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什么是摩诃 内容: 摩诃(佛教解释)摩诃,佛学用语,是梵文音译词,也作摩哈,汉语口语读马哈,省略读法是马,其基本意思是大。 据果德日珍逹俄活佛弟子法乐维分析,汉语的马路、马勺,包括马大哈的马都源于此,意思是大。 摩诃,这是梵文,汉语译为大智慧。 因为汉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文,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 摩诃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 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 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 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众生是有而不开,被无明蒙蔽了。 至于般若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云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才能尽其义。 因为世间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 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 尽了人道,才可成佛。 总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 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何名摩诃? 摩诃是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 亦无方圆大小。 亦非青黄赤白。 亦无上下长短。 亦无嗔无喜。 无是无非。 无善无恶。 无有头尾。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 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 第一莫着空。 若空心静坐。 即着无记空。 (《六祖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宣化上人在《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中释义:什么叫摩诃呢? 摩诃翻译为大。 什么是大 呢? 人的心量广大如虚空,就像心想到月球去,就发明火箭。 所以说心无边际、无限度,故没有方圆或大或小。 心就是无形,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心量也没有青黄 赤白黑等颜色的表现,也没有上和下,长和短。 自性本无嗔无喜,它是中道的;也没有是或非,若有是有非,就不是你的真心了。 没有善心所或恶心所。 (所以六祖 大师对惠明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心也没有头或尾。 诸佛刹土和虚空是一样的。 我们人本有的妙性是空的,没有一个法可得,所谓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 中,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 自性真空就像我上边所说的道理一样。 善知识,不要听到我说空,就执着空。 首先 最重要的就是不执着于空。 你假使说一切空,心空身也空,世界也空了,此时静坐在那地方,就会落到无记空。 无记空就像死了似的,什么也不知道,虽是活人,一 坐就像死了似的。 我们修道,是真空里有妙有,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要什么都知道,还要什么都不知道,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就像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的 道理。 发布时间:2023-07-03 08:31:0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