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与人生:海德禅师:无我是修忍辱的最高境界 内容: 修行,修忍辱。 从忍辱上下功夫,非常好。 那么为何要忍辱? 什么是真正的忍辱? 从世间法来讲,忍辱就是要心胸开阔,大度包容,凡事想得开,肯吃亏,能忍则忍,能过则过;即便他人对你不利,也不跟他人一般见识等。 若从修行角度来说,只要有我相我执在,修忍辱还是比较契机的。 待修到无我时,你就达到了忍辱的最高境界。 修忍辱多年,无明习气依旧,你不得忍辱要旨。 若勘破忍辱,透脱忍辱,何辱何忍? 凭么忍辱! 你修忍辱了,可无我没跟上来,你憋得难受,闷得够呛,四大不调就会伤身。 若你强忍硬撑,过度透支,心情郁闷不佳,五脏六腑紊乱,时间长了就会生病。 若你表面上忍,心里却咽不下这口气,怨恨长期积压过重,一旦忍不住就会爆发。 若你忍辱而无我,不但无忧悲苦恼,而且一切都相应相顺,决定体康道隆。 你忍辱,为忍辱而忍辱,不行。 你忍辱,未达忍辱无我,也不行。 若忍辱而无执住忍辱,此忍辱实非忍辱,言忍辱早已多余! 知忍辱本空,我相亦幻,一切皆幻生幻度。 若于现事提得起,放得下,空明自在,你即无为大丈夫。 忍辱的境界不一,结果自然有所不同。 若忍气吞声,你刚刚初知这个忍字。 若压制而忍,你还没有解决内心深处的问题。 若在忍中不形于色,你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意根不净。 若无忍而忍,忍而无忍,于忍辱无我而作为,这忍辱就是表法示现。 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在现实生活中修行,要做到不被乱象纷扰所迷惑,着实不易。 作为一个真修,究竟该如何? 在做每一件事时,不以自我为中心,而皆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常行菩萨道,最终自利利他,何乐而不为! 你心底无私,无所畏惧。 随缘不染缘,遇事不住事,逢人导化人,时处无离当下,平常行使本分可谓没有事你做不好的,没有事你做不成的。 这无我之境,大我之心,天下唯我独尊,本来如是! 古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是说人若不修心重德,为天地所不容,而非不替自己着想,就会被天地诛灭。 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世界越来越无明愚昧,这个社会越来越道德沦丧这岂不教人都自私自利,导人复执入邪! 若人人都无我执,都不自私,都为大众着想,这是祥和的社会。 若人人都在道上,毕竟不二,一一相一,这是一元化的世界。 否则,背道而驰,随业流转,轮回不止,出头无期。 修行,先无我才能破法执,如此方可得道。 道者,无法我即成。 诸相不破,与道根本不相应。 若把心搞平了,空明无物,处为一切世事,无不任应自如,拿捏得当。 寒水流动石清凉,闪烁过往映月光。 色中无相,相中非色,一合双绝,天下太平。 忍辱的最高境界是无我,只有做到才真实。 若于践行而证得,你将受用无穷! 忍者,无相如何忍? 辱者,无我哪有辱? 若自在忍辱中,忍无忍辱相,你已得忍辱的精髓。 为何要忍辱? 因有我相故。 不然,何须忍辱! 无我相,正是修忍辱的成就。 无我相,正是修忍辱的极致。 我相与无我,即相对矛盾成立的假象。 若窥破底里,方知毕竟空,忍辱亦虚妄。 你想无我吗? 透过事相明见心性,万般千番尽是闲名。 梦幻泡影莫留恋,脚下无事自得安。 清水映得空月明,花红柳绿随它便。 无我正恰当时,如何? 你无我,我无我,真我立现出。 他无我,全都无我,十方俱一真法界。 当下事,当下了,还有什么? 打开心量,我相我执尽消亡。 若真的无我了,整个世界就是你的天地。 若真的无我了,无量即一,你不一不异。 若真的无我了,你顶立妙高峰、绝商量。 若真的无我了,无生无佛,你恰得根本。 忍辱,本来人还需忍吗? 忍辱,大自在人还需忍吗? 忍辱,诸佛还需要忍吗? 忍辱,原无我,忍何来! 忍不忍? 忍! 就看你怎么忍! 忍强忍时,非真忍! 忍有忍在,不净忍! 忍无忍心,忍非忍! 忍无忍相,无忍忍! 忍辱无我,没有忍辱。 无我忍辱,演表忍辱。 何忍何非忍? 一掌转乾坤。 拈来又抛却,只为梦中人。 明月耀三千,光辉尽遍现。 绵密不透风,莫当俗物看。 堪破名相,透脱里许,这忍辱非常人之所为意。 忍辱,无我时,正自在。 忍辱,无我时,正得意。 缘何忍辱? 只要你无我相,大可不必把忍辱放到心上。 人无我,法无相,忍辱亦相生对影、幻梦一场!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海德禅师 发布时间:2023-06-29 12:05:0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