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虚妄_佛教的虚妄是什么意思_虚妄解释 内容: 佛教的虚妄是什么意思? 虚妄解释虚妄,是虚假、不真实的意思,一切的自我中心都是虚妄的,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不实在的。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法华经譬喻品》曰:佛之所说,言不虚妄。 《涅槃经三十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 虚妄细别有三,即:(一)梵语a-santa-bha^va乃非实在之意。 如妄法、妄境、妄有。 (二)梵语vitatha即非理迷执之意。 如妄识、妄心、妄念、妄执、妄情、妄分别等。 (三)梵语mr! s! a^乃虚诳之意。 如妄语、妄言。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凡所有相,是说世间的任何现象,包括庄严的、丑陋的、染污的、清净的、平常的、神圣的、善良的、罪恶的等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虚妄不实。 然而,凡夫从无始以来,错误的习惯把虚妄的幻境当成真实,宛如带上变色眼镜看东西,随着不同颜色的眼镜,误以为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为种种颜色,并执着这些颜色是实有的。 凡夫就是如此,由无知产生执著,执著之后更加无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不是说一切相都不存在,而是说一切相都有,但是当实证无相的时候,心不会受其影响而波动。 之所以发生影响和波动,是因为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觉得那些人、事、物、环境状况种种对自己太重要了,和自己的利害、得失有关,所以认为是真实相。 修行时,首先一定要肯定自己、承认自己本身是虚妄的,进而体会到自己的身体与心也都是虚妄的,然后才不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否则只是闭着眼睛说:「虚妄的! 外面的环境统统都是虚妄的!」结果别人给你一个耳光,所有的一切就变成真实;这并不是外面的状况有什么不同,而是自己内心的转变。 所以,体验、承认坚固的自我执着是虚妄的,如此,也能进一步体验到一切的环境都是虚妄的。 发布时间:2023-07-06 11:13:2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