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蔡礼旭: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内容: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见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先不批评,先反观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 假如有,赶快修正;假如没有,那很好,继续保持。 李炳南老师有一段很好的开示,老人家提到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见人错事,他刚好做错事,不指责要协助。 老人家很多的话都很有人生的智慧,我们常常能拿来观照自己的心,那进步就快了。 所以见人有善要成人之美,决不可嫉妒。 见人有恶不要批评,因为批评只会让人群失去和谐的气氛,所以我们应该规劝或守默,为什么要守默? 时机还没成熟,跟他的信任还不够,可能我们一劝,他还以为我们在找他麻烦,或者毁谤他,这样就不好。 所以我们之前也有提到,规劝他人还要先建立在哪一个基础? 信任的基础。 所以《论语》里面讲君子信而后谏,才劝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可能会跟他产生误会,这样就不好。 见人错事,他已经当场做错事情了,一般的人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你搞什么? 孩子很不小心把盘子打坏了,你马上霹雳啪啦像机关枪一样达达达,这样孩子会怎么样? 更加内疚。 所以这个时候你能够平心静气,他会体会到我的父母很有修养。 当我们先一起把这个残局收拾好,他内心已经很感激了。 再进一步,今天这个错事为什么会造成,我们来检讨一下,反而一件错事又能够提升对方做事的能力,甚至于做人的能力。 所以当我们都是这样去存心,人与人相处就可以一团和气。 见人恶,绝对不要放在心上,那是把我们最纯洁的心装了很多别人的垃圾,这样是最傻的。 那有一个朋友他就提到,他说:不见人恶好困难,很困难。 那他就请教释净空教授,师长就给他一个好方法,我也觉得好得不得了,他说:你以后看到别人的错,你就说都是我的错。 怎么说? 比方说你看到儿子不乖,你就说:都是我的错,没教好。 那你就赶快教! 比方说看到太太不好,你说:都是我的错,没有用德行感动她,也是我不好。 假如在马路上看到别人没有功德心,你说:都是我不好,我没有当榜样影响他。 当人处处看到本分,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数落别人的不是上了。 所以这个方法,我觉得很妙也很受益。 发布时间:2025-10-05 12:40:3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