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内容: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 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个衣杉褴楼的男人,他抖抖索索地摸出几个一角两角的硬币,要买一个豆沙包子。 店里的小伙计来这三四年了,只买一个豆沙包子的事还是第一次碰到,所以他有些吃惊和怠慢。 这时,店主发话了:“等一会儿,让我来做。 ”说着他亲自把包好的包子递到那人手中,在接过钱的同时,还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光临! ”那人出了店后,小伙计不解地问店主:“我记得以前店里不论来了什么样的顾客,都是由我们伙计和经理来接待的,可是今天为什么您亲自来接待呢! ”“光顾我们店的每一位顾客都是值得感谢的。 但是,今天那位顾客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 ”“平时来我们店的大多是有钱人,可是你想想,今天这位顾客为了品尝一下我们店里的包子,下了多大的决心,鼓了多大的勇气,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难能可贵的事了吧! 对于这样的顾客,我来接待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是一个老故事。 然而,如今我们重新回味这个故事,却有别样的深意。 一个衣衫褴楼的男人来店里买包子,假如你是老板,你会怎样做? 不屑一顾? 怕吓坏了店里那些高贵的客人,有些憎恶讨厌,甚至恨不得一脚踼出门外? 匆匆忙忙,赶紧打发他走? 只要他能付得起钱,和其他顾客一视同仁? 富有同情心,让他吃个够,还不收他的钱? ……设身处地,就愈发觉得这个店老板了不起。 亲自接待他,深深地一鞠躬。 有感激,有爱,更包含着理解和尊重。 对于处在困境的人们来说,理解和尊重最是难能可贵。 嗟来之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咽得下去的。 光有同情心,未必就能办好事情,有些地方不是张榜公布受资助的贫困户,有些学校不是让特困生和普通的孩子用不同颜色的课本么? 公开、公平、公正,动机是好的,但和这位店主相比,就少了一颗细腻的体察和体谅之心,所以说,这不仅仅是经营之道。 更是一个人际交往的问题,这种人际的交往包含着这个店主的爱心和细心。 如果我们能以店主的那种姿态对待他人,善待每一颗心,那么我们的人生恐怕就会变得非常快乐和充实了。   发布时间:2023-07-07 08:41:4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