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一、修心诀窍 内容: 十一、修心诀窍(徐老1997年10月1日所做的开示)(他老人家先为我小妹题写法名为觉沁,意为佛法浸透心地,格外觉悟。 之后,介绍佛性一词的真实含义。 )所谓佛性,即非佛性,是名佛性。 所谓佛性,是假的(假有);即非佛性,即是空;是名佛性,即是中。 空假中三位一体。 一天到晚不离开这个。 这个是什么? 讲一句出来看看! 不讲不行! 回答时,要脱开讲,比如东山水上行,云在青天,庭前柏树子,真实含义怕你落入文字相上。 不要在话里转,这只是无意义的话。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分别。 讲灵灵明明不对,知道了要会形容它,不知道形容还是在八识中,没转,要确实认识它。 禅,不在言语文字上,在于妄想脱掉,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不动摇,具足一切,本来清净,能生万法(是想不到的),自性能生万法。 本无烦恼,是向菩提道上的进步现象。 要做功夫达到它,妄执脱掉。 若离妄想执着,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现前! 接着徐老又谈起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因缘和合的。 缘起本无自性,性空。 更进一步,全相即性,全性即相,当相即道。 当修持用功不断精进,无念现象时时现前,但事事物物都清清爽爽,并不断灭,就是见到本来。 《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 比如,明镜照物,自性本空;能照,起照之用;照好不留影子,即空即有。 空是镜子,有也是镜子,外相即是镜影,一天到晚妄想不起,如如不动。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梁武帝曾对达摩大师发问,我做了有功德否? 这是有为法,佛法讲心地法门,去恶同时,还要奉行众善,更要自净其意。 孔孟讲温良恭俭让,讲尊老爱幼。 佛法讲慈悲,一要恭敬,二要谦虚,无人不爱,有能、有所,就有分别,达不到六度万行。 金刚上师王骧陆公讲得最好,要有碍中忍得过。 定业能转,念佛能往生,要从戒、定、慧下手,可转定业,看发心看用功。 无明业障根源是我执。 我空骂谁? 谁受骂呢? 去我执,了分段生死,粗的烦恼障去除。 去法执,了变易生死,细的所知障去除。 去空执,微细的障碍去除。 打坐,感到有人摩顶,多属生理变化。 实际上用功,心地会有感应,困难中会有加持。 爆炸现象,说明有进步,但只是过路人,非自家主人。 有的魔来扰乱,也有如《楞严经》所说五十种阴魔。 要注意,摩顶也好,大爆炸也罢,不要跟着境界跑。 《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不要有得失心,打坐求清净,不必重感应,气沉丹田,肚脐下两寸,速能得调整。 逆境现前,即是习气翻动之时,看你冲得过么? 冲得过,功夫提高。 冲不过,随业流转。 再者,逆境当头,报掉也就过去了。 讲一句试试看! ⑴考验是否开悟。 ⑵怕你落入文字。 进一步一门深入,观心:观察自己起心动念境界。 好比在大街上,人看车水马龙而不动心。 习气翻出,拼命打扫。 《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不仅是临命终时。 西方极乐世界,本体虽空,但妙有作用仍有,是大愿形成,非微尘所形成。 是自性本愿功德显现而成。 故虽是化城,妙用还有。 李老(元音老人)开示,那儿也是空的,是苦、空、无常,是化城,非宝所,暂时歇歇脚。 修到花开见佛成法身,对大圆满而言也是月落时相见。 破相、破除一切相,不着一切相。 念起照样起,但不粘,这是妙用。 念起心动念,但粘缚,这是妄念。 小战小胜,而后大战大胜。 大战还没来,有些不能过早说。 真正抓牢关键,境界来时,转得过来,难得啊! 临终生死了掉,烦恼了掉,真正了此一大事因缘。 平时放不下,临终难放下。 要下决心,不下决心除不掉习气。 临终心无挂碍,一心不乱,正念分明,决定往生。 如拿妄念当宝贝,转不掉习气,就得不到解脱。 业重、业轻都可转。 目的:黄叶止啼,善巧方便。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尚隔一重关。 不要被相捆住,粘就是凡夫、梦想;不粘就是诸佛、妙用。 修心秘诀:不取、不舍。 不取,我不跟着流转。 不舍,也不当它回事,要舍掉它。 因烦恼本空,你存心要舍,舍字一念也是病,欲除烦恼重增病。 把这些要诀都告诉你,下手就方便了。 法都是善巧方便,这样执、那样执,执著永远搞不清楚。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除去妄想执著就没事了,本来如同佛一样平等。 但说无事,却因个人习气不同,贪、嗔、痴习气许许多多。 贪什么,名、利、财、色、食。 嗔,不用说了,一碰就发火,一碰就跳,发惯之后,跳惯之后,克制也克制不了。 痴,痴爱心、痴心妄想,妄念颠倒都是痴。 这些是不言而喻的。 寂而常照,照什么? 寂什么? 寂得下来又能照是什么东西? 了不可得又了了分明。 做,照常做、不粘事、不搭事、不粘牢就是佛,粘牢就是凡夫,界限非常清楚简单。 今后功夫就是:不是无修无得无证,也不是有修有得有证。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寂照同时。 寂照不是两个东西,这是寂、那是照,而是一个东西。 方便说法,叫寂而常照,究竟说法叫寂照同时。 把当下一念照顾得了了分明,把了了分明照顾成当下一念(常照不懈)。 [陈锋居士根据录音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 ] 发布时间:2025-10-10 11:32:4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