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修道,最要紧是无念 内容: 修道,最要紧是无念《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序品第一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修道,最要紧是无念;无什么念? 无妄念。 你若没有妄念,也就是不生;没有妄念,也就是不灭;没有妄念,也就是不垢;没有妄念,也就是不净;没有妄念,也就是不增;没有妄念,也就是不减;你若没有妄念,也就没有一个“是”;没有妄念,也就没有一个“非”;你若没有念了,也就没有一个“善”;没有念了,也就没有一个“恶”。 为什么? 你念都没有了,这才是自性清净的真如妙性。 你无念,可是你不能说:“我没有念了! ”因为你有一个“我没有念”,那你还是有个念。 所以你若真无念了,那你不会说自己没有念的。 你只要能无念,那就是降伏其心,那就是破魔兵众。 所以这个无念,说起来是最妙的。 为什么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就因为他无念了,也就因为他有忍辱,有生忍。 生忍,就包括人家恭敬你、供养你,你也不生骄慢心;你要是无念,就人打你、骂你,或者是毁谤你、破坏你,你也能忍。 我们各位学佛法的人,要学这无念,你若没有念了,一切烦恼也都没有了;一切烦恼都没有了,这就是菩提! 菩提就是烦恼,烦恼也就是菩提。 你会用,就是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 在达摩祖师没有到中国以前,就派两个徒弟到中国来;这两个徒弟,一个叫佛驮,一个叫耶舍,都是印度人。 他们到中国传顿教法门,就讲禅宗的道理──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法门。 那时候,中国也有一个印度和尚,叫菩提流支;菩提流支一看又来了两个和尚,是讲禅宗的。 禅宗是大乘的佛法,菩提流支是讲三藏的小乘法。 这时候,菩提流支就联合起来中国的法师,把达摩祖师这两个徒弟赶走。 达摩祖师这两个徒弟就这样由西京长安那个地方,就硬给赶跑了;赶到什么地方呢? 赶到庐山。 那时候,远公大师在庐山那个地方,见了这两个印度的和尚,就问:“你们为什么被赶出来? 究竟你们传的是什么法门? ”佛驮、耶舍这两个和尚说:“我们讲的是禅宗的道理,菩提流支法师和这些个中国法师,一方面是妒忌我们,一方面他们也不明白佛法;因为我们两个人少,就被他们给撵走了! 我们所说的法门,现在我给你举出一个比喻。 ”什么比喻呢? 他把手伸出来,握着拳,又把手拳放开;拳回、又伸开,伸开、又拳回来。 他问远公大师说:“手作拳,拳作手,你看这个快不快? 很迅速吗? ”远公说:“是! 很迅速! ”佛驮、耶舍两个印度法师就说:“菩提和烦恼也就这么快! ”远公大师当时就开悟了:“哦! 菩提、烦恼原来没有分别! 菩提就是烦恼,烦恼即菩提。 ”你一转变,烦恼就是菩提;你再一转变,菩提也就是烦恼。 就和你“伸手就是掌、合手就是拳”一个样,这么迅速;拳和掌,都是在你一个手上边变化出来,并没有分别,是二而不二。 所以禅宗讲“即心即佛,明心见性”,并不是离开烦恼而有菩提,也不是离开菩提另有烦恼;烦恼就是菩提、菩提就是烦恼,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 你要是无念,就是涅槃;你要是有念,就是生死,所以无念的法门,是最为第一、最妙了。 你要是能一念不生,就全体现,那你本有的佛性就现前了。 你若没有到无念的程度上,你生死就没有了。 你若能到无念的境界上,鬼神也没有法子来扰乱你;所以“天龙恭敬,不以为喜”,为什么他不以为喜? 就因为入深禅定,到无念的境界上了。 到那种无念的境界,一切都返本还原,恢复他本有的面目、本地的风光,一切一切,都是他自己本有的;就是天龙恭敬,也是本有的境界,不以为奇。 发布时间:2025-10-06 10:14:2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