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 内容: jameswong,2008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梵语trayah! Ka^ya^h! 。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 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梵dharma -ka^ya ),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梵sam! bhoga-ka^ya ),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梵nirma^n! a -ka^ya )。 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佛报佛应佛、法身报身化身、法身佛报佛化佛、法佛报佛应化佛、真身报身应身、自性身满资用身化身、自性身应身化身、法身应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应化佛、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乘凡夫所见身。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三载,化身佛有化身、父母生身、随世间身、生身、假名身等五名称;应身佛有应身、受用身、报身、智慧佛、功德佛、法性生身等六称;法身佛有法身、自性身、真实身、如如佛、法佛等五称。 另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四谓,前述之化身五名外,加上释迦身、二乘凡夫所见身、应身、变化身,共为九名;应身六名加上舍那身、菩萨所见身,共为八名;法身五名加上佛所见身、毗卢遮那,共为七名。 各经论所举三身之名称与解释不一。 (一)十地经论等诸经所说之三身,即:(1)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理体,无二无别,常住湛然,称为法身。 (2)报身,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 (3)应身,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 (二)金光明经所说之三身,即:法身(梵dharma -ka^ya )、应身(梵sam! bhoga -ka^ya )、化身(梵nirma^n! a -ka^ya )。 依合部金光明经卷一之三身分别品载,如来昔在因地修行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至修行满,因修行力故,得自在而能随应众生现种种身,称为化身。 又诸佛如来为令诸菩萨得通达,并体得生死涅槃一味,以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示现此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之身,称为应身。 为灭除一切诸烦恼等障而具足一切之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称为法身。 前二种身为‘假名有’,第三身为‘真有’,乃为前二身而作本故。 又依金光明经言,法报之两佛是其真身,为化众生而示现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胜,称为应身。 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同世之色像,称为化身。 此三身以真身为本,依真起应,依应起化,如依烦恼起业行,依业受报。 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大三七. 一八三下):‘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谓法与报。 二者应身,八相现成。 三者化身,随机现起。 ’即依此金光明经之意而言。 (三)解深密经卷五所说之三身,即法身、解脱身、化身。 其中化身指八相示现之身;解脱身指五分法身;法身指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妙果。 盖五分法身,声闻独觉亦可得之,故单就此身而言,二乘与如来无异。 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大三一. 二四九中):‘二乘道究竟果,名解脱知见。 二乘解脱知见中无三身,菩萨解脱知见中有三身差别。 何以故? 二乘不能灭智障,无一切智故,不得圆满清净法身,无大慈悲,不行利益他事故,无应化两身。 ’故知二乘之解脱身,无法身及应、化等身。 (四)据宗镜录卷八十九载,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称为三佛身,此即法、报、化三身:(1)自性身,诸佛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 (2)受用身,又分二种:(a)自受用身,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b)他受用身,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菩萨众显现大神通,转正法轮。 (3)变化身,诸如来以不思议神力,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及二乘等,称其机宜,现通说法。 同书并举出转三心可得三身之说,即:转根本心(第八识)可得法身,转依本心(第七识)可得报身,转起事心(第六识)可得化身。 (五)禅宗六祖慧能以自性来解释三身:(1)清净法身佛,谓吾人之身即是如来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净,并能生出一切诸法。 (2)圆满报身佛,谓自性所生之般若之光若能涤除一切情感欲望,则如一轮明日高悬于万里晴空之中,光芒万丈,圆满无缺。 (3) 自性化身佛,谓吾人若能坚信自性之力胜于一切化身佛,则此心向恶,便入地狱,若起毒害之心,便变为龙蛇;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变为菩萨。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佛地经论卷七、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六]==============佛的报身在色究竟天,又叫阿吒尼迦天 世尊若欲广大神通游历三十三天宫殿。 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诸佛报身所住宫殿处者。 及日宫月宫龙宫药叉宫罗刹宫乾闼婆宫阿素洛宫糵鲁茶宫紧那罗宫莫呼罗伽宫者。 乃至成就出世世间一切法者。 先承事毕。 身器清净持戒精进。 发大悲心总敬三宝。 如法修治不空王八种罥索三昧耶。 (摘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色究竟天,梵文名阿吒尼迦(akanistha),身高一万六千由旬,寿一万六千大劫。 此天为色界之顶巅,故名色究竟,又名魔醯首罗天,意译“大自在天”,其天王摩醯首罗(Mahe svara),乃三千大千世界主,是诸神中最尊者,其形相为八臂三目,骑白牛,即婆罗门教信仰的至上神湿婆。 佛经说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亦居色究竟天,为诸十地菩萨恒常说法。 发布时间:2023-07-06 09:45:1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