而曰已醉者乎? 问:如说无疑则无悟,欲悟而必借径于疑,明矣! 然则学人疑情不起,环顾自躬,实无纤疑,奈何? 先生曰:今有三法,能兴汝疑。 问:何者云三? 先生曰:一恸念生死,二发露忏悔,三勤参话头,如是三事,任何一事,皆能兴汝大疑。 问:云何言恸念生死? 先生曰:当人无始驰求,背本逐未,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头出头没,舍生受生,枉受轮回,虚萦苦乐,如是等过,极思出离,思之至极,于焉起行,难行能行,日渐增至,细检出离,无法出离,无法出离,誓必出离,粗疑生也。 粗疑既生,日日臻上,渐至觅行不得,觅不行不得,觅难不得,觅不难不得,觅生不得,觅死亦不得,觅人法、是非、山河、大地、苦空、无我,一切皆不得,二六时中乐趣横生,而此心中又若有一事焉未办,有一理焉未谐,细疑生也。 细疑生,即真疑起矣。 问:云何发露忏悔? 先生曰:汝当恸念师恩,父母恩,五伦九族一切众生恩,欲报难报,难报必报。 既曰必报,当充我力,欲充我力,远过为先。 行人必自检讨往昔所作十恶不善等业,皆障我行,人我胜劣等法,皆违我道。 当于佛前法前僧前恸悔过去已作之过,切忏不践将来未蹈之愆,心生惭愧,身堪起行,粗疑生也,粗疑既生,日日臻上,渐至觅过不得,觅非过不得,觅善不得,觅非善不得,觅忏悔不忏悔、一切胜劣等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苦空无我等等,已举未举,皆不可得,二六时中,乐趣横生,而此心中又若有一事焉未办,有一理焉未谐,细疑生也。 细疑生即真疑起矣。 问:云何勤参话头? 先生曰,话头者,止观双运,遮照同时,(井刃)于唐,盛于宋。 初机入德之津梁,千圣共由之胜法也。 汝但朝斯夕斯,行时卧时,刻刻提撕,时时照检,一切胜行,自然而沛,矧曰疑邪? 问曰:云何为话头? 先生曰:汝但于未提话头以前,看此话头从何而生;既提话头以后,看此话头从何而灭;正提话头时,看此话头依何而住。 话头之义不必问人,当人自合开口大笑也。 问:学人迷昧,罔测幽深,请师将古人说的参的直举一二,以醒愚昧,并兴来学。 先生曰:北斗里藏身、小参不答话、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麻三斤、干矢橛、西方日出卯、父母未生前面目是谁、无梦无想主人公在何处安身立命、念佛是谁、家家门前火把子、东山水上行、一归何处,如是已举未举,悉名话头。 古德究参皆能结秀,今欲悉说,尘劫不尽。 问:话头既多,依何为要? 若曰兼摄,事涉分歧,趣此两端,祈师直示。 先生曰:任一话头,皆能结秀。 曰二曰三,允为魔说。 古人喻为鼠子咬棺材只在一处。 修多罗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若曰至行,一已云多,况二三邪? 问:大慧杲,宋之大宗匠也,常以无字示人究参;天奇瑞,明之大宗匠也,常以谁字示人究参:钱伊庵者又以学人必参无梦无想主人公在何处安身立命,乃能于八识上大亚一刀。 而现在丛席多示学人参念佛是谁。 今先生云云任一话头皆可结秀,彼非欤? 此非欤? 乞示。 先生厉声曰:家家门前火把子。 怀瑾曰:不会。 祈师直指。 先生色霁笑而谓曰:家家门前火把子。 怀瑾曰:不会。 祈师如理而说,如俗而说。 先生曰:他非我不非,何也? 因有汝问才有他非,因有他非才有不非,始无汝问,所谓你我他者从何而立? 既无有立,非从何非? 况不非邪? 好看好看! 麻三斤、干矢橛、庭前柏树子、犀牛扇、食胡饼、吃茶去一时来也。 谁管他大宗匠,小宗匠,高人琢棒,一时与我贬向他方,踏在足下,为何如此? 要汝精精勤勤、快快活活参话头。 问:是话头者约分有义路、无义路、半有半无义路,今不可一味笼统,教令学人随捡一话头无味苦参也。 当否? 祈示。 先生曰:何一话头有义路,何一话头无义路,何一话头半有义路半无义路? 汝若细检,今即汝者为有义路、为无义路、为半有半无义路? 道来道来! 向汝道任一话头皆可结秀,犹自趁块作么? 问:如说尚矣,学人浅机,参法依何? 先生曰:如参柏树子话,朝斯夕斯,行时卧时,口计心思,缘不外逸,一心只在此话头上,如蜂就蜜,如蚁就膻,如马就道,然后从此口计心思、缘不外逸上轻轻提起,略略管带,不用思量,不用卜度,不用有心,不用无心,不必待悟,不必不悟,惺惺行履,如实而行,如实而住,如实而坐,如实而卧,自然有瓜熟蒂落的时节。 问:正参究话头,杂念纷陈时如何? 先生曰:精进。 盖杂念纷陈,正汝懈怠。 倘不懈怠,心缘一境,彼杂念者从何而入? 喻如无蚁之堤,水不能溃。 勿忽勿忽! 问:正参究话头,忽尔神昏志昧,身不能堪,欲睡眠时如何? 先生曰:要睡便睡,不可睡时便参究不得也。 问:正参究话头,忽尔亲仇交集,家事国事己事他事一时纷来,如何? 先生曰:如理而作事,如理而交代,各就各位,正好究参,关汝何事? 问:正参话头,妻儿子女一时纷至,各相毁誉,去取抑扬时如何? 先生曰: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一齐来接汝也,正是得力关头,何亏于汝? 问:正参话头,家徒四壁,朝夕不谋时如何? 先生曰:正好在吃油糍、胡饼、赵州茶上切切实实用功,莫要把无始劫来一件大事业轻轻放过。 问:家拥厚赀、食前方丈、从者数百、妾美妻娇,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正好参究。 若不参究,一期报尽,牛胎马腹,应缘而去,彼妻美妾娇厚赀而重奉者,以佛眼观之,如就刀山,如躬涂炭。 问:家拥厚赀者参究话头时,去彼娇妻美妾、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乎? 抑仍彼旧业乎? 先生曰:实际理地,不立一尘,万行门中,不减一法。 去去何所? 仍仍何处? 汝若一觑觑破是话头者,岂离娇妻美妾、食前方丈、从者数百外而别有一话头邪? 问:士农工商兵等,能参话头否? 若能,于彼进业有损恼否? 先生曰:士农工商兵必需参究,何有能否? 若不尔者,理从何明? 业从何进? 进德修业于是乎在,有何损恼? 问:年老者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武王受命,经称曰末;宝掌闻玄,年已逾耆,正当着力,云何不参? 问:年少者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百丈四龄便欲作佛,云何不参? 问:女子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龙女八岁即已作佛,云何不参? 问:壮年妇人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金陵婆子参无位真人而了彻心要,云胡不参? 问:老年妇人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范太封君究一归何处而明本体,云何不参? 问:病时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圆悟勤金山一病而之五祖,云胡不参? 同:宗习外道者,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吕纯阳见黄龙而碎琴亡汞,云胡不参? 问:荡女淫妇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婆须提多早示矩范,摩登伽女略露风规,云胡不参? 问:市井少年能参话头否? 先生曰:涅槃会上广额屠儿,自云贤劫千佛之一,云胡不参? 问:正参话头时,不但心未开悟,真疑未起而粗疑亦无,忽然暴病而死如何? 先生曰:恭喜,贺喜,大事了毕。 问:如何是大事了毕? 先生曰:免汝打之绕,与你絮絮叨叨说参话头。 问:持一佛号,临命终时尚能往生极乐,持此话头,临命终时,宁曰进退失据乎? 若不尔者,究生何土? 祈示。 先生曰:生汝嘴里! 问:何故生学人嘴里? 先生曰:为汝乱说,所以生汝嘴里。 问:学人迷惘,请师如理而说,如俗而说。 先生曰:当人果能抱一话头,至死不渝,临命终时,随愿往生天上人间十方净上,应念而至。 即不尔者,异世出头,一闻千悟,古人所谓历在耳根,永为道种者也,况朝夕孜孜,临死犹抱一个话头邪? 问:参话头,守戒定慧等三学否? 先生曰:守,能参即慧,常参即定;牧心一处,专在话头而不外驰即戒。 问:参话头,修止观二法否? 先生曰:修。 牧心一处,常参话头,即止;栖心话头,不沉不浮,不内不外,不断不常,不生下灭,不有不无,照而常寂,曰观。 问:参话头,修生圆二次第否? 先生曰:修。 话头未纯熟前,不参令参,欲参难参,难参必参,曰生起次第。 话头纯熟后,不参即参,参即不参,曰圆满次第。 问:参话头是否缘生性空? 先生曰:是。 参话头即缘生,不参话头即性空;不参话头即缘生,参话头即性空。 问:参话头修般舟三昧否? 先生曰:修。 汝能七日七夜心缘一境,把着话头,定得开悟,不必九十日也。 问:参话头诠胜俗二谛否? 先生曰:诠。 参即俗谛,参而无参,无参而参即胜谛。 问:参话头莫属密法否? 先生曰:属密。 对面不相识故,曰世尊有密语。 问:参话头莫属显法否? 先生曰:属显,遍界不能藏,故曰迦叶不覆藏。 问:参话头莫是小乘法否? 先生曰:是小乘法,谓汝参话头有功用故,有修证故,有开悟故,有所得故。 问:参话头莫是大乘法否? 先生曰:是大乘法,谓汝参话头无功用故,无修证故,无开悟故,无所得故。 问:参话头莫落空否? 先生曰:落空,参一话头不作一话头故。 问:参话头莫滞有否? 先生曰:滞有,参一话头即是一话头故。 问:,参话头莫属非有非空否? 先生曰:非有非空,参一话头不作一话头,不作一话头即是一话头故。 问:参话头显法报化三身否? 先生曰:显。 能参即报身,所参即化身,能所两忘即法身故。 问:参话头具足智仁勇三德否? 先生曰:具足。 知参话头即智,能参话头即勇,一种平怀无染无净即仁故。 问:参话头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支否? 先生曰:具足。 话头起参即般苦,话头不着即解脱,话头寂灭即法身故。 问:话头具足菩提否? 先生曰:话头即菩提,菩提即话头,胡云具足不具足? 所以者何? 菩提者空无所得也,话头者亦空无所得也。 问:话头具足涅槃否? 先生曰:话头即涅槃,涅槃即话头,胡云具足不具足? 所以者何? 涅槃者不生不灭义,话头者亦不生不灭义,盖话头之起为缘起,话头之灭为缘灭,而是话头者本自不生,今何曰灭? 即无生灭故即涅槃。 问:参话头每每易作道理会时如何? 先生曰:若作道理会,三藏十二教有明文,何故亲投吾处学参话头? 问:学人当参话头时,不作道理会如何? 先生曰:道理与汝何仇何怨汝不会他? 问:学人参话头时,不作道理会,亦不作不作道理会时如何? 先生曰:丑! 一派游腔滑调,戏论诽言,允为魔说,何有吾宗? 搁笔不书,寂然在定。 久之,怀瑾私退。 翌日再参,问:学人参情紧切,或觉大弥虚空,或金光闪烁,或显赤白黄绿等光,大如月轮,小如豆粒,或如电光闪烁时,未审何至,属优属劣,未知何从? 祈示。 先生曰:概属光影,汝但不着,亦许胜境,若欲取之,翻成大患,何也? 盖汝之本体无相,无空无不空也。 问:正参话头时,忽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时如何? 先生曰:咄! 我说汝白昼见鬼,何也? 虚空无形,汝从何碎? 且不说粉,赵公山高,灵岩山低,汝从何平? 且不说大地非大地。 问:参话头不能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邪? 先生曰:恭喜恭喜! 虚空粉碎也。 贺喜贺喜! 大地平沉也。 细检细检! 问:古德云:虚空落地、柏树子成佛。 未审参话头能否届此? 先生曰:能。 汝参话头便是柏树子成佛,不参话头便是虚空落地。 问:古德云:藏身处莫踪迹,莫踪迹处莫藏身。 未审参话头能否届此? 先生曰:参话头便是藏身处莫踪迹,不参话便是莫踪迹处莫藏身。 问:学人必到何阶真疑乃生? 先生曰: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问:真疑起已,开大悟后,还参话头否? 先生曰:参。 谓话头在未悟前为方便般若,即悟后即实相般若。 问:得大悟后,顿同佛体,莫不参话头否? 先生曰:不参。 谓既开悟后,觅法不得,觅人不得,觅我不得,谁是话头? 谁是参者? 问:大悟人莫无功勋否? 先生曰:若无功勋,谁教化汝? 问:大悟人莫有功勋否? 先生曰:若有功勋,何云大悟? 问:大悟人还修报化否? 先生曰:报化体空,谁是修者? 谁当修者? 问:大悟人莫不修报化否? 先生曰:若不修者,谁知报化? 问:大悟人还断习气否? 先生曰:若断习气,阿谁大悟? 问,大悟人莫不断习气否? 先生曰:不断习气,汝从何悟? 问:大悟人还得神通否? 先生曰:不得神通,是谁得悟? 问:大悟人必得种通否? 先生曰:若得神通,是得神通,何云大悟? 问:大悟人还成佛否? 先生曰:汝食饭,还饱否? 问:大悟人还有位否? 先生曰:有。 劣法尚有,况大悟人邪? 问:大悟人既云有位,是彼位者,在凡位邪? 在贤位邪? 抑在声闻、缘觉、菩萨、佛等位邪? 先生曰:不在凡位不在贤位,不在声闻、缘觉、菩萨、佛等位。 问:既不在如是等位,确在何位? 先生曰:确在何位? 问:何位? 既何云,何曰位? 先生曰:一位不居,位位皆显,说名何位,何位无何,无何即位,权曰确在何位。 问:莫落空否? 先生曰:不落空,了了常知故。 问:莫成断灭否? 先生曰:不成断灭,感而遂通故。 问:莫滞有否? 先生曰:不滞有,得无所得故。 问:莫趣两岐否? 先生曰:不趣两歧,长不是短,青不是黄,有不是空,是法住法位故。 问:莫自语相违否? 先生曰:不自语相违,滴滴显无生之沛,圆圆透法尔之全故。 问:如是放论游词,莫染污否? 先生曰:不染污,万法本闲,体净不受故。 问:毕竟一句,究作何道? 先生曰:斜阳不放霜林晚,染叶红于二月花。 先生搁笔,怀瑾礼退。 此壬午未行七前九秋之序。 灵岩红叶,正满山也。 焕师笔示口授怀瑾者多侪伦数数倍,固忽而轻之。 今兹捡箧,口授则几罄忘,笔示幸能略存残纸,一读再读,汗泪交倾,此狮子一滴乳也。 怀瑾不悉往昔作何恶业,背我本明,乃等王膳于秕糠,齐黄钟于瓦釜,使非灵岩一七亲味醍醐,深沐法乳,而是篇之辑能现于世乎? 而今而后,益知业不进思,必鲜深见,益滋陋矣! 今辑此而梓,固昭告同仁,抑亦为浅尝法味,误金作砂,如怀瑾者痛下一拶耳。 乐清南怀瑾谨辑一九四三年六月吉日 发布时间:2025-09-20 12:39:2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