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法器:卧具 内容: 卧具卧具也是佛所制定的服具之一。 释氏要览说:它的梵称叫做尼师坛。 根本毗奈耶说:它的梵称叫做尼师但那。 在有关的典籍里,义译有把它译作坐具或卧具的,也有把它译作敷具或随坐衣的。 也有简称做具的。 五分律说: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蓄坐具。 具的量度尺码,律制中规定为:长佛二杰手,广(宽)一杰手半。 据禅林象器笺服章门的解释说:佛一杰手,长二尺四寸。 此合长四尺八寸,广三尺六寸。 若是遇到身量高大的人,也准许向四边酌量放大裁制。 具的颜色,和袈裟同样地须要染成坏色。 所谓坏色,也就是染污色。 具的质料,应该使用旧布或粗布。 假如没有旧布,不得不使用新的布料时,就得在布面上缝贴一块旧布,用以破坏它的美观。 具的缝制方法,是用两重布料复叠一起,四边加贴布条缝制而成。 据日本的无著道忠大师(禅林象器笺編著者)说:四边贴布,可能就是为了破坏它的美观。 具的用途,究竟是做甚么呢? 唐代道宣律师认为:具是礼佛拜僧所用之具。 义净大师则说是:具乃坐卧所用,不宜敷地拜佛。 这两位古德的说法,他们各有所据。 按照律制:具也是比丘们所必须随身携带的用具。 使用时应该自己展敷、自己收起,不应假手于人。 携带时,折叠安置左臂袈裟之下,或放入衣囊之中。 至如礼仪上的持具、展具、起具的姿式,使用文字不易表白,最好有人来做示范动作。 道宣律师所撰戒坛图经曾经说道:尼师坛如塔之有基,比丘受戒,即身是五分法身之塔。 若从这里体认,具还有一种神圣的意义呢! 发布时间:2023-07-04 13:38:5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