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故事说法:在家篇 内容: 一、土著转世天地鬼神这些事情,虽然现在人都说是迷信,可是报章杂志上常有传闻。 最近美国报纸上有一则消息,一位一岁的女孩,能够讲古老的印地安土话,这件事如何解释? 她才一岁,说话还说不清楚,怎么可能会说古老的印地安语言。 而且这个语言现在已经很少人懂得,全美国能懂这个语言的只有十几个人。 后来发现她前生是美国土著转世的,这足以证明人有前生、后世,说明轮回是事实。 二、佣人有福在三十多年前,有一位居士带我到台北阳明山,住在一个非常豪华的别墅。 别墅是谁的? 陈查某的。 那栋别墅确实非常豪华,我在那里住了一天。 那么大的别墅,他自己没有时间去住,请两个佣人住在那里帮他照顾。 那两个人有福报,住那么好的房子,而且还要给他们钱,请他们去住。 他自己一生当中,在那个别墅只住过一个晚上。 这是造业! 这些钱为什么不拿去做好事? 世间苦的人很多,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去做真实功德。 我们晓得很多人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别墅,都有产业,这一口气不来,一样也带不走,都是为了自私自利,没有替社会想,没有替众生想。 这些事情在我们周边有很多,我们要警惕。 三、无私无求《红楼梦》里,贾家败亡的时候,原先那些巴结、趋炎附势的人,一个都看不见了。 只有刘姥姥省吃俭用,还带着一点钱、衣服来照顾他们,这是有道义之人。 这些人现在说是没有文化水平,没有念过书的乡下老实人,但懂得道义。 我们要认识清楚,特别是你将来在社会上稍有名声、地位、德望,会遇到这些情况。 如果你的心不平不公,周边的人就是你将来失败的因素。 这是古今中外都不能避免的,只有真正有智慧、有学问的人能看得出来。 佛跟我们讲八苦里有「怨憎会」,有些冤家对头都是很亲近的人,都是等着机会来报复。 用什么方法能将「怨憎会」解除? 公正、平等、廉明、廉洁,完全用智慧去观察,用智慧来处理。 要特别提高警觉,对于常常亲近的人要无私无求,我们的偏心就没有了。 无论他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财富,我们对他无私无求,心才能摆平。 如果常常依赖他护持,虽然眼前能得一点小利,最后要吃大亏。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241)四、乞丐父亲人生在世,生活快乐、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这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事! 我受戒时,得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他在戒坛上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道源老法师的家乡在苏北泰州一带,他做小和尚时,地方上有一个乞丐,后来儿子发了大财,但是父亲仍在外头讨饭,亲戚朋友对他都不原谅。 他觉得没面子,就派人去把父亲找回来。 找回来之后,想好好的供养父亲,哪里晓得这个老人不习惯,过了几天又偷偷跑去要饭。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那么多人侍候,真是受罪! 我不想吃的东西,拼命拿来给我吃;我不愿意穿的衣服,拿来给我穿。 我天天要饭,每一天游山玩水,我饿了就托一钵饭。 晚上睡觉,随地而睡,我过的是真正的生活,过的是快乐、自在的生活。」这个人了不起,他有他的福报,他有他的享受,天天游山玩水,身上一文钱都不需要带,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晚上随便找一个破庙住下就行了。 这个人懂得享受,懂得享福。 实际上他是菩萨,乞丐里面的菩萨,乞丐里面的觉悟者。 他表现的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过大自然的生活,跟大自然为伍。 再回过头来看看他儿子做生意,他简直不耻,那不是人过的生活。 离苦得乐,诸位从这里去想。 所以,有钱有势的人是有福报,但是不懂得享福。 吃要讲求吃,结果吃得一身是病。 福报大的请护士日夜照顾,哪有健康人自在? 那不是享福,真正享福是享受大自然。 我们住在冷气房里也不是享福,大自然才是享福。 所以,真实的福报是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平常积功累德、断恶修善,不论走到什么地方,人家都欢迎你、都接待你,这才是真正的福报。 样样都为自己是没有福报,纵然有钱,走到哪里,人家都瞧不起你。 还有很多人要来绑票、抢劫,身心都不自在,出门都怕遇到危险,提心吊胆,那有什么福报!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9)五、八载寒窗读楞严我们在《影尘回忆录》里看到,倓虚法师在没有出家之前,和一位姓刘的好朋友,也是一位学佛的居士,在一起读《楞严经》,就是「八载寒窗读楞严」。 《楞严经》能否体会、能否有悟处,另当别论,但是八年读一部经,纵然没有悟处,也有了一点定力,就凭这点功夫,就能帮助鬼神。 当时他们几个人合伙开了一间中药铺,有一天中午,没有什么生意,刘居士便在柜台上打瞌睡。 打瞌睡时,出现的境界似梦非梦,但是又很清楚。 看到两个人到店里来找他,这两个人是他的冤家,在过去为了债务纠纷打官司,他赢了,那两个人输了;输了以后,他们上吊自杀,事后他非常后悔,心里也感觉很难过。 以后学佛,对因果就更清楚。 看到这两个人不像有恶意,所以心也就比较平静。 这两个人走到他面前跪下来,他说:「你们两个来找我,有什么事情?」这两个鬼说:「求超度。」于是他又问:「你们要我怎么超度?」鬼说:「只要你答应就行了。」他说:「好! 我答应你们。」说完之后,便看到这两个鬼魂踩着他的膝盖、肩膀生天了。 这两个人走后,又来两个,一个是他过世的太太,一个是他过世的小孩,也跪着求超度。 他点点头答应了,也看到他们踩着他的膝盖、肩膀生天了。 什么仪式都没有,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由此可知,超度要有功夫,没功夫不行。 不是念几遍咒、念几部经就行了,那个力量太薄弱。 我们自己修行没功夫,要超度自己的祖先、冤亲债主,用什么方法? 读经、念佛,但是数量要多。 念一卷经的力量太小,没什么用处,要发愿念一百部经,这一百部经是为他而念的;念一千部经,这一千部经是为他而念的。 这个有功德,而且力量很大。 有功夫的,像刘居士一样,八载寒窗读《楞严》,这有定功,所以他念一卷经、念几声阿弥陀佛,就有这个力量。 我们没有这个力量,只有念一百部、二百部、一千部,专门为他念。 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七分功德,念的人得六分,他得一分。 但是这一种为超度而诵经、念佛,一定要有期限。 这一千部经,我要一百天念完,一天念十部,这样才行。 不能说我给你念一千部,遥遥无期,想到就念,没想到就不念,那个没用处。 这当中的道理,都在《地藏经》上。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22)六、不见他人过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舜王的故事,他的父亲、后母及弟弟,一般人说这是最坏、最狠毒的人,可是舜没有看到他们的缺点,只认为他们对我不好,一定是我自己有过失。 他不见别人过,只见自己过,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最后他的父母、弟弟心态都转变过来了,也对他很好。 「家和万事兴」,家一和就感动邻里乡党,也感动当时的尧王将两个女儿嫁给他,王位也让给他。 什么原因? 人和。 我们今天是只看到别人的过错,没有看到自己的过错,我们不是修普贤行。 普贤行比大乘菩萨行还高,因为他看一切众生真的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哪有过失? 都是自己的过失,是自己得不到父母欢心。 从这个例子仔细思惟,我们喜欢批评别人,说实在话就是自己本身的过失,哪有资格说人家? 到本身没有过失的时候,看到一切众生都是父母,都是佛菩萨。 大乘《戒经》里面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不是比喻,是实的话,慈悲心是从这个地方生出来的。 如何孝养、如何恭敬、如何对待,都是方便。 所以,我们提倡修行的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三福的前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根本。 什么是佛法? 最简单的答案,「孝亲尊师」就是佛法。 因此,佛法彻始彻终就是修孝道与师道。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9)七、三世轮回中国佛协刀述仁副会长到新加坡净宗学会来访问,在四楼阅览室,见到了澳洲的黄威龙同学,刀副会长问黄居士:「你学佛的动机是什么?」黄威龙的中文讲得很好,他在没有到中国之前,他作梦会听中国话、会讲中国话,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可能他前世是中国人。 他的父母不是中国人,也没有到过中国。 所以,他到北京去念书,很短的时间,中国的语言全部都学会了。 我讲经他能听得懂,而且很欢喜。 刀副会长讲这个如果不是讲前世,讲不通! 人决定有前生,有前生当然就有后世,这些事情我们经历了很多。 往年我在美国达拉斯,有一位蔡文雄居士,有一次他跟几个朋友开车回旧金山,结果走错了路,走到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在他这一生当中从未去过。 车接近小镇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这个小镇很熟,是他住过的,他立刻能记起这个道路及里面建筑的状况。 车开进去,跟他所说的完全一样。 他非常惊讶,这一桩事情多年来得不到答案。 他问我:「这到底是什么缘故?」我说:「大概你前生住在这个城市里,而且住的时间相当长,否则你不可能知道这个小城里面的状况。」他一想有道理。 他还算不错,前生没做什么坏事,这一生又得人身,生意也做得不错,又能学佛。 像这一类的事情,我遇到太多了,我自己本身也有好多次,到外国一个地区,从来没有去过的,一去突然感觉很熟悉。 如果没有前世,怎么讲得通? 由此可知,人决定有过去生。 既有过去生,肯定有来生,因果通三世。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03及《了凡四训》19-16-11)八、心灵沟通经上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有能力顺一切异类众生的言语,这个异类是指九法界有情众生,佛有这个能力随着众生言音起变化。 这个道理很深、很难懂,一般称为「不思议境界」,它是事实。 听说现在计算机逐渐能达到这个目标,于是我们对于这句话就更能够肯定,计算机能做得到,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 不但是佛,现在一般人讲有通的人都可以做到。 这个通是神通,神通从何而来? 禅定。 确实禅定功力到相当深度的时候,这些障碍统统都可以突破,彼此心灵能够沟通,没有障碍。 说到此地,我想起四十多年前,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民国初年国学大师)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一度被东岳大帝请去做判官。 晚上天黑的时候他就去上班,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就回来,所以他日夜都忙。 白天忙白天的事情,晚上忙晚上的事情,无法休息,所以那个差事也很累很苦。 他曾经告诉他的朋友,在阴间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各种人类都有。 有人问他︰那语言怎么办? 都通,这很奇怪。 各说各的言语,意思都能明了,一点障碍都没有。 我们人间言语有障碍,还要找翻译;在阴间遇到外国人,不需要翻译,都能通。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住了四个多月。 前面两个月讲经要找人翻译成广东话,后两个月他们听习惯,就不要翻译了。 他讲广东话,我懂他的意思;我说国语,他也懂我的意思。 我们交谈很方便,不需要经过翻译,大概就是这种情形。 这是能随顺异类的言音。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1)九、痛苦快乐源于一念往年我有一位校友到大陆去探亲,听说大陆同胞喜欢黄金,就买了很多戒子、项链、手镯,准备送给亲戚朋友。 进入大陆之后,在车上全部被扒手扒光了。 他也没生烦恼,「我送给我的那些亲戚朋友,跟送给小偷没有两样,反正都是送人」,心开意解。 亲戚朋友是同胞,小偷也是同胞,给哪个不都一样吗? 念头一转,这个心多么自在,这叫福量。 如果斤斤计较,「这是我的家亲眷属,那不是我的同胞」,你就烦恼了;生烦恼,东西也追不回来。 所以,学佛的人念头一转,多么自在! 何况学佛的人都相信因果报应,因果通三世,「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谁定的? 自己造作的业因定的。 真的是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真正通达明了事实真相,才知道这个世间要想占人的便宜,没这回事情。 说哪个人吃了亏,也没有这个事情。 这一生我占他的便宜,来生他占我的便宜,就抵销了。 这一生他吃了亏,来生我要吃亏。 理事都清楚,我们的心就平静了,才真正懂得如何生活,处事待人接物。 要与性德相应,万万不可与自己的烦恼习气相应;与自己烦恼习气相应,就是《地藏经》讲的「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真正通达明白了,这个人才不会造业,才不会造罪。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92)十、天时地利不如人和人生在世间,谚语常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我们选择生活环境的指标。 哪个地方是好环境? 这个地方的人和睦、和善、仁慈,不伤害众生。 前些年我初到澳洲,听说澳洲人爱护动植物。 修公路要砍树的时候,看到树上有鸟窝,这个树就不砍,要等鸟长大,飞走了再砍,有的时候等好几个月,我们听了深受感动。 其它地方的人,认为这是公家的工程,都不会顾及这些。 所以,从这个地方来观察,你就晓得那个地方的人有爱心,对动植物尚且如此,何况对人? 所以这个地方是好的生活环境。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4)十一、见佛往年我住在美国的时候,达拉斯佛教会蔡文雄会长,他告诉我学佛的因缘。 他们长住在外国,有一年他的父亲过世,他到台湾来奔丧。 他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在窗前看到一尊佛像,那个窗户就好像佛龛一样,佛像在当中。 他说至少看了十五分钟,决定不是看错,他感到非常惊讶! 他问别人,别人看不见。 他学佛的信心,从这个地方开始,这是佛来度他。 以后他做生意,赚了钱逛古董店,在古董店看到一尊石雕佛像,就是他父亲走的那一天现在窗口的那一尊佛像,他立刻就买回去。 那是在中国买的,买了之后带到美国。 最先供在家里,以后把这个事情告诉我,我去看了也很欢喜,我劝他把这一尊佛像供在道场,因为他是这个道场的会长,现在这尊佛像还供在那里。 这是他学佛的因缘。 (节录自《了凡四训》19-16-11)十二、自私自利不能往生李木源会长带团到中国大陆去朝山、参访,这个团有一百多人,都是念佛人。 结果在朝山旅途当中,看到同修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 吃饭时,有人要选座位。 会长说:「你为什么要坐那个位子?」他说:「这个位子安全,因为那边有人上菜、端菜、上汤,不小心就会把衣服搞脏了,这边不会。 会长,你要坐到这边来。」会长说:「你决定不能往生。」上巴士,就先去占好位子。 从这些地方看,都是不知道要照顾年岁大的人,自私自利。 菩萨是把好地方让给别人,苦难自己来承当,这种人决定能往生。 处处要占小便宜,这种人佛念得再多,肯定不会往生。 我们常讲起心动念为自己是凡夫,起心动念为别人是菩萨,迷悟就从这里看。 李会长样样走在人后面,处处为别人,他赢得广大群众对他的尊敬。 处处想到自己,占到有利的地位,把别人挤下去,虽可得利于一时,但是轮回三途的日子就有得过了。 能在这一生当中,处处让别人,处处走在别人后面,眼前看好像是吃亏,将来决定得生佛国。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懂得这个事实,要能原谅一切人的过失,不要去责备别人。 说实在话,我们没有资格责备别人,为什么? 我们自己本身有过失,本身没有过失才可以责备别人。 谁没有过失? 佛没有过失,所以菩萨见人都谦虚。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还有惭愧心。 到如来果地才没有过失,可是诸佛如来都非常慈悲。 我们学佛要从这些地方去学习。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31) 十三、好事不如无事唐朝时候,庞蕴居士家里相当富有,他学佛开悟后,把家里面的金银财宝装在一条大船上,划到长江中心,把船砸沈,全部沈到江底,什么也没有了。 别人看到了,问他:「你这些家产都不要了,为什么不拿去做好事,救济别人?」他说了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无事是真正的好事。 庞蕴居士表演给我们看,这是教诫世间急功好利这一类的人,因为他们做好事,都是为了希求好果报。 今天社会为什么这么乱? 李炳南老居士说得好,社会上好人太多了。 我们听了不懂,好人多不是好事吗? 他后头加了一句话,「好人好事」(「好事」的「好」念去声,喜欢之意)。 每个人都好事,都抢着做好事,麻烦大了! 真正的好事,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永远保持心地清净平等。 清净、平等、慈悲心,你做的事样样都是好事,真正的好事。 如果心不清净、不平等、不慈悲,对喜欢的人就慈悲,对不喜欢的人就没有一点慈悲,这个慈悲不是真的,这是佛家讲的「爱缘慈悲」,这样做好事,不是真正的好事。 我们要懂得佛的真实义,开经偈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才是佛的好学生,才能真正依教奉行。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29)十四、放下欲望是真快乐美国人与中国人比较,美国人物质生活确实比中国人好,他们有很舒适的居住环境,生活全都是电气化的设备,出门都有汽车代步,每一个家庭都有庭院、花园。 我第一次陪韩馆长回到祖国时,在大连的乡亲父老问起美国的生活,个个都投以羡慕的眼光。 可是我告诉他们:「美国人的生活不如你们!」他们都非常惊讶,问:「为什么? 我们出门骑脚踏车,住的房子破破烂烂,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能跟美国人比。」我说:「请问你们哪一个人是负债过日子的?」大家彼此看一看,一个都没有。 美国人的生活统统是赊帐赊来的,买房子、买车、家庭用具,都是向银行贷款,从生下来就负债,到死都还不清,来生还要还债,这种精神压力多大! 每天拚命工作,就为了还债。 中国人虽然辛苦一点,不负债! 每天放工之后,几个人在自家门口,摆一个小桌子,吃花生米、喝老酒,优游自在,美国人哪有这种享受! 所以,要晓得真正的快乐是放下欲望。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111)十五、随缘得大自在饮食愈简单、愈少,对身体愈好,瘦一点没有关系。 中国古人常讲:「有钱难买老来瘦」,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很瘦,他活到九十七岁,身体健康。 从哪里看得到? 爬山。 他和很多年轻人一起爬山,他走在第一个,他走到山顶等了好半天,才有一个人上来。 所以,吃的东西太多太好,身体很重,上山很吃力。 他居住的环境只有十五坪,很小的一个房子,一生就住在那个地方。 生活随缘,绝不攀缘,别人供养他的东西都拿出来供众,自己没有丝毫享受。 我们看了他十年,十年如一日,他不是装出来的,已经养成一种生活习惯。 所以,一切都随缘,就得大自在。 一切为众生,决定不为自己。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22) 十六、树木花草有灵性北京陈晓旭居士说她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之间感到这个房间里有鬼,所以寒毛直竖。 她说:「如果你们真的要找我替你们办事的话,你就给我做一个讯号,你让电灯闪一闪,我们彼此有个默契。」于是她们夫妻两个就看着电灯,看了大概五分钟,果然电灯闪了一下,她说吓死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怎么沟通? 她说:「你晚上托梦给我好了」,所以她就睡觉了。 果然灵就来托梦,告诉她好几遍,不是一遍,说:「我们是你们家的草木,我们需要水,我们快要枯死了。」这个印象很深。 她自己彷佛感觉到许多小孩的哭声,真的像挨饿时候的哭声,不是一个,是许许多多小孩的哭声。 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她到院子一看,果然那些小树和草没有浇水,她就拿水拼命去浇。 她爸爸看到说:「树和草不要浇,浇花就好了。」她也不说话,就拼命浇水,因为说了,她爸爸一定骂她「迷信」。 这就是草木有灵性,只要是生物都有灵性。 澳洲土著告诉我们,树木花草喜欢唱歌,它日夜唱歌供养我们,我们有耳不闻。 什么原因? 频道不一样,它的频道播出来,我们的耳根故障,收不到它的频道。 澳洲土人都会欣赏,可见得他们的耳朵比我们厉害,我们听不到的频道,他们听得到。 他说:「我们人应该回馈它们,也要常常唱歌给它们听。」所以,我们要懂得供养它,我们唱歌它能听得到,它唱我们听不到,但是我们从色相上能感觉得出来,树长得很茂盛,花开得很美,让我们接触到感到非常快乐。 这些植物喜欢听音乐的这桩事情,很早就被人发现,这有科学的证据。 所以,有一些人养花,在花园里面放音乐,花就开得特别美,长得特别好,真有这个效果。 我们曾经到古晋李居士的山庄,山上种菜,菜园里放音乐给那些菜听,很有道理。 我去看了之后,我建议他放佛号。 我们要怎样去对待这些植物花草? 我们懂得音乐供养,懂得爱护、尊敬,对一切动物、一切人就更不必说了。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做的,理所当然。 可是我们过去不了解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疏忽了,这是我们的过失;知道之后,就要认真去做。 我们也希望花神能闻到佛号,听到佛法,发愿求生净土。 为什么? 他有灵。 澳洲土著讲的,灵是到这个世间短暂的访问,所以灵必须要寄托在这个身,身是灵最重要的媒介。 这个身失掉了,灵又会去另外一个身。 一切动物生到这个世间来也是灵找的寄托,一切花草树木还是灵,不然树神、花神、草木神怎么讲法? 草木真有神。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3)十七、走路遇到鬼我学佛,接引我的是朱镜宙老居士,他常常讲故事给我们听,他讲的完全是他自己的故事,他亲身遭遇的。 他说他学佛的因缘是晚上遇到鬼,这才知道是真的,不是假的。 他是学科学、学财政的,受西方教育。 抗战期间,他做四川康西的税务局长,住在重庆,有一次晚上打麻将,大概到两点钟才散场。 走路回去要四、五十分钟,在路途中,他发现有个人,在他前面没有多远。 那时重庆有路灯,半明半暗。 他也没有在意,差不多走了将近半个小时,忽然想到前面是个女人,他这个念头一生,他全身寒毛直竖,然后仔细一看,这个人有上身没有下身,他这一惊,这个相就没有了。 从这以后他才到庙里去拜佛,以前他的老岳丈跟他讲,他不相信,亲自遇到才相信,他是这样学佛的。 以后他跟我说,那个不是鬼,恐怕是观世音菩萨变化来启发他的。 因此,佛度众生用三转法轮,对于上根利智用「示转」,示是指示,一指示他就觉悟了;对中根要劝导,他感动才学佛;对下根要作证,没有真正的证据,他不相信。 朱镜宙老居士是下根,示转、劝转还半疑半信,到亲自见到了才相信。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2)十八、意见不合害了人往年我在台北,亲眼看到道安老法师被信徒治死了,这就是意见太多,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各人都认为自己的方法好,最后把人治死了。 道安法师当时自己无法作主,只能听人家的摆布,那些人都是好心,都希望老和尚身体早一天复元,但是没有常识、没有智慧,道听涂说。 实在讲老和尚没有病,只不过是晚上睡觉起来去洗手间的时候,没有体力跌了一跤,他爬起来之后又跌下去,跌下去就爬不起来了。 洗手间是瓷砖,在里面冻了一夜。 如果他是在北方,大家就会有这个常识,会把他治好。 而南方人没有这个常识,以为冻伤了要赶紧用几床被子把他捂起来,还用暖炉,结果把寒气逼在里头出不来,这真的是死于非病。 冻伤绝不可以用被子,绝不可以用暖,一定要用凉水洗澡,给他按摩,把身体里面的寒气逼出来就没事了。 他们的方法恰恰用反了,这都是好意,结果好意把师父整死了。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意见不和,这种事情我们看得太多了。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32) 十九、投胎作狗最近,有些中国的同修到新加坡参学,他们告诉我天津有一位老太太,她的儿子死了两年,有一天她作梦梦到儿子。 她问儿子说:「你现在在哪里?」他说:「我现在在一个庙里。」她问:「你在庙里做什么? 那个庙的名字你还记得吗?」他说:「我在庙里看门。」她听了很难过。 过了不久,她和一些佛门同修结伴去朝山,到达的这个庙,好像就是她梦见儿子的那个庙。 她向寺庙的老和尚打听:「你们这个庙有没有门房?」老和尚说:「我们没有门房。」她说:「谁在看门?」老和尚说:「有一个小虎。」她听到小虎的时候,寒毛直竖,小虎就是她儿子的小名。 她说:「在哪里?」老和尚说:「牠是一条狗。」她的儿子投胎作狗,可能这只狗长得很雄壮,像个小老虎般,所以人家就叫牠小虎。 她跑到门口去找那只狗,那只狗看到他的母亲就流眼泪,人跟狗抱在一起。 人投胎做狗,这是造不善业,所以换的身体就差了。 以后,此事在天津传遍了,天津人来看牠的时候,牠很有灵性,就躲藏起来,不好意思见人;其它地区的人来,牠就走出来。 有些懂得佛法的人就劝老太太,把这件事情多多宣扬,不要难为情,这样能度很多众生。 这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所以轮回是真的。 (节录自「成佛之道」21-84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35)二十、算命有二位从新加坡来台湾做生意的年轻同修,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最近接洽了一批生意。 他偶尔在马路上看到有人卜卦,就卜了个卦,他说他做这笔生意不赚钱,因此心里起了疑惑,来问我怎么办? 如果不赚钱的话,从新加坡往返台湾一趟就空跑了。 我就问他在哪个地方卜卦的,他说在马路上有一位瞎子给他卜的,他说卜了之后心里很不安,七上八下。 我就告诉他,你既然学佛了,就要心地清净、正大光明;既然有这个机会做生意,就不要听信那些。 命虽是有的,但命可以转,只有愚人才会被命运束缚。 一个人修行人若还被命运造化束缚,他还有什么能耐? 学佛的人就是要改造命运,创造命运。 所以,我教他要发大心,要发善心,规规矩矩、本本分分做生意,赚了钱之后,抽一些出来多做好事,遇到苦难贫穷的要布施援助,行菩萨道,做个真正如经上所讲的菩萨商主。 至于占卜算命看相说的,都不必理会,决不受他干扰。 他听了我这几句话,有信心了。 所以,佛法是心地法门,唯有心能转业,唯有心能造业。 我们是用心来造业,还是用心来转业? 完全在自己的一念。 (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2)二一、两足尊曾经有一个外国人,到台中请教李炳南老师佛法的道理,旁边有人翻译,这个外国人听了摇头,不满意,好像李老师讲的都不对。 这个外国人正好拿着一本书,李老师说:「你拿的这是什么书?」原来是英文版的《佛学辞典》。 李老师明白了,是他讲的不合乎辞典的意思。 于是李老师就问他:「两足尊如何解释?」他从辞典查出来说:「佛有两条最尊贵的腿。」李老师摇摇头说:「我讲的你不满意,你讲的我不满意,不必谈了。」从字面意思,「两足」是两条腿,「尊」是尊贵,最尊贵的两条腿,这就是粗心大意,依文解义,把佛法的意思解错了。 「两足尊」,足是圆满,两足是指智慧与福德圆满无缺,因为佛陀具足了圆满的福德与智慧,所以最尊最贵。 因此,学佛一定要深究其真义,万不可望文生义,错解佛义。 (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2)二二、风水香港凤凰电视台这一栋建筑,大概为了内部交通方便,楼里面做了一个楼梯,所谓是楼中楼。 听说有一位看风水的看到之后,说这个风水不好,住在这个地方会破财,留不住人,于是他们就请了一尊密宗的佛像放在楼梯口,说这样风水就转过来了,会聚财,能留住人。 真正明理的人,晓得这种建筑结构关系不大,主要在住在里面人的心、行为。 如果他的心正、行正,自然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如果他的心术不正、言行不正,就有魔来护持他,那就属于魔境。 魔与佛不在外面,在自己一念之差,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佛家供奉这些佛像的用意在表法,是教导我们念念要觉而不迷,时时要觉而不迷,在一切人事物,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之中,都要保持觉而不迷,就入佛境界。 一念迷而不觉,就堕在魔境界里面。 外面境界有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因为境随心转。 有许多同修来问我:「法师,到底人有没有命运? 有没有风水?」我的答复:「有。」为什么有? 因为你执着有,你相信有,它就真有。 如果你没有这些妄想、分别、执着,你问我有没有? 我告诉你:「没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完全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妄想、分别、执着,我的答复是看着你的心态来说话。 这在凡夫境界里面是有作用的,虽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那不是凡夫境界,凡夫总是把虚妄的境界执着以为是真实,错就错在此地。 如果真正契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已经入佛境界,佛境界是无障碍的境界。 《华严经》上,清凉大师给我们讲解「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佛境界。 到无障碍的境界,命运、风水都没有了。 如果有这个东西,这就是障碍。 心造法界,念变法界,念头能改变法界,这才是正理,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 (12-38-02)二三、持戒我有一次在北京参加一个婚礼,是非常偶然的机会。 我们住在国际饭店,我下楼的时候,在楼梯上碰到美国的一位同修,我们很熟,他住在华盛顿DC,现在他们在北京做生意,投资开店。 今天他的儿子结婚,碰到我,他说:「法师,真难得!」他想找我去做证婚人。 我说:「你不是有证婚人了吗?」他说:「是的,我们请了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他临时把我也请进去,就有两个证婚人,我们坐在一起,一僧一俗,也很有味道。 他跟我讲,新娘是日本人,今天的来宾有日本大使馆以及金融界、商务界的一些日侨来参加婚礼,男方这边也有国务院的一些高级干部。 我一听这个缘分很好,因为他们接触不到佛法,我想利用机会去弘扬佛法,所以我就答应了。 时间非常匆促,他们事先没有准备,所以宴席全是荤菜。 我坐下来只吃肉边菜,也有敬酒,我宣布只喝一杯,所以很多人说净土法门法师破戒了。 这是开缘,我并没有叫他准备酒给我喝,这要看在什么场合。 他要我向新郎、新娘祝福,我讲了十分钟的话,都是讲佛法,这是机会教育,当时就有许多人接受了佛法。 为什么? 他们没有办法放弃酒肉。 我就告诉他们,佛许可吃「三净肉」,没有看到杀、没有听到杀、不为我杀,这种肉是许可吃的。 而酒能乱性,决定不能喝醉,只要守住这个原则就行了。 譬如,你喝酒有一斤的酒量,你只喝四两,决不会醉,这属于开缘。 这样他们都能接受佛法。 如果说一点都不能沾,沾了罪过,不得了! 这样谁也不敢学佛了。 而且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遮是禁止,在某一种状况绝对禁止,在哪一种场合当中要开。 总而言之,开是利益众生,禁止是利益自己。 该开的时候开,该遮的时候遮,这是持戒。 该开的时候不开,该遮的时候不遮,就是犯戒。 佛的条条戒律都有制定的因缘与戒律的理论,对于戒相戒行一定要清楚。 我们这样一做,他们感觉到非常惊讶,原来佛法是这么活泼,那就可以学佛。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57)二四、财不能积要散学佛要开智慧、要觉悟,要了解这个世间的事实真相。 世间什么都是假的,佛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圣怀法师与谢道莲居士启请并接待。 有一次谢居士要送我一个手表,先到银行去取钱。 她在银行里有两个保险箱,打开来让我看,里面有许多金银珠宝。 我当时说了一句话:「这些都是妳的?」她说:「是的!」我说:「太少了。」她觉得很惊讶,她说:「法师,难道你也有?」我说:「我有的比妳多得太多了,无法计算。」她说:「在哪里?」我说:「妳看,妳有这么多金银珠宝,又不敢戴,戴了走在街上怕人家把手砍断;又不敢放在家里,放了怕有人偷。 放在保险箱里,一个礼拜来看看、摸摸,这就算是自己的,那太简单了。 我到每个珠宝店,叫他拿出来给我看看、摸摸,都是我的,那跟妳有什么差别?」这是人胡涂到所以然处! 不知道用这些钱财去布施做好事,那是真实功德,这是带得走的。 放在保险箱里,一个礼拜看一下、摸一下,带不走。 谢居士前年往生了,一样都带不去。 世尊说众生愚痴、颠倒,就在这些地方。 所以,我们自己要反省、检点,有没有这种愚痴、颠倒? 一定要看破,要了解事实真相。 财不要积,财要散,愈散愈多,愈多愈要散,决定不能积,一积就成病,就成了罪恶。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78)二五、教书堕十九层地狱对于佛的教诲,佛经里面的道理,修学的方法,果地上的境界,没有搞清楚,就免不了怀疑,甚至于不能接受,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总的原因,老师没有把你教好,没有尽到责任,「教不严,师之惰」。 老师要是没有尽到责任,会堕十九层地狱,这个故事是从前李炳南老师常讲给我们听的。 他说,从前有一位大夫(我们称医生为蒙古大夫),看的病人都死了,以后堕地狱,被阎王判堕十八层地狱。 他天天喊冤枉:「我是好心,我的医术不行,我是误杀,不是有心杀的,不应该堕十八层地狱。」在那里又哭又闹又跳。 跳的时候,听到下面有声音说:「老兄,你不要跳了,灰尘都落到我身上。」他想:「难道底下还有十九层吗?」他说:「是! 我在十九层。」他问:「你是做什么的?」他回答说:「我是教书的。」教书误人子弟,比庸医杀人的罪还重,这不能不负责任。 你没有教好,没有带好,决定脱不了关系。 但是亲近一个好老师,自己要是好学生,师资道合,才能成就。 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学习的态度,遇到好老师,老师对他也没法子教,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你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真正好老师会全心全力指导你,这在佛门称为「法器」。 你有条件接受圣贤大法,他不会舍弃你;他要是没有尽到责任,就要堕十九层地狱。 如果做学生的不具备这个条件,老师就没有这个责任,他不会造这个罪业。 所以,学生要找好老师,好老师也要找好学生,这个缘真是可遇不可求,强求不得。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10)二六、灭十族佛门里记载着一个很有名的公案,明朝方孝孺的父亲要埋葬他的父亲(即方孝孺的祖父),地理风水师为他看了一个穴,这个穴非常好,他就准备将他父亲葬在那个地方。 在没有挖穴的前三天,他梦到有个穿红衣服的老人,连着托梦三天,求他延缓几天再挖。 他说他的子孙一家有九百多口在穴道下面,求他缓几天,他好准备搬家。 方孝孺的父亲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按照预定的日期去挖。 这一挖下去之后,下面是一窝蛇,还有很多小蛇,这些小蛇最后都被杀死了。 方孝孺就是蛇来投胎的,做他的孙子。 方孝孺读书非常聪明,得罪了明成祖,那时的连坐法要灭九族,方孝孺跟明成祖说:「别说灭九族,灭十族我也不在乎」。 明成祖非常生气,最后把教方孝孺的老师也杀了。 这是来报仇的,冤冤相报。 你杀了这一窝蛇,蛇投胎来做你的儿女,后来犯了大罪,让你灭族,非常可怕。 这个仇恨如果不能化解,「世世受殃,无有断绝」,生生世世冤冤相报。 所以,人要有智慧,古圣先贤常说:「吃亏是福」,一定要把冤家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结」。 要知道世间事,欠命还命,欠钱还钱,这是真理。 觉悟的人明白了,欠命还了命之后,不再让别人来酬偿,帐就了了。 欠了钱,欢欢喜喜的还人,没有一丝毫怨恨;别人欠我的不要了,干净利落。 别人借你的钱,借了不还,或者骗你的,用种种不正常的手段逼迫你把钱送给他,来生都要还债的。 觉悟的人不要了,如果还要他来还债,就不能往生。 所以,我们欠别人的还得清清楚楚,别人欠我们的一律不要了,心地清净。 如果不懂这个道理,依旧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就是「怨对相报,世世受殃,无有断绝」。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42)二七、鬼打电话求超度我们在《地藏经》看到儿女为父母发愿,能够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同理,父母为儿女发大誓愿,功德也是无量无边。 即使小孩的生命保不住,他来这个世间时间虽然短促,他度了父母,也度了一家人。 有一年,农历年正月初一,早晨八点钟,韩馆长接到电话,听到一个小女孩哭着要求帮助,说自己死得很凄惨。 正月初一第一通电话遇到这种事情,馆长心里很不高兴,她想这是谁恶作剧,就把电话挂断了。 过了几分钟,电话铃又响,是她儿子接的。 她儿子一听,跟馆长讲:「不对! 这是小孩的声音,好像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馆长就注意到这个事情。 事后,馆长到了图书馆,有一位居士已经在那里等候。 他说:「我的女儿车祸死了,要求超度。」以台北景美华藏图书馆的规矩,过年期间不做超度佛事。 馆长立刻就想起刚才那个小女孩,这才知道电话是鬼打的,不是人打的。 馆长问我:「她为什么要打电话给我?」我说:「妳是馆长,妳有权,她找别人没有用处,只有找妳!」馆长立刻帮助她,为她设立牌位,并为她诵经超度。 因为这件事情,他们全家都学佛了,这是来度家人的。 这都是过去生中的善知识,她来示现,由于她的过世,全家人、邻居、朋友都学佛,连老师、同学们也学佛,这是佛法讲的「善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节录自「学佛问答」21-90-51)二八、鬼屋在这些年当中,有一些事情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不是科学能够解释的。 这些灵鬼的事情,中国有很多,外国也不少。 我们在美国接触得很多,往年达拉斯佛教会的会长葛光明,他告诉我他的岳父住在洛杉矶的那个房子就是鬼屋。 大概是很便宜买下来的,原来也不知道它是鬼屋,买来之后才晓得。 他的岳父、岳母住在那个地方,每天晚上电灯会突然熄灭,在没有人的时候,门窗开了,晚上客厅里有人走路的声音,非常恐怖。 有一天好像是下午,他的岳父在洗澡,听到有人讲话,他就知道是鬼现形了。 他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那个鬼居然把名字告诉他。 他这一吓,身上没有穿衣服就往外面跑。 这些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他的岳父、岳母现在都不在了,这些人我都见过。 美国这些鬼屋很多,有些房子就是没有人敢住,所以卖得很便宜,有些是卖了许多年也卖不出去。 因此,不能说不合科学的东西就没有。 实在讲,科学的范围还是有限的,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还很多,科学不是万能,我们总得清楚。 所以,存心绝不得罪一切众生,要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节录自「净宗学院培训的目标」21-112-09)二九、役使诸天唐朝时代的李通玄长者注《华严经合论》,在《合论》的序文里面,我们读到李通玄长者是李世民一家的,他是皇族,但是他没有作官,学佛修行真有功夫。 他发心为《华严经》做批注,想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他带着这部经,在深山里面遇到一只老虎,要是别人看到老虎早就吓跑了,他不但没有跑,还跟老虎说:「我想找一个清净环境来批注《华严经》,你要是知道有好地方,带我去。」老虎为他带路,带到一个地方确实非常幽静,是一个山洞,那个山洞是老虎窝,一窝老虎都在那里。 李通玄看了看,点点头,不错! 这是好地方。 他感动老虎搬家了,把那个石洞让给他,于是李长者就住在石洞里面。 到第二天,来了两名年轻的女子来为他服务,李长者看了一看,一句话不说,也没有问她们。 他这一部《华严经合论》花了很长的时间,这两名女子天天来替他服务,清洁环境,准备纸张、笔墨,到晚上就走了。 李长者跟这两个女孩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问过她们:「妳叫什么名字? 住在哪里?」等到这部《合论》写成,他以为这两个小女孩是附近村庄的,就到附近村庄去找她们,想要感谢她们,结果找不到! 一问人,都不晓得。 这是道德感动天人来服务、供养。 李长者一个人居住在山洞里,什么事情都不要操心,有这两个义工天天来照顾,确实佛说的话没有错。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64)三十、郭子仪 在中国历史上,郭子仪对于心术不正的小人来见他,纵然他的地位很卑微(郭子仪那时已经封王),他一定见,而且一定坐得很端庄,穿上礼服来接见。 有很多人觉得奇怪,「许多达官贵人来见你,你都很随便,为什么这些小职员来见你,你这样严肃?」他说:「这些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又很会巴结,不能得罪,万一将来他做了大官,得了志,我们得罪他,他怀恨在心会报复。」他的话后来果然应验,擅长于巴结的这些人,很容易讨得主子的欢心,凡是得罪他的人,在他得志的时候都不会有好结果,有仇必报。 郭子仪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他有他的一套学问见识,很值得我们学习。 (节录自《华严经》12-17-462)三一、中国人要团结记得在一九八三年,我在纽约讲经,一些美国朋友开玩笑的说,现在西方人几乎都能肯定中国人很聪明。 但是如果一个一个比,中国人是第一;两个两个比,犹太人第一;三个人相比,日本人是第一。 然后他用一种讽刺的口吻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团结?」这个意思是中国人聪明智慧是世界第一流,可惜不团结,只为自己,不晓得为团体。 我听了笑笑说:「这是上帝的安排。」我这个答复,出乎他意想之外。 他感觉到很惊讶,他反过来问我:「为什么?」我说:「中国人要是团结起来了,你们还有饭吃吗?」于是大家哄堂一笑,把这个话题就转移了。 (节录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24-03)三二、死后投牛胎民国四十一年,在台湾凤山发生一桩事情,当时报纸登了好几天。 凤山有一农家有一头牛,生下一只小牛,小牛身上有三个字,是一个人的名字。 于是大家就晓得,这头牛是某某人来投胎的,而且投胎的人是邻村的一个人。 于是邻村家的人来看,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老人过世投胎作牛,就想把这头小牛买回家养。 正好两家有一点怨结,小牛的主人不愿意卖,似乎要对牠报复。 最后经人调解,还是同意把小牛卖给投胎人家的后人。 这件事情是真的。 人死了以后投牛胎,正是佛法讲的「披毛戴角还」。 类似这些事情,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发生,我们只要留意,在报纸杂志信息里都能看到。 确实证明轮回是真的。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38)三三、文化复兴运动早年,台湾提倡「文化复兴运动」。 有一天,我在方东美先生家遇到教育部的三位官员,他们跟方老师谈文化复兴运动的具体办法,希望方老师提供意见。 他们提出问题之后,方老师非常严肃,沉默了五分钟,然后告诉教育部的官员说:「有。」他们问:「什么办法?」方老师说:「将台湾所有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都关闭。」教育部的人听到说:「这个做不到。」然后方老师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只要有这些东西存在,复兴中国文化只是口号而已!」这些话值得我们深思。 谈到最后,这些官员问方老师:「在历史上,最强盛的罗马帝国亡国了。 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请问美国将来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方先生毫无疑虑的说:「电视。」然后警告教育部,现在台湾电视还没有这么严重,要特别小心! 如果走美国电视那种路子,台湾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07)三四、范蠡三聚三散中国大陆以前拜的财神是范蠡,台湾是拜关公做财神,实在想不出拜关公做财神是什么道理,拜范蠡做财神很有道理。 当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复兴越国,复兴之后,他知道越王勾践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他就开溜了。 从此改名换姓,带着西施住在陶这个地方,所以也称为陶朱公。 他做生意,发大财,然后把钱财全部布施出去,历史上记载「三聚三散」。 他散财之后,再从小生意做起,过了几年又发了,发了财马上就散财,他三次散财,他得的果报是置千金之产五次,这是真正的聪明人。 有钱大家享福,大家都拥护你,不会害你;你有钱自己享福,所谓「一家保暖千家怨」,不晓得多少刀在那里围着你,你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世间许多有钱人,在我眼当中,他们是可怜人,可怜在哪里? 他们外出要有好多保镳,唯恐别人杀他。 住在旅馆先要搜查,怕人家放炸弹,提心吊胆,身心不安。 哪有我们这么自在,上街东逛西逛没人管你。 他不知道他被钱害了,如果把钱财布施出去,不就没事了吗? 果真能散财布施,你走到哪个地方,人家都欢迎、都会照顾,这才是真正大自在。 实在讲,死了一分钱也带不去。 这是世间最可怜的人,他不觉悟。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09)三五、念佛时鬼不能近往年,我们在美国住了很多年,美国的许多大城市都有鬼屋,这是真的,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有一位甘贵穗居士住在旧金山,是一位女众,修持功夫不错,过去上班时就住在一个鬼屋里。 她说每天晚上大概将近十二点的时候,鬼就出现了。 出现的时候,那个气味很难闻。 然后鬼出现了,青面獠牙非常难看,靠近她,这是她的冤家债主,要她的命。 她看到鬼接近,就拼命念阿弥陀佛,鬼就站在那里不动,大概只有三、四呎的距离。 不念佛时,鬼就靠近,这一句阿弥陀佛把鬼止住在那个地方。 一直念到天亮,鬼就走了。 天天晚上都这样,不是一天。 她真有胆量! 我就问她:「妳为什么不搬家?」她说:「也好! 逼着我用功念佛;要不是鬼在我面前,大概我把念佛也忘了。」这个很不容易,决定不是假话。 类似这些事情,我们在美国见得很多。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09)三六、没有中将的命在早年,有一位做军官的朋友告诉我一桩事情,他有另外一个朋友,当时是少将,准备要升中将了。 此事,总统已经批准,但是命令还没有下达,这个消息已经走漏了。 他这个朋友很高兴,请了一些老朋友吃饭、庆贺。 在吃饭的时候,大概酒喝多了,就死在餐桌上了。 这就是他只有少将的命,没有中将的命,所以中将就把他压死了,这是没福。 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丝毫都不能勉强。 所以,不论用什么样的手段去争来的,那些手段都是造罪业,而所得来的,还是命里所有的,冤枉不冤枉! 《了凡四训》将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讲得非常透彻。 所以,古人云:「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这就是说明因缘果报的事实真相。 你真正通达了,心里没有一丝毫的妄求,心永远是定的,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慈悲的,这是积福积德。 (节录自「挽救社会人心系列」24-12)三七、惜福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五岁都不需要人照顾,自己烧饭,自己洗衣服。 最后的两年,两次饮食中毒,饮食中毒是他的慈悲心。 人家供养东西给他吃,他知道那个东西不干净,但是别人诚心供养,他也就当面吃给他看,让他生欢喜心。 他吃的时候,这个东西已经变味了,他是一位医生,回去之后用解药就化解了。 第一次化解了,过了几个月又遇到一次,他还是这样表演,回去再化解时,毒已经扩散来不及了,这一次吃了亏。 这样一病倒,病了几个月,体力衰了,毕竟是九十七岁的老人! 从那时起,我到台中去看过他几次,每一次看他时,他都特别叮咛嘱咐,不要上馆子吃东西,吃东西要小心。 我在台中十年,常常跟老师在一起,接受别人的邀请,我都是坐在他旁边。 那个菜变了味道,他就用手碰碰我,这个菜不要吃。 所以,我们要懂得卫生,通情达理,而不是说要「惜福」,结果惜福搞得自己一身病就错了。 东西味道变了就不能吃,你吃了生病,生病需要别人照顾,那就不是培福,那是享福,福不好享。 因此,吃的东西不能放太久,自己要是吃不完,赶紧送给别人。 不能将东西放坏了、不能吃了,再去送给别人,那你不是害人! (节录自《华严经》12-17-0612)三八、修六和敬在三十年前,有一位赵默林老居士,他在台湾佛教界里很有名望。 有一天他在功德林素食馆请我吃饭,他向我提出问题,说:「净土法门法师,今天我请你吃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我有一个重要问题要向你请教。」我说:「什么问题?」他说:「五逆罪堕阿鼻地狱。」我说:「没错。」他说:「五逆罪当中,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都不容易犯,但破和合僧这一条犯的人很多,怎么办?」我听他讲这一句话,我说:「好好吃饭,不必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他说:「为什么?」我说:「你好好想想,你这一生当中在哪里遇过和合僧?」他想一想就笑起来了。 佛讲这个道场有四个人以上都修六和敬,如果有人破坏这个僧团,就要堕阿鼻地狱。 但是现在哪一个寺庙的出家人真正守「六和敬」? 我告诉他,我这一生当中也走了很多地方,我没有看见一个六和僧团。 他这才恍然觉悟。 修六和敬,真难!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20)三九、一家人生死自在佛菩萨的示现,在中国历代典籍里记载不少,无论是应化出家,或是在家居士身分,或是宰官身分,都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 唐朝的庞蕴居士是一位大富长者,一家人修行证果,这是在家菩萨为我们示现的。 他学佛「见理智成」,即禅宗讲的明心见性。 他把家里的财物装在一条船上,船划到长江中心,把船打破,沉到江心,统统都不要了。 他这个举动,实在是留一句话给后人。 当时人问他:「庞先生,你这些财物虽然不要了,何以不拿去救济贫苦?」他说:「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几个人懂得无事? 他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每天编草鞋,卖几文钱,没有丝毫牵挂、累赘,得大自在。 所以,有钱是累赘,还要想着钱怎么用,这多麻烦、多操心! 他教我们这一套,特别提醒我们。 身心没有一丝毫负担,生死自在。 他想走了也不说出来,跟他女儿讲:「妳去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那个时没有钟表,所以要看太阳估计是什么时辰。 他的女儿知道父亲想往生了,就在外面张望了一下,回来告诉他:「还早!」而女儿自己在外面站着往生了。 庞居士看到说:「这个丫头害我要晚几天走,还要给妳料理后事。」所以,女儿聪明,知道父亲要走了,她就先走。 这为我们说明,放下之后果报如是,得大自在,这样的人是真正信佛,完全回归到自然,完全回归到自性。 这些当然都不是普通人,而是菩萨再来的,不用言教,为我们表演一家人生死自在,说去就去,一点罣碍都没有。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22、0807)四十、看藏经往生净土法门实在是难信,不但初学的人难信,有些出家久修的高德也难信,甚至于许多事实摆在面前还是难信,这是真的难! 有一次我在香港讲经,讲经的场所是中华佛教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天台宗近代的祖师倓虚老法师创办的。 倓老已经过世了,现在的馆长是畅怀法师。 他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但是他跟我说他不太相信净土,所以他几十年的修学并没有着力在净土法门上。 他住的精舍里面供的是释迦牟尼佛、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没有西方三圣。 后来,他生病了,就临时找一张西方三圣纸画的像贴在佛龛的前面。 何以到临危之时他相信净土法门了? 他告诉我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居士八十多岁,到图书馆来借经看,大概家离图书馆不远,每一次都走路来,并带一个手杖。 这一次他借了一本藏经,并跟畅怀法师说在一个月以后的某天,请他派人去取,因为他要走了,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到那一天,图书馆派一个人到他家里去取藏经,去的时候看到他正在看书,他说:「你来的这么早!」那个人说:「你说今天来取藏经。」他说:「我是说今天,但没有叫你这么早来,我还要看。」那个年轻人也不敢搭话就回去了。 两天后再去取时,他家里的人说,你走了之后,过了两个钟点他就往生了。 如何往生的? 看藏经,眼睛一闭就往生了。 畅怀法师说真正不可思议,这个老人没有病,一个多月以前就预知时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这才死心塌地的念佛了。 (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2-327)四一、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有能力随顺一切异类(九法界有情众生),众生的言语,佛有能力随着众生言音起变化,一般称为不思议境界,可是它是事实。 听说现在的计算机逐渐能达到这个目标,于是我们对于佛经上的这句话,就更能肯定,计算机能做得到,佛岂有做不到之理! 不但是佛,我们现在一般人讲「有通」的人,都可以做到,这个通就是神通。 神通从何而来? 从禅定而来,确实禅定功力到相当深度的时候,这些障碍都可以突破,彼此心灵能够沟通。 我在台湾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一个故事,他的岳父是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先生是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他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一度作阴差,就是东岳大帝请他去作判官。 判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他是做东岳大帝的秘书长,晚上天黑的时候就去上班,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就回来。 他曾经告诉他的朋友,在阴间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各种人类都有。 有人问他︰「语言怎么办?」他说都通,这很奇怪! 各说各的言语,意思都能明了,无丝毫障碍。 我们在人间,言语有障碍,还要找翻译;而在阴间遇到外国人,不需要翻译都能通,这个意思我们慢慢的就能体会到。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住了四个多月,前面两个月讲经要翻译,因为要翻成广东话;后两个月他们听习惯了,就不要翻译了。 他讲广东话,我懂他的意思;我说的话,他也懂我的意思,我们交谈很方便,不需要经过翻译,大概就是这种情形,这是能随顺异类的言音。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1)四二、诸天善神拥护戒德之人诸天善神拥护戒德之人,这些例子很多,不但是出家大德,连在家的大德居士亦不例外。 《华严经合论》的作者是李通玄居士,当年他发心要为《华严经》做批注,想找一个清净的环境,于是到山里面去找。 他在山里面遇到一只老虎,他不但不畏惧,而且向老虎说明自己要发心注经,想找个寂静之处,老虎就把他带到一个山洞,这是老虎的住家,于是老虎自动搬家,将之让给李长者来批注经典。 他在注经的期间,每天有两个年轻的女孩,来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李长者注经的时间很长,对这两个女孩从未看一眼,也没有跟她们谈过话,很专心的在注经。 《华严经合论》完成之后,这两个人也不见了。 他总以为这两个女孩,是住在附近的村庄,总得去感谢人家,他到附近村庄一打听,没有人知道,这才晓得是天人来供养。 无论出家在家,真正有道德之人,心地纯净纯善,就会感动天人来供养,天人来照顾。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31)四三、依法不依人世尊在入灭之前,知道末法时期的众生没有慧眼,无能力辨别真妄、邪正,因此特别开示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法是经,你修学依哪一部经,自己所修学的就依这一部经典为准则。 因为一切经都是佛说的,佛说的一切经都是圆满的,法法圆融。 但是,世间人没有真实智慧,心不圆满,有偏陋执,孤陋寡闻,执着自己的成见,往往看到佛法是冲突的,互相矛盾的,互相抵触的。 我初学佛的时候,台湾大学有一位考古学的严教授,他告诉我佛法有矛盾。 我说:「什么地方有矛盾?」他说不说别的,他读过《金刚经》,《金刚经》从头到尾,就像两桶水一样,倒过来、倒过去,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自相矛盾。 这是大学教授,还是有名的教授,我听了笑笑,那个时候他是长辈,我才二十几岁,不好意思跟他辩。 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尚且是如此之知见,何况等而下之的人?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9)四四、社会动乱之由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从家庭开始,儒家从胎教开始,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做母亲的人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胎儿,所以,决定要小心谨慎,端正身心,给婴儿最好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决定不能有负面的影响。 在家庭,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小孩从小看父母、学父母,父母要给儿女好样子,决不能做出坏样子。 做父母亲的人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邻里乡党,小孩从小就看在眼里,印在心里,根深蒂固,他一生自然是正人君子。 进了学校,老师的责任是要把所以然的道理教导他,他觉悟了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教育。 我记得初出家时,有一天在圆山「临济寺」,前面大院中扫树叶,有四个学生从树林中经过,上圆山公园,态度言语非常骄慢,我就感叹一声:「可惜没有受过教育!」他们听到了,回过头来找我麻烦:「你怎么说我没受过教育?」我说:「是!」他说:「我们是台湾大学法学院四年级的学生,你怎么说我没受过教育?」我说:「你们原来是法学院的学生。 好! 那我请教你,什么叫教? 什么叫育? 什么叫教育?」他讲不出来。 他说:「那你讲给我们听听?」我说:「洒扫应对是教育,你学过吗? 你会不会扫地? 你不但不会扫地,你连吃饭都不会吃;如果我给你摆四个菜,这四个菜如何摆法是有规矩的,你学过没有? 生活教育你们没有学过。」他说:「那我们现在学的算什么?」我说:「你问得不错! 你们现在学习是到高级知识,你们受过高等科学的技术训练,但是没有受过教育,不会做人,不会说话;教育是教人做人、说话、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社会动乱根源之所在。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01)四五、地藏菩萨来化五斤香油 发布时间:2023-06-30 09:00:0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