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杨维中:附录一:法显法师传 内容: 附录一:法显法师传释法显,本姓龚,平阳武阳人也。 显有三兄并龆齿而亡。 其父惧祸及之。 三岁便度为沙弥。 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因送还寺,信宿便差。 不复肯归。 母欲见之不能得,为立小屋于门外以拟去来。 十岁遭父忧,叔父以其母寡独不立,逼使还俗。 显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 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 顷之,母丧。 至性过人,葬事既毕,仍即还寺。 常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刈稻,时有饥贼欲夺其谷。 诸沙弥悉奔走,唯显独留。 语贼曰:「若欲须谷,随意所取。 但君等昔不布施,故此生饥贫。 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 贫道预为君忧,故相语耳。」言讫即还。 贼弃谷而去。 众僧数百人莫不叹服。 二十受大戒,志行明洁,仪轨整肃。 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心。 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发自长安,西度沙河。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四顾茫茫,莫测所之。 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 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 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 有顷,至葱岭。 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 山路艰危,壁立千仞。 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梯。 又蹑悬緪过河数十余处。 仍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 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云:「吾其死矣! 卿可时去。 勿得俱殒。」言绝而卒。 显抚之号泣曰:「本图不果,命也! 奈何?」复自力孤行。 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余国。 至北天竺。 未至王舍城三十余里,有一寺。 逼暮仍停。 明旦,显欲诣耆阇崛山。 寺僧谏曰:「路甚艰崄,且多黑师子,亟经啖人。 何由可至?」显曰:「远涉数万,誓到灵鹫。 宁可使积年之诚,既至而废耶? 唯有崄难,吾不惧也。」众莫能止,乃遣两僧送之。 显既至山中,日将曛夕,遂欲停宿。 两僧危惧,舍之而还。 显独留山中,烧香礼拜。 翘感旧迹,如睹圣仪。 至夜,有三黑师子来蹲显前,舐唇摇尾。 显诵经不辍,一心念佛。 师子乃低头下尾,伏显足前。 显以手摩之,咒曰:「汝若欲相害,待我诵竟。 若见试者,可便退去。」师子良久乃去。 明晨还反,路穷幽深。 榛木荒梗,禽兽交横,正有一径通行而已。 未至里余,忽逢一道人,年可九十。 容服粗素而神明俊远。 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 须臾,进前,逢一年少道人。 显问:「向逢一老道人是谁耶?」答曰:「头陀弟子大迦叶也。」显方惋慨良久。 既至山前,有一大石横塞室口,遂不得入。 显乃流涕,致敬而去。 又至迦施国,精舍裹有白耳龙与众僧约,令国内丰熟皆有信效。 沙门为起龙舍,并设福食。 每至夏坐讫日,龙辄化作一小蛇,两耳悉白,众咸识是龙。 以铜盂盛酪,置于其中。 从上座至下行之,徧乃化去,年辄一出。 显亦亲见此龙。 后至中天竺。 于摩竭提巴连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得《摩诃僧祇律》。 又得《萨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綖经》、《方等泥洹》等经。 显留三年,学胡书胡语,躬自书写。 于是持经、像,寄附商客,到师子国。 显同侣十余,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 忽于玉像前见商人以晋地一白团扇供养,不觉凄然下泪。 停二年,复得《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及《杂藏》本,并汉土所无。 既而附商人大舶还东,舶有二百许人。 值大暴风,舶坏水入。 众人惶怖,即取杂物弃之。 显恐商人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土众僧。 大风昼夜十三日,吹舶至岛下,治舶竟前。 时阴雨晦冥,不知何之,唯任风而已。 若值伏石及贼,万无一全。 行九十日,达耶婆提国。 停五月日,复随他商侣东趣广州。 举帆月余日,中夜忽遇大风,举舶震惧。 众共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 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欲推弃之。 法显檀越厉声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 不尔,便当见杀。 汉地帝王奉佛敬僧。 我至彼告王,必当罪汝。」商人相视失色,僶俯而止。 既水尽粮竭,唯任风随流。 忽至岸,见藜藿菜依然,知是汉地,但未测何方。 即乘小舶入浦寻村。 遇猎者二人。 显问:「此何地耶?」猎人曰:「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猎人还,以告太守李嶷。 嶷素敬信,忽闻沙门远至,躬自迎劳,显持经像随还。 顷之,欲南归。 时刺史请留过冬。 显曰:「贫道投身于不返之地,志在弘通,所期未果,不得久停。」遂南造京师,就外国禅师佛驮跋陀罗,于道场寺译出六卷《泥洹》、《摩诃僧祗律》、《方等泥洹经》,《綖经》、《杂阿毗昙心》未及译者,垂有百万言。 显既出《大泥洹经》,流布教化,咸使见闻。 有一家,失其姓名,居近扬都朱雀门,世奉正化,自写一部,读诵供养。 无别经室,与杂书共屋。 后风火忽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 唯《泥洹经》俨然具存,煨烬不侵,卷色无异。 扬州共传,咸称神妙。 后到荆州,卒于新寺,春秋八十有二。 众咸恸惜。 其所闻见风俗,别有传记。 参照:一、(梁)僧佑撰《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显大师传〉,《大正藏》卷五十五,页一一一上至页一一二中;二、苏晋仁、萧链子点校、(梁)僧佑撰《出三藏记集法显大师传》,页五七三至五七六,北京,中华书局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出版。 标点、断句酌有修订。 发布时间:2025-10-27 11:05:0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