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学修行:布施时如何做到无相布施_如何无所住而生起布施的心 内容: 问题:布施时如何才能做到无相布施? 如何才能无所住而生起布施的心? 能弘法师:首先,无相就是要观一切相就是非相,只有观一切相是非相,那么在布施的时候才有可能做到无相布施。 观一切相是非相,就是知道一切相都是缘起的,缘起就是空性,所以相即是非相。 那么在布施的时候,要观能布施的我是五蕴皆空的,所布施的人也是五蕴皆空的,中间布施过程的物品也是四大皆空的,在这种三轮体空的观照中,才有可能做到无相布施。 《金刚经》上也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相、人相、众生相都是在空间上说的,在空间上的我、人还有众生相,实际上都是不可得的。 寿者相就是寿命相,也就是时间相,我们说经常一个人活了多长时间就是多少寿命。 时间相也是刹那流变、无常无我的。 所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时空的相,都要当下能观照到它的空性而不去执着,这样才能够去无相布施。 布施属于修福报,假如有无相的布施,就是在智慧中修福报,就是福慧双修了。 这样就能够在布施中增长福报,在无相中得到解脱,所以又解脱、又修福报,就是又有福报、又解脱,就会速速成佛的。 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而布施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无所住生其心是可以在当下做的,不一定是在布施的时候做。 只要一切心念起,它本身就是无所住,是空,是无常。 了知它,而放下它,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而去布施,就是不住在任何境界上,不住在我、人、众生、寿者相上,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各种境界上,以无住的心、智慧的心来做布施,这样就会在布施中没有烦恼。 实际上,世间也经常讲怎么样做义工、做志愿者,去服务某一个领域、某一些阶层。 但是如果没有无相的智慧,有可能就会做着做着起烦恼。 假如有无相的智慧,就在做的时候也会解脱,所以这是《金刚经》的智慧,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学学,应用起来就是在当下要观照。 这个观照不是在布施的时候才观照,平时就要多练,到时候观照才观照得起来。 像《金刚经》最后一个偈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个偈颂可以好好地体会,好好地体悟,然后来观照日常的一切有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这些梦幻、虚幻不真实,短暂、生灭无常,不可执着。 我们的身心世界都是这样的。 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罪恶,有那么多的烦恼痛苦,有那么多种种不尽人意? 主要还是大家太执着了。 太执着身心为实在,太执着这个世界为实在,才会生起那么多烦恼痛苦,才会起那么多的战争、斗争,引发世界的不安宁。 如果世界上的众生多拥有佛的一些智慧,大家多看破一点、放下一点,这个世界也就多安宁一点。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空中大道场 发布时间:2023-06-29 13:32:0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