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化家庭:为什么说持五戒就是孝顺? 内容: 《梵网经》中说: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孝顺,至道之法。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佛陀将孝顺视为至高无上的根本大道,孝就是戒,戒是为了防非止恶,所以又有制止的意思。 五戒是佛教四众弟子的基本戒律,在家、出家弟子都应受持奉行。 为什么说持五戒就是孝顺? 不杀生与孝顺佛陀的孝道,不仅仅对现世的父母,更包括无始劫以来的父母,乃至一切众生。 有一次,佛陀与弟子们外出游行,看到路边一堆枯骨,他立刻对着白骨虔诚礼拜。 弟子询问原因,佛说这是过去生父母的白骨。 《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所以杀生,就是杀过去世的父母;不杀生,就是对过去世父母行孝道。 不偷盗与孝顺《大智度论》中列举了偷盗的十种罪,不说死入地狱,就仅得罪于官,我们就可以看到偷盗的果报非常严重。 看到孩子被官吏抓捕,因偷盗而遭受刑罚,父母会是怎样的羞耻惭愧、痛心欲绝? 所以,不偷盗,就是对现生父母的孝顺。 不邪淫与孝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邪淫不仅伤害身体,还破坏家庭的和睦。 如果因邪淫而伤身、丧命,妻离子散,让年迈的父母收拾破碎的家庭,就是不孝。 不邪淫才是对父母的孝顺。 不妄语与孝顺罗睺罗小时候喜欢开玩笑,欺骗别人。 佛陀教育他不重威仪、戏弄妄言的结果,是得不到众人的尊重和爱护,到死也不能觉悟和解脱。 罗睺罗改掉了妄语的毛病,成了佛陀密行第一的弟子。 妄语有很多的过患,对父母不妄语欺骗,不恶口粗言责骂,就是孝顺父母。 不饮酒与孝顺在佛教中,饮酒是遮戒,饮酒本身不是罪,但酒后容易犯罪,酒驾出事故,酒后打架斗殴,等等。 这些害人害己的行为背后,往往是父母们悲伤绝望的痛苦。 不饮酒,爱护自身,爱护他人,是孝顺的一种表现。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六榕书院 发布时间:2023-07-02 13:14:4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