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法器:八瑞物-黄丹 内容: 黄丹是某些动物,特别是大象、熊和牛体内发现的内脏结石或胆结石。 梵文gorochana一词特指牛[1]体内,如野牛、母牛、公牛和牦牛体内发现的结石。 传说动物睡觉时发出的鼾声表明结石已经生成。 吠陀时期的一个传说讲述了因陀罗神向大海中抛撒金、银、珊瑚、珍珠和蓝宝石或绿松石五种珍宝的故事。 大象、熊、蛇、蛙、苍鹰、鹅和鸽子后来分别吞食了这些物宝,由此形成它们体内的结石。 从这些动物体内取得的内脏结石色彩各异,具有神奇的魔力。 它们因具有抗毒、提神醒脑、退热和抗传染性病毒的药性而著称。 优质结石、中等质量的结石和劣质结石分别能治愈七位、五位或三位中毒的病人。 结石一词源自波斯文pad-zhar,其意为抗毒,泛泛之含义是解毒剂。 在中世纪的欧洲医学传统中,动物结石作为一般中毒症的解毒剂而备受青睐。 源自东方的东方结石是其中价值最高的,是由小异物周围形成的有机油脂层构成。 印度常见的解毒剂是结石解毒剂。 波斯野山羊被称作结石山羊。 据认为,在突厥斯坦[2],人们膜拜结石以祈雨。 在西藏,温泉中发现的小块白色和橘红色矿物质石头是钙和硫磺的积垢物。 人们认为,这些钙化石或药丸[3]与动物结石一样具有同样的药效。 据说,优质黄丹(象黄)取自大象大脑或大象前额,次等黄丹取自母牛的胃。 据说黄丹的大小和外观与熟鸡蛋的蛋黄相同。 从中获得的黄色物质可当作补药和镇静剂,也可以用作额前点吉祥痣的颜料。 据说,与蜂蜜混合后用于眼部可以使人明目,能看清世上的一切珍宝。 统一,取自眼镜王蛇头部的灰色和白色结石可以使耍蛇人有控制小型蛇的能力,也可使自己免受毒液的伤害。 据说,取自老蟾蜍头部的西洋蟾蜍结石同样具有血清的抗毒效应。 在藏族艺术中,这种结石的绘制方法多种多样,可能呈丸状,也可以呈鸡蛋状、豆子状、螺旋状、水果状、腺状或菌状,其颜色通常为白色或黄色,一般被画成坚硬的椭圆形,浮在白色的黏液中。 注解:[1]梵文:go,牛。 [2]原文:turkestan,突厥斯坦,亦称土耳其斯坦,前苏联地名。 [3]藏文:ril-bu,药丸。 发布时间:2023-07-04 11:14:5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