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中的诸恶指什么 内容: 诸恶(佛教解释)1. 各种恶行。 《大智度论》卷十八: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浄其意,是诸佛教。 清 刘廷玑 《在园杂志》卷二:其中家常日用,应酬世务,奸诈贪狡,诸恶皆作,果报昭然。 2. 众恶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与君有旧,书至则必起雄师,立残诸恶。 关于诸恶莫作的佛经记载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此一四一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于此一偈。 大小乘八万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 1、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 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 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北本涅盘经十四曰:何等名为伽陀经? 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3、智度论十八曰:随相门者,如佛说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4、法华玄义四之一曰: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即七支过罪,轻重非违,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 诸善者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 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 5、释氏要览上曰:阿难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世谓之七佛通戒偈。 其义虽为通诫,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 此四句偈为第六佛迦叶如来之偈也。 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于此贤劫中有佛名为迦叶如来,寿二万岁,二十年中恒以一偈以为禁戒。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发布时间:2023-07-02 08:09:3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