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雍瑞法师:为何学佛之人仍旧放不下名闻利养 内容: 雍瑞法师:为何学佛之人仍旧放不下名闻利养 问: 阿弥陀佛,请师父慈悲开示,为什么现在的在家学佛者,看了很多的佛经,典故,学了很多年佛法,唠嗑,谈论非常明白,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放不下名闻利养,妄想,分别,执着,贪嗔痴? 答:只是一部分人如此,不是所有在家学佛的人都是如此。 况且,能说已经很好了,古德云“能说不能行,国之师,能说又能行,国之宝。 ”菩萨尚且还有习气,何况凡夫。 他们比起不学佛的已经是在觉悟了。 几十年的习惯不是一时就能改掉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正如《老子》中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所以我们要看他们的优点。 另外,行者之所以能说不能行,究其原因,还不是真懂,能说不代表懂,说话只是人的本能而已。 因为不是真明白,所以看不破,因为看不破,所以放不下,因为放不下,所以提不起,进而修行不得力。 解决方法就是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有了智慧,真明白了,自然就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是这需要时间。 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 所以,我们要给自己时间慢慢的去成长,也要给别人时间慢慢的去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祝福、鼓励和等待。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佛法是内明之学,是要向内观的,是用来改变我们自己的。 我们改变了,别人就会受到感化,就会改变。 我们要常常观照自己,自己是否天天在进步? 自己学习佛法是否真的得到了利益? 常常改掉自己的习气毛病,时间久了自己就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如果自己没有任何改变,而是用佛法的尺子到处去衡量别人,不仅自己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而且时间久了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轻则别人会疏离我们,重则还会导致别人毁谤佛法。 正如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所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学佛的人,要时时照顾到对佛法的影响,自己一定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言为世则。 ”正如《无量寿经》中所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过失的时候马上要回光返照,看一看自己是否有同样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如《弟子规》中所说“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见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 发布时间:2023-07-04 10:46:3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