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四法_四法指哪四法_佛教中的四法是什么意思 内容: 四法指哪四法? 四法,在佛教中有多种解释,一指法宝中的四法;二指菩萨所修行的四法;三指信、解、行、证。 法宝四法法宝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 一教法,三世诸佛所说破无明烦恼之声名句文也。 二理法,教法所诠之义理也。 三行法,依理而行之戒定慧也。 四果法,行满所得有为无为之证果也。 教是佛所说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诠的义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证的觉果。 这是学习佛法的基本原则。 所谓「教」,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之中所说的种种教义,目的是要让我们明白如何修行,了解修行有一定的规则可循。 佛所说的「理」是理体,就是实相;相有事相、实相,实相才是「理」。 理是不可思议的,不可以用语言说明,也不可以用头脑去思考。 「理」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一定要自己去体验。 如何体验? 必须透过「行」,而「行」又必须根据「教」佛所说的教法修行,所以「理」还是需要「教」来说明,等证悟或实证了,修行就有了结「果」。 懂得教义,并不代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理体,一定要通过修行才能够体验到。 可是很多人学佛,只是用头脑去思考、记忆,用口去说。 如果不照著经教去「行」,讲得再多、听了再多,也没有用,与「理」还是不相应。 菩萨四法菩萨所修行的四法,即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阿练若。 信解行证「信者」信佛所说;「解者」解其义理;「行者」付之实行;「证者」证佛所说。 「信」从信仰方面来讲,信仰三宝、信仰因果、信仰业报,有因必有果,有功就有德,要坚定这个信仰。 这个信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而是智慧的信仰、理智的信仰。 这样的话,太虚大师讲过,梁启超讲过,欧洲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讲过,所以首先要确立这个观点,建立这个信仰,养成正信,巩固正信。 「解」从解上来讲,有信必须要有解,从解之中了解基本教理,从而就能够认识到为什么要信,认识到为什么要学,巩固正信,这是解的重要。 「行」以因果思想,明因识果,修五戒十善之行,结合五戒十善发菩提心,以四无量心,修四摄之行。 般若宗的第一代祖师龙树菩萨在《菩提资粮论》里提出菩萨四种真实行,哪四种呢? (1)知性空而求业报;(2)知无我而生慈悲;(3)乐涅槃而行生死;(4)广布施而不求报。 「证」证就是果了,有了上面的解和行,能得到什么果呢? 身心得到受用,心胸就广大、安静,智慧高,看得远,自己的身心就可以得到解脱,与平常人不同,犹如脱胎换骨。 发布时间:2023-07-08 11:08:3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