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归依自性三宝 内容: 摘自宣化上人六祖坛经浅释 善知识。 今发四弘愿了。 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 归依觉两足尊。 归依正离欲尊。 归依净众中尊。 各位听完四宏誓愿了,我再为你们各位授无相的三归依戒。 归依觉两足尊。 觉就是佛,佛就是觉。 何谓两足尊呢? 即是福慧具足圆满了。 归依正,离欲尊。 正也就是法,法也就是正;正法,法正。 要归依真正佛法,不要归依邪法、天魔外道的法。 离欲尊,人人都有一种欲,而这欲真是害死人。 人为何不成佛? 就因有这欲,有欲就有贪心、嗔心、痴心。 而学佛法就要离欲、断欲去爱,没有贪欲,所以这叫离欲尊。 归依净,众中尊。 净者僧也,僧者净也。 归依僧,因僧人是清净福田僧,而清净就是不染污。 真正的修道人要持银钱戒,身上没有钱那就是净,有钱就邋遢不干净,故真正修道要和钱离开。 但话又说回来,所谓无财不养道,若没有钱而想修行也不能生存,所以又要有钱。 故不要著住到钱,不要一天到晚尽想攀缘,说某人银行里有几百万,我向他化一笔来造庙、盖学校、请一部大藏经。 这虽都是功德,可是却忘了这是攀缘,钱是不净物。 讲到这儿,想起我在东北,曾有一段时期和钱分家,手不摸钱。 为何那时我持银钱戒呢? 因那时我出家的庙上有四、五十个和尚,当我出家时方丈和尚不在庙里化缘去了,而其他人也不认识我。 在庙上出家要做苦行,我做的苦行和你们不同,你们现在是打打字,念念经或者是其他的工作,而我出家的庙是在乡下的一个大庙,就是扫庙的院子也要一个钟头。 我在庙上收拾厕所,这是我第一个工作。 那种厕所不像你们现代化的厕所,而是毛坑,故要将粪挑到别处,否则是会很香的,而修道人不愿意闻香。 因为我是初发心,对香尘还没有断,所以天天收拾这个工作也不太讨厌。 除此之外还做扫地和其他种种的事。 有时天下雪,我在早上两点钟就起床,将路打扫干净好让大众上殿做早课。 这样过了一时期,方丈和尚回来,一见到我就说:‘喔! 你来了。 ’我说:‘我来了。 ’后来方丈和尚和大家开会,要选庙上首座和尚,这是次于方丈和尚的位置,当方丈退位,首座就做方丈和尚。 庙里有很多和尚,他谁也不选,而要选我,问大家的意见如何? 大家都反对说:‘他刚出家怎可做首座和尚? ’方丈和尚说:‘那我们到韦陀菩萨前抽签,将几个人的名字放在签筒里摇。 ’摇了三次,很奇怪我的名字都跳出来,于是大家也不反对了,因这是韦陀菩萨所安排,所以我就留在庙上做首座。 后来方丈和尚又想叫我当家,我一想这个太麻烦了,我就想说我手不拿钱,看这如何能当家。 我到什么地方都不拿钱,以此条件我当这个家就可以。 就这样而持银钱戒了。 当我出去搭火车要买票时,我就在那儿等著,看有熟人来就帮我买票,若没熟人来我就等著。 但是很奇怪,每逢我到火车站等火车,一定有人来问我到什么地方去,然后买票给我。 这是讲一个‘净’。 你要不拿钱,这是真正净,若有一分钱也没有净。 所以归依净,就是归依僧。 怎么说净就是僧呢? 僧就是清净,僧人是众人中最尊贵、最高尚的人,所以说众中尊。 从今日去。 称觉为师。 更不归依邪魔外道。 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 劝善知识。 归依自性三宝。 佛者觉也。 法者正也。 僧者净也。 自心归依觉。 邪迷不生。 少欲知足能离财色。 名两足尊。 自心归依正。 念念无邪见。 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 名离欲尊。 自心归依净。 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 名众中尊。 从今天开始,称‘觉’作师父,不再归依天魔外道,不再做旁门外道的徒众了。 常证明自己有自性三宝。 今劝各位善知识,归依自性佛宝、归依自性法宝、归依自性僧宝。 佛就是觉,法就是正,僧就是净。 你归依觉,就不要生邪迷的心,要少欲知足。 人不是不吃肉就是少欲,不是多看点经就是少欲,少欲就是要离去淫欲心。 在楞严经上这样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淫欲不除而想出三界,那是无有是处。 要知足就是没有贪心,穷死也不贪,饿死也不贪,无论如何困难都不生贪心。 不贪财、不贪色、不贪名,这就是两足尊——福慧具足。 自己心归依正法,念念不要有邪心、邪见。 因为没有邪见的缘故,所以没有人我的分别、贡高我慢,贪、爱和执著了。 你能这样,这就叫离欲尊,离开一切的欲。 自心归依清净,则面对一切所有的尘劳——社会上所有的境界,不被流欲所转,不被社会潮流所腐化。 你应教化社会、教化众生,而不要被众生教化了。 好像以前有人在此学佛法,我看她和男朋友在电话谈一个多钟头,她说她想度他信佛。 我问:‘他信什么的? ’她说:‘他信天主教。 ’当时我说:‘你不要反被他度而信天主教,那就已经不错了,你还想度他信佛? 你小心一点。 ’果然没有多久,她也跑了,不知她是度人了或被人度了。 能自性不染著,这就叫众中尊——众生中最最尊贵者。 因众生都是染著,若想出乎其类,找乎其萃,与众不同,就要离欲。 能没有欲念,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学佛法。 若毛病不去,只会说几句法,那一点用处都没有。 若修此行。 是自归依。 凡夫不会。 从日至夜受三归戒。 若言归依佛。 佛在何处。 若不见佛。 凭何所归。 言却成妄。 善知识。 各自观察。 莫错用心。 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 不言归依他佛。 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如果照此去修行,就是自归依的道理。 但一般凡夫不明白归依的道理,从早到晚受三归戒。 假设你要说归依佛,佛在那个地方? 若你没看见佛,你凭著什么去皈依呢? 若你说我见佛了,那你就是打妄语。 各位善知识,你们要自己深入观察,不要错用心意。 华严经上说得很明白,要你归依自己的佛,不是叫你归依他佛。 自性佛本来就有的,可是因没有善知识指点你,所以不知道。 现在你既已归依,就要归依自己的佛,不要归依其他的佛。 自己的佛你不归依,那你要依靠到什么地方去? 你依靠外边,这都是向外驰求。 今既自悟。 各须归依自心三宝。 内谓心性外敬他人。 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 既归依自三宝竟。 各各志心。 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 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 总随我道。 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 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现在你自己应该明白,要自己归依自性三宝——归依觉、归依正、归依净。 归依觉,就不应该做糊涂事。 归依正,就不应该做邪事。 归依净,就不应做肮脏的事。 内要调伏心性、要觉悟,外敬他人。 真正明白佛法的人,不但要对朋友、亲戚存恭敬心,就是对不认识的人亦要和蔼相待。 不可板起脸来,尤其对最不好的人,你应该对他最好,这才是真正学佛人的本色。 你说:我对你不好,那我怎没见到你对我好呢? 答:你根本没有对我不好,那我怎么对你不好呢! 你看这妙不妙。 归依自性三宝后,大家都要有一种诚心。 我再为你们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你们能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真真实实见三身佛。 你们各人应该觉悟自己的性。 现在大家都跟著我说:‘于自色身归依本有的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的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 色身是舍宅。 不可言归。 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 世人总有。 为自心迷不见内性。 外觅三身如来。 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 汝等听说。 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此三身佛从自性生。 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 世人性本清净。 万法从自性生。 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 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如是诸法在自性中。 如天常清日月常明。 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 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 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色身就像房子,不是叫你归依色身,而要归依你的自性。 向来我所说的三身佛,是在你的性里边,不过它暂时住在你的色身罢了! 世间所有人都有这三身佛,不过不认识,忘了。 因为他自心迷昧,故不见本有的自性,而向外找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和千百亿化身佛,而不知本有自身中的三身佛。 现在你们听我讲后、,就知道在你们自己本有的色身中能见本性的三身佛。 要知这三身佛,是从自性中生出的,而不是从外得来的。 什么叫清净法身佛呢? 即是说一切的世人,他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所有的万法,都是从自己本性生出。 怎么说呢? 当你想一切恶事的时候,就有一种恶事行为现出。 若你心里思量一切善事,就有善的行为表现出来。 所以一切善恶诸法是由你自性中生出来,这就像天常是清朗,日月常是明照。 但因为虚空中有浮云,将太阳光覆盖,所以就上边明朗,下边黑暗。 若忽然遇到一股风将云吹散,使得上下都明彻,那所有万事万物都会朗然俱现。 人性常浮游,就像天上云彩似的。 善知识。 智如曰慧如月。 智慧常明。 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 不得明朗。 若遇善知识。 闻真正法。 自除迷妄内外明彻。 于自性中万法皆现。 见性之人亦复如是。 此名清净法身佛。 你若有智就像有太阳,有慧就像月亮一样。 虽般若智慧常常明照,但若执著外边的境界,则被妄念的浮云覆盖自性,变得愚痴而得不到大智慧。 假设你遇到明眼善知识,听闻真正的法,而把自己的无明烦恼及迷妄除去,则内外明彻犹如琉璃筒一样,在自性中万法朗然。 你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也就像天空无云,所以说:‘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 ’心若平时什么灾难也没有,意若定时什么事都吉祥了。 又清净的心现前,就像睛天无云,所以说:‘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又说:‘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 ’你妄想心止了,贪念也绝了,这才是真正富贵的人。 有贪心的人就是穷人,即使他有些钱,但并不知足,所以就生出贪心来。 私欲就是自私和欲念,若能没有私欲,就是真正的福田,你能这样就是清净法身佛了。 善知识。 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 是归依真佛。 自归依者。 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 常自见己过。 不说他人好恶。 是自归依。 常须下心普行恭敬。 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你们各位,自心归依自性,自己能回光返照,这是归依真佛。 什么叫自归依呢? 就是不要自性里存不正当的心。 什么叫不善心? 就是恶心、嫉妒心。 切记不要嫉妒他人,为什么你愚痴呢? 就因你生生世世嫉妒人家聪明,所以自己就愚痴了。 嫉妒人有才能,所以自己就什么能力也没有,就不如人。 谄曲心:不要有谄媚弯曲的心。 吾我心:即什么都有个我,吾我都是一种贡高的心。 诳妄心:不要有诳妄自大的心。 轻人心、慢他心:即轻视他人的心,和骄慢的心。 邪见心:即无论见到什么境界,不往正当的地方想,而想到邪的不正当的地方,贡高心:即总觉得自己比旁人都高都大,这些心都要除掉。 及所有一切不善的行为都要舍却。 要常知自己有过错,不说他人是非善恶,能如此就是自归依。 其次常要存谦下的心,对任何人都要恭敬,这是见性通达无碍,也就是自归依。 何名圆满报身。 譬如一灯能除千年闇。 一智能灭万年愚。 莫思向前已过。 不可得常思于后。 念念圆明自见本性。 善恶虽殊本性无二。 无二之性名为实性。 于实性中,不染善恶。 此名圆满报身佛。 自性起一念恶。 灭万劫善因。 白性起一念善。 得恒沙恶尽。 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 名为报身。 什么叫圆满报身佛呢? 譬喻说:只要有一盏灯,就能破除一千年的黑暗,只要你有智慧,就可灭除一万年的愚痴。 你不要存一个过去心,过去心不可得,不要回忆过去的事,也不要追将来。 将来要怎么办? 将来你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没有其他。 所以说念念圆明,你要有一种正念,要有圆明灿烂的念、光明磊落的念,不要有邪知邪见、自私自利、嫉妒障碍,就怕旁人比我好。 人自性里虽有善性、恶性,善恶的性是不一样的。 生出善就有善性,生出恶就有恶性。 但本来没有善、没有恶的性是无二的。 这个无二的性就叫做实性,也就是真如自性。 就如证道歌上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是法身’。 本来实性中,是没有善也没有恶,它是纯圆独妙的,圆陀陀、光灼灼。 这个就是圆满报身佛。 你自性里若生出一念恶心,即毒害心,则能灭万劫的善因。 但若自性起一念善,则能灭恒河沙恶。 所以说:一念善是成佛之因,一念恶是堕地狱之种。 你要成佛或堕地狱,就看你自己生的是什么心。 念念要识自本心,见之本性,不失你自己本来的真念、真性,这就是圆满报身佛了。 何名千百亿化身。 若不思万法。 性本如空。 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 思量善事化为天堂。 毒害化为龙蛇。 慈悲化为菩萨。 智慧化为上界。 愚痴化为下方。 自性变化甚多。 迷人不能省觉。 念念起恶常行恶道。 回一念善。 智慧即生。 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 法身本具。 念念自性自见。 即是报身佛。 从报身思量。 即是化身佛。 自悟目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 皮肉是色身。 色身是宅舍。 不言归依也。 但悟自性三身。 即识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 若能诵持。 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销灭。 圆满报身,圆满即是无欠无余,无得无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男无女,无善无恶,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意也。 什么叫千百亿化身呢? 怎会一个身而有千百亿化身呢? 说佛有千百亿化身,但这与你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答:没有什么关系。 所谓千百亿万化身就是千百亿万的思想、思量。 佛的千百亿化身,可化身成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可化身为天上的人、人间的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他既无处不现身,所以说有千百亿万化身。 这是一种讲法。 还有另一种讲法,即是我有千百亿化身,你也有千百亿化身。 我收了千百亿个徒弟,个个徒弟都学师父的修行,如师父日中一食,徒弟也学日中一食,这是我的化身。 师父不攀缘,徒弟也不攀缘,所以我也有些化身。 总而言之,谁跟你学佛法,将来就是你的化身。 现在你是我的化身,将来你也有你的化身,所以你也有千百亿化身。 总之你有一个好榜样,别人照著学,这就是你好的化身,若你有一个坏榜样,像鬼一般,别人若跟你学鬼样,这就是坏的化身。 若什么也不想,‘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不生,本来佛性就现。 但你是否能不生呢? 你是否能没有妄想呢? 你若能没有妄想,这就是佛了。 但若未达到这境界,就要修行。 若不修行则人还是人,狗还是狗。 ‘六根忽动被云遮’:一动六根、六尘、六识,就是被云遮起来了。 你有思量就有化身,化成什么? 一想恶事,例如用何方法可得名,得利益,或者打劫、放火、杀人这都是恶,这就是地狱。 若你思量善事要帮助人,这就是造天堂。 你有毒害的心,这就是龙,就是蛇。 你若发慈悲的心,这就是菩萨。 你有智慧聪明,就向上爬,若你愚痴到极点就往下降,这叫‘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自性变化甚多,都是千百亿化身。 迷人他自己不知道省醒觉悟,故念念都是恶,如神秀大师在当时想尽方法来破坏六祖大师,时时都派人去杀他,这就是常行恶道。 你若能回光返照,生一念善,智慧就生出来了,这就是自性化身佛。 法身是自己本有的,只要念念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圆满报身佛。 从报身再有所思量,就有变化身,这就是化身佛了。 你应该觉悟自己应该修行,以身作则,而非尽讲口头禅。 所谓‘说得一丈,不如行一尺。 ’你们听我讲经不要看我讲得好不好,就看我天天有没有骗你们。 自己自性功德能真正明白,这就是真归依。 自己归依自己,并不是归依这个身体,否则就是头上安头了。 这个皮肉是有形有色的色身,而这色身仅是自性的舍宅非主人翁,故不要将这身体认为就是我了。 这身体不是你,而是我的。 你住在这房子里,这房子虽然是你的,但不能说这房子就是你。 所以归依并不是归依自己的色身,而是归依自性。 若识得自性佛,就是具足三身佛了。 六祖大师说:我有一首无相颂,若你们大家能念熟并背出来,当我说完了就能令你们从无量劫、无始劫、多生多劫到现在所积劫的迷罪,即刻就消灭无余。   发布时间:2025-10-23 09:59:2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