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觉海文集:看淡世法 内容: 佛经中有一则譬喻说:从前有一个富翁,生平悭贪吝啬,既不修身,又不修心。 这个富翁娶了四位夫人:他最宠爱的就是第四夫人,他们两个人终日恩恩爱爱,从不分离。 其次是三夫人,第三夫人对这位富翁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相会的时候,她使这个富翁欢喜,离别的时候使他感到忧愁。 再其次是二夫人,当初在穷困的时候,两人很相爱,但到了富贵时,这位富翁就渐渐地把她忘记了。 最不受富翁关心的是原配夫人,她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都不受到富翁的重视。 有一天,富翁得了重病快要死的时候,他把四位夫人都叫到床边来。 他向最心爱的四夫人说:“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能离开你,现在我快死了,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你陪我一道死,好吗? ”第四夫人一听,断然拒绝说:“不管你如何爱我,我还是不能跟你一起去死。 ”富翁听她这么说,深深叹了一口气,又向第三夫人提出相同的要求。 三夫人一听,吓得发抖,马上说:“这是不行的,我年纪这么轻,你去世后,我还可以再改嫁别人。 ”富翁听她这样讲,又叹了一口气,就向二夫人要求能够陪他一同死。 二夫人一听,就摇手说:“不行! 不行! 我怎么能陪你死呢? 不过看在过去夫妻感情一场,你死了以后,我可以送你到墓地。 ”富翁无可奈何,又叹了一口气,只好转向平时都把她忽略遗忘的大夫人,也提出相同的要求。 大夫人听了,不但不惊,而且慎重的对他说:“嫁夫随夫,现在夫君要去世了,做妻子的我怎好还活着,不管多痛苦或者多快乐,只要你到那里,我都愿意陪你去。 ”富翁听了大夫人所说的话,非常意外,也很感叹,他说:“唉! 过去我都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把你一直忘记,我对四夫人、三夫人爱得比命还重,二夫人我也待她不薄,到今天我要死了,她们都狠心地离开我,不肯陪我,想不到我没重视你,你倒愿意永远和我在一起。 唉! 我实在太辜负你了,为什么我不早对你好呢? ”富翁说完,就和大夫人相抱,两人一起死去。 这个譬喻当中,从来都未曾分离的四夫人,其实就是指我们的身体。 每一个众生最爱的就是自己的身体,每天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把它洗得干干净净,非常照顾它,但是无论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终究必须和肉体死别。 想要再改嫁的三夫人,就是代表金钱和财产。 当众生拥有财富的时候,都非常欢喜,一旦失去钱财,就万分忧愁。 生前无论如何拼命地赚钱,累积财产,死后是绝对不可能再拥有。 死去以后,再多的财富也要让给别人,转交他人。 譬喻中的二夫人,就是指夫妻、父子、兄弟、亲戚、朋友等和我们有缘分的人。 这些人在世间还有未完成的事,所以在你死后,顶多只是含泪送你到墓地而已,你也只能说:“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从来都没有得到重视的大夫人,就是代表自己的心。 在世的时候,不知道修行学佛,心无厌足,只知贪求五欲,增长罪业。 断气以后,带不走财产、房子、家人、亲朋等所有一切,能带走的只是满身的黑业,走向的都是恐怖,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一个人不论是荣华一世,显赫一时,或者穷途潦倒,落魄凄惨,最要紧的就是今生要赶快抓住机会,真正发心学佛修行,把佛法学好,把世法看淡。 对人生的实相来说,五欲尘劳的欢乐就像过眼云烟,妻子儿女也如同是过路之客,因此我们对世间凡情要识得真、看得透、放得下,断却我执,成就自己,了生脱死,利益众生,这才是过了一个觉悟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3-06-30 07:00:0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