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口业之过(1) 内容: 口业之过(1)作者:妙祥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为什么早就想学这个呢? 因为这个问题,我们有时刻很轻易犯的。 这个不只是僧人犯,沙弥也犯,而且有很多的居士也犯。 什么原因犯呢? 因为不懂。 不是他有意想犯,而是我们日常平凡养成了一种说僧过恶的习惯,有说僧过失的恶习,所以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有的还认为是很正常的,头两天有个居士说《说僧过恶犯大重罪》这本书别有用心,贰心里异常不平。 关于这小我,并不是说他不想好,而去否决什么。 而是因为他的正见不足,并且他不知道法的本相,所以他认为这书不准确。 他是从世间法去看的,不理解佛法的真义,所以他很轻易犯过失。 在这个问题上特别轻易导致人犯过失,而且这种过失一旦形成,果报是很大的,你修了若干天,都不如不说僧过恶这一念准确。 假如说僧过恶是很轻易腐化的。 因为我们修行,人人来修行,很轻易犯口业的。 这个口业不但你们犯。 就是咱们有时刻心里稍稍不平,就算没有什么工作,你善意说了口业(别人过失),它也造业。 因为这个所谓的善意说口业是什么意思呢? 是我们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嗔恨心。 实际上你说出来时本身就带有嗔恨心了,只不过太微细,你不知道。 所以说自己认为没有起心动念,或是认为我没有说什么。 然则这句话你只要想说出口,在你微细的种子识里已经起变更了。 我们不知道,以为得从自己的脑袋,那个粗妄想所说出来的,那才叫心动。 而你不知道,这个话,别说你说出来,就是你写出来,你想出来,它已经在造业了,何况口再说出来。 你想,能不造业吗? 所以话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它得有个出处啊,是不是? 这句话从哪生出来呢? 外境为什么演给你看? 为什么你的眼睛、六根能看到? 为什么到你的心里而不能收受接收? 而且,往往又经由过程心里说出来,就被染了。 而这个我们已经是起心动念了,只不过这个起心动念我们认为是正常的,实际上已经开始腐化了。 这个微细的变更只有菩萨、罗汉才能看到,我们很难看到这些变更。 而我们看不到,不等于没有。 所以说,就起了一念的恶心,我们都邑立时寰宇灰暗。 你就起了一念恶心,甚至包括退道心起来,立时寰宇就灰暗。 就算这个工作不是你的,别人生退道心,你思惟思惟:哎呀,他怎么起这个心呢? 这个心是什么样的心? 就你这么一思惟,你同样地也跟着起了变更寰宇昏暗,甚至地狱现前。 只不过是我们这个粗妄想觉察不到这种变更,因为我们不具备天眼通、慧眼通,我们不具备这些,所以我们不知道。 不知道不等于没有啊! 等我们知道的时刻早就晚了! 那时跟谁讲去啊? 你想讲理,你什么都讲不了了。 所以说,切切可得留意这一点。 所以说,恶语最伤人,一个伤他人,一个伤自己。 特别是对方的工作,比如说有小我犯了一种过失,我们去说,至于对方受没受损失咱先放在一边,就你想说的这一念,就像人把斧子往空中扔,那斧子能砸到虚空吗,能把虚空破掉吗? 破不掉。 而最后这个斧子还得落下来,从哪扔还得落到哪地方去,还得砸你。 像人仰天吐口水似的,你吐完了,那个口水它不会吐到天上,粘在天上,它还得落下来,落下来就是自作自受的。 你想,多厉害的工作! 而且,不然则佛法中不允许这么样做,就世间法也不允许那么做,有事得隐恶扬善,少说别人的过失。 以前,有小我就是这样,他发明别人有着一种行为,不是他自己发明,是他和人人一路开会的时刻,别人就提出了某小我有什么隐私的问题。 当时这小我,就制止这种说法,虽然是人人集体开会,但也制止了这种说法。 因为一小我假如有隐私的问题,只能个别地去解决。 假如在"大众,"的大场合,一旦提出来了,本来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因为你以为是提出一种公事,而说了一些别人的隐私,会造成所有人都知道。 这小我你叫不叫他活啊? 一是轻易把他的声誉损坏,很难再活下去;别的,等到说完他,我们那个心已经变坏了。 没等损害他的时刻,我们这个心先变坏了。 后来这小我就制止人人,就告诉:你们人人不要讲这些事,评论辩论点其余事。 意思就是这个事呢,我们没有看到,不要胡说。 就这一念的好心,最后结果怎么样了呢? 人人立时止口不言了。 就这一念好心,咱不说别人有什么感想,就这(要被世人评论辩论的)对方确实是永远地感谢他。 至于他对此知不知道,那是又一回事儿,但对方永远感谢他。 后来对方有的出国了,也异常惦念他;有的在国内呢,也异常惦念他。 一念好心,就功德无量啊! 所以我们切切不要造口业。 口业不能造,说僧众过就更不能造了。 就是世间法都不允许我们造口业。 比如说有的人,行为不轨,道德不好。 有时刻就看着了,得装看不着似的。 你要爱好说别人的过失,即使别人真有过失也不可,说了也污染你的心,自觉不自觉地,就腐化到他的情趣里去了。 你是不是已起心动念了? 短长啦,你在那分别着,弄不好你就腐化到那里去了。 这些都不可,何况我们在这里看完了今后起分别,而说好说坏。 一说好说坏,我们那个心就已经开始变更了。 不是外境在变更,是我们那个心在变更了,这就是修行中最大一个忌讳。 本来修得挺好的,很努力的,然则因为嘴不好,说了别人的过失。 别人还没怎么着呢,我们心先变坏了,吃了大亏了。 这并不是人人愿意说,而是人人因为没有勤学处死,不知道这一关。 以前前人讲,绝对不让揭露人隐私的,或是揭露别人的过失,都要隐恶扬善。 扶正不一定要破邪。 你只要称赞好的方面,那个邪气它就站不住了。 你有时刻想去扶正,但又说他的不足的地方,有时刻反而造成另一种麻烦。 因为我们照样凡夫,心念弄不好就被说这话时所产生的这种嗔恨心所代替。 所以说,若说僧众的过失,自己的罪恶是异常大的。 而且佛讲,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身三口四,口业最重。 (编者注: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言、恶口、两舌、绮语。)我们就很难做到止语,说我不措辞,这很难。 因为我们日常平凡爱措辞,而不知道止语的功德。 都以为措辞很正常,活着不措辞能行吗? 那不闷死了? 再说,我措辞也没说什么过分的器械。 其实我们根本就察觉不出来。 每句话都有它的过失,张口就有过失,你说好、说坏它都有过失。 有时刻不说才是真正的好。 就算你说好话,你说的时刻,你能不起心动念吗? 哎呀,这个器械太好了,你这个事做得真好。 你说好,自己也在起心动念。 假如你对好的虽然没有去说,然则你心异常的平和,反而是一种真正的好,心好才是真正的好,而且能达到无漏。 你说的这个好,虽然称赞了一些工作,能起到一点好的效果,但终归是有漏的好。 所以,我说的意思,是让人人尽量地往这个真正的好去使劲儿。 一定要让它真好,要让它无漏。 好话都邑造成一定的破绽。 我们假如闭关今后,止语了,那时才知道,我们日常平凡措辞都在喋咕哝不已。 就是说好话,有时刻也是在没完没了地重复,喋咕哝不已,为知足自己的设法主意和欲望而讲话,并不真实。 刚才讲了,这个说好话都起心动念,都邑有漏的,何况我们说恶话呢。 恶话不但有漏,而且首先得污染我们的心。 说一遍,就是等于又往种子识种一遍。 种了一遍今后,立时就开始一天一寰宇加深。 等到半个月今后,你假如不懊悔,不拔出去,它就深得最后都很难拔出去了,就这么厉害! 所以,为什么我们总轮回? 虽是修道,老是不精进! 有时刻认为没有什么可修的,你这么修一修,就算打点坐吧,修点儿禅定,这为什么没有太大的反应呢。 有时刻你不知道,刚修完禅定,张口几句话,漏出去了。 等你说惯嘴的时刻,会有什么缺点呢,你这边刚有点禅定的功夫,刚想定住了,想着这一下证到无漏的时刻。 忽然你的恶口,所产生的漏立时就现前,那时刻你想不说也不好使。 因为你的恶言在那块,它走惯腿了,到那时刻就形成一个破绽。 你立时快要生起这个法,但它顺着这个破绽,呼一会儿出去了。 你就拿手抓那功夫,你用什么定力想控制它,你咬牙,那也不好使,顺着就漏下去了。 你那时刻苦楚万分! 本来立时就可以证到某一个境界,甚至于立时就可以了脱死活的工作,你按都按不住它,功德就漏掉了。 咱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像人想上厕所,肾脏又不好,你想控制它,能控制了吗? 这裤子一下就湿了,你想咬牙都不好使,它也往外出啊。 那不容你控制,就像这种器械一样。 然则你要肾脏好呢,它这种现象就没有了。 虽然我们有这些不足的地方,然则因为我们不造口业,它就不会造成这种状态的。 因为我们造成口业,它已经坏了,里面已经起了一种漏的根了,而且在那摆着呢。 只如果你有点功德它专门漏你功德,你有若干,装若干,它都给你漏出去。 你往里装吧,像个破口袋似的,装若干粮食,总从那缺口,一点点都给你漏出去。 所以说这个口业特别地重。 所以,假如你这一天忍住了,不说什么闲话,而且心里能够放得异常镇静,这就是功德。 即使你心里忍不住,口要能忍住,它也同样有功德。 忍住了今后,心里是暖乎乎的,因为那法在那里。 久了今后呢,它逐渐地要结果啊,功德逐渐地攒满。 假如你就是有点好处,刚攒那么点好,你说来说去的,慢慢地,就这点器械,没了。 这心里一片空白,一片空虚。 所以口业过恶异常大。 这是一般的口业,就这么大,起心动念都这么大。 何况说僧众之过,那就更大了。 因为僧是三宝啊! 什么是三宝? 那是我们的命根,是我们的家。 就像人回家的时刻,本来要回家,说我要回家,别人告诉往前直接走就行了,你顺这条道走就行了。 你不走不只不走,还要刨这条道,这条道太烦人了,我给它刨掉了。 你三刨两刨,你还能回到家吗? 就回不了家了。 就像人坐船似的,本来要想渡过苦海,你硬拿把小刀去挖个洞,要把船挖个窟窿,好玩啊。 挖来挖去,你能过了苦海吗? 一旦挖穿了,你会沉没在大海里。 所以说,说僧众过就这么厉害。 我们现在修行就似乎在大海里航行一样。 说僧众过就等于在大海里航行的时刻,把船凿个窟窿。 你凿个窟窿,那能不沉底吗? 是不是? 有一点洞,它都邑把你的船毁掉的,何况你再自己亲自去凿。 以前无始劫我们造的业,我们都堵不过来呢,何况你再新造个洞呢。 是不是? 那就更坏了。 洞上加洞,那能不沉没吗? 有时刻修行不上路,不是别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这么大的工作自己不留意。 你就是为了获得一个世间财,都得要守各类规矩。 何况我们为了无上的法财,了脱死活的大事,你再不去做,那你说不太傻了吗? 所以人人不要顺着自己的习惯。 说惯的嘴,走惯的腿。 那嘴如果说惯了,它停不下来呀! 没完没了地说下去,旁边有人一听,这怎么没完没了的,一句话重复来重复去的,太招人烦了。 所以人人一定要记住,起心动念就是轮回啊! 说一句话,你不知道已轮回了若干次了。 你不措辞都轮回,何况你措辞了。 措辞今后,那有若干念就是若干轮回。 我们成天在轮回之中,每一念不知道轮回了若干次,甚至几百次,几千次。 就这一念都这样,何况我们念念都在起心动念,那不更厉害了吗,你措辞能不用思维吗? 能不去想吗? 能不观照吗? 你这种观照不是返观之观,而是放逸,是往外观。 什么叫往外观? 起心动念就是往外。 哪有外? 你起心动念就是外啊,不控制嘴就是外。 眼耳鼻舌身意一路往外观,最后你能不轮回啊? 而且是大轮回。 轮回哪呢? 不是地狱,就是畜生,再就是人。 一般说恶口的,特别是谤僧的,主如果地狱罪。 为什么是地狱罪? 你谤到根本去了,谤到法王那个地方去了。 什么是法王? 佛法僧就是法王啊! 佛法僧是三宝啊! 你一向谤到国王那去了,你说还了得了? 就世间法也不允许啊。 一个通俗人假如自称自己是国王,或是骂国王,那国王能不抓你? 能不杀你头啊? 能不给你关进监牢去啊? 世间法都不允许,何况佛法呢。 你谤的是法王,更不允许了,绝对不允许。 就法王能原谅你,下面的护法也不原谅你。 所以说,口业是造业无边哪! 身三口四,特别是口业,最难控制。 咱们今生能削发,能够学佛,我们首先就得一件瑰宝,就少造了很多的口业。 身、口、意业,特别是口业,我们少造若干啊! 是不是? 我们今生,就感到到异常的就说是骄傲吧。 而且,我们异常感谢佛和菩萨,给我们这么一次机会,叫我们削发修行。 我们是大福报人呐! 那前生不知有多大的福报,或许见过佛呀! 所以今生我们才有这样的机缘。 一定要珍爱自己的机会,一定不要造口业。 假如你不造口业,那将来就是佛子。 什么是通往回家的路? 不造口业就是回家的路啊! 你不要再别的找路了。 说我怎么做,怎么回家,我搭一条路,这边拆路,那边又修路,你能修到家去吗? 本来挺好的一条回家路,你硬要把这条主要的干线拆了,想在旁边再搭一条路,这可能么? 所以说一边毁路,一边造路,还不等你把路毁完,那个路还没等造成呢,就腐化地狱里去了。 你做什么,一事无成。 自己造自己毁,你以为能行吗? 所以说不可啊。 来源:溯源佛教网站 发布时间:2023-07-02 10:49:4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