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陀生生世世答谢父母恩 内容: 释迦佛生生世世答谢一切父母恩,因孝亲而成佛,后世学生以孝为戒。 知母、念恩、报恩,加上慈、悲、增上意乐,合起来是修佛门的大孝。 以下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起,谈谈佛门中的孝道,以此引起每一位佛学生的重视。 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讨饭乞食,便讽刺说:你的导师瞿昙实际是个恶人,才降生七天,母亲就去世,这不是恶人吗? 而且,私自逃离王宫、超出城墙,让父王苦楚晕厥在地,用水泼脸,直至七天才苏醒。 可怜的父王举身大哭,悲痛地说:国家是属于你的,我也只有你一个孩子,为何丢下我独自入于深山? 你的导师瞿昙不知恩情,不顾一切地走了,所以他是个不孝之人。 阿难听了心生忸捏,乞食回来,合掌问佛:世尊! 佛法之中,有没有孝养父母呢? 世尊预知工作重大,舒颜微笑,从面门放出五彩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这时诸大菩萨一齐来到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恭敬祈请世尊广大开演《大方便佛报恩经》。 以前无量劫前,波罗奈国的国王被奸臣罗睺罗谋杀篡位,并且屠杀了两位王太子。 国王最小的儿子在边疆为王,性格调柔贤善,天神们都恭敬爱护他。 他有个七岁的太子叫须阇提,聪明孝顺,深得小王爱好。 当时,天神告诉小王:奸臣罗睺罗谋反,杀了你的父母兄长,不久会率军前来屠杀你,你赶紧逃走吧! 国王闻言,反复思惟后,决定逃奔邻国。 当时去邻国有行程七天和十四天的两条路。 于是国王备了七天的粮食,带着妻儿仓促出逃。 三人因出走匆忙,而误入了行程十四天的路上,此道难行,又没有水草。 出发时只备了一人的粮食,现在三人同吃,几天粮食便吃完了,而前面的路还很遥远。 国王心想:没需要三小我一路死,应当杀了夫人取肉为食,保全我和孩子的性命。 想毕,国王便拔刀想杀夫人。 太子目击要杀母亲,急忙握住父亲的手,询问原因。 国王满眼泪水、声音微弱地对孩子说:想杀你母亲,取血肉延续我们的生命,不杀也是等死,我的身体也如斯,现在死活都无把握。 为了保全你的性命,想杀你母亲。 太子回答:即便杀了母亲,我也弗成能吃,世界哪有孩儿吃母亲自肉的事。 不吃肉,我必定会死,父王应当杀了孩儿,割取孩儿的身肉救活父母。 国王听了,心坎悲痛、闷绝倒地,对孩子说:你就如我的眼目,谁会挑自己的眼睛吃呢? 即使我舍弃身命,也不吃你的身肉。 太子说:假如断了命根,我的身肉几天就会臭烂,但愿父母天天在孩儿身上割下三斤肉,分成三份,两份赡养父母,一份自己吃,以此延续生命。 国王准许太子的请求。 不到几天,太子的身肉很快吃完了,骨节相连,只剩一口气没断。 太子无法支撑,倒身在地。 父母赶紧抱住太子,放声痛哭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竟然吃你身肉,让你受这样的剧苦。 前面的路还很远,你的身肉已吃完,现在不如三小我一路死。 太子说:还剩一天的路程,就让我死在此地,愿父母莫如一般人的见识,都在这里丧命。 请父王割下我骨缝里的肉,赡养父母,这样可以到达目的地。 父母听了,割下少许的肉分成三份,一份给太子,两份自己吃。 吃完后,拜别太子上路。 太子起身目送,看着父母逐渐从视野中消失。 太子思念着父母,眼光不愿暂离。 良久,才又倒身在地。 这时,飞来许多蚊虫,在太子身上吮吸鲜血,太子苦不堪言,只剩命根没断。 这时,他发誓说:愿我前世的罪恶从此永远消除,从今往后再也不造恶业。 今天我以身肉赡养父母,愿父母常得福报,日夜安泰,睡无恶梦,天护人爱,愿县官、响马,阴谋祛除,触事吉祥。 所剩的血肉,赡养这些昆虫,让它们获得饱足,愿我下世成佛,布施圣法,遣除它们饥渴死活的宿疾。 发此大愿时,寰宇剧烈震动,太阳也落空了光色。 帝释天来到人世,试验太子的道心,问:今天你难舍能舍,以身肉赡养父母,以此功德,你有何愿望,想做天王、人王、梵王、魔王吗? 太子回答:我不求这些,我唯求佛道、普济群生。 帝释说:佛道长远,久受勤苦方能成就,你若何受得了这种苦呢? 太子说:借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扭转,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道。 帝释说:这只是空论而已,谁信任你呢? 太子发誓:假如我欺骗,就让我伤口始终不愈合。 假如真实,让我身体恢复如初,血变为乳。 太子发誓后,身体急速恢复如初,血变成白色的乳汁,边幅加倍正直。 帝释天赞叹说:假如成佛,愿先度我。 再说,太子的父母来到邻国,向当地国王讲述了沿路经历。 国王被太子的孝心激动,就吩咐消磨军队,护送他回国伐罪罗睺罗。 父王率军经由与太子决别之地,遥见太子身体恢复,比以前加倍正直。 父母激动地抱着太子,悲喜交加。 太子向父母诉说拜别后的经由。 一家人都很欢乐,合营坐着大象返回本国,因为太子的福德力、慈孝力,收复了国家。 父王便立太子为国王。 当时的父母是释迦佛父母的前世,太子是释迦佛的前身,帝释天是憍陈如的前身。 《杂宝藏经》傍边说:良久以前,雪山上有只鹦鹉,父母双目失明,它经常啄取好的果子,首先赡养父母。 当时,有位农民最初播种时曾经发愿说:我所种的稻谷要与众生一路分享。 鹦鹉因为农民有布施心,就时常在他的田地里啄取稻谷供奉双亲。 一次,农民发明谷穗被虫鸟啄食,生气懊恼,就设下罗网捕捉了鹦鹉。 鹦鹉说:因你前面以好心布施,我才敢来啄取,今天为何用罗网捕捉我? 农民问:你为谁啄取稻谷? 鹦鹉回答:我上有盲眼父母,我以此赡养父母。 农民说:你今后可常来取,不必有挂念。 旁生都如斯孝养父母,何况人呢! 佛告诉众比丘:往昔的鹦鹉是我的前身,田主是舍利弗的前身,盲眼父母是我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前身。 因为往昔孝养父母,故我今日得成佛道。 由这些公案可知,释迦佛生生世世答谢父母之恩,以身体血肉等赡养,因为圆满了大孝,最终成就佛道。 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如来为了一切父母,经常难行能行,难舍能舍。 头子脑髓、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授与。 勤修精进、持戒、布施、多闻、禅定、聪明,甚至具足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惫。 为了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能今天速成佛道。 在《六度集经》中,佛也告诉众比丘:我生生世世奉持诸佛至孝之行,功德崇高,福德隆盛,所以我成为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佛在《贤愚经》中教导阿难:削发在家,慈心孝顺,赡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以前世时,慈心孝顺,赡养父母,甚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机之厄,所以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甚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佛成道之后,仍然在人天众生前示现孝亲的行为。 佛首先度化父亲净饭王,因担心父王不信佛法,就特意派优波离尊者来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各种神通,天龙八部也示现了各种肃静赡养,由此折服净饭王因富贵滋生的世俗念头,让他安心皈依三宝。 之后,佛以超越世间的般若聪明,为父王说清楚明了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最后劝父王和族人修行净土,以深信切愿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当时,在法会中,净饭王以下当即证得法眼净,有许多人都现证了圣果。 净饭王过世时,佛也回来举丧,亲自将父亲放入棺木入殓,然后和儿子罗睺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把父亲的棺木抬上灵鹫山安葬。 佛母摩耶夫人因为生佛的功德,而成为忉利天主。 为了答谢母亲受孕十月的恩义,佛上升忉利天,在几十天中为母亲宣说了《地藏经》。 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中,具体记载:佛在忉利天欢乐园的波利质多罗树下,结夏安居三个月,四众学生围绕在佛的身边。 当时佛身毛孔放射千种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摩耶夫人闻讯后,乳汁自然流出。 她说:假如真是我所生的悉达多,乳汁应直接送入他口中。 说完,乳汁如白莲花一般,进入佛的口中。 摩耶夫人见后,喜不自禁,心花绽放。 她一心至诚地五体投地,专精正念,烦恼立时止息。 佛为她说法,证得须陀洹果。 很快,天上三个月的结夏安居停止了,佛要返回南赡部洲,佛身放出极晴明的五色光明。 帝释天知道佛要降下人世,就吩咐消磨鬼神以至宝砌成三道台阶,异常肃静华丽。 佛对摩耶夫人说:死活之法,聚会终有分袂。 我要返回人世,不久也要趣入涅。 摩耶夫人垂泪说偈,与世尊辞别。 佛走下宝阶,大梵天主手持伞盖,四大天王站立阁下侍卫,四部大众用各类美妙的歌呗赞叹世尊,天空中立时出现各类音乐声,处处散华烧香,佛便从天高低到了南赡部洲。 憨山大师《梦游集》中有一段说:经云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以释迦多世修行之时,皆是报亲之地,故《梵网经》云孝名为戒,谓孝顺父母,甚至一切众生。 然戒为成佛之本,而孝又为戒本。 是知诸佛菩萨救度众生出诸忧? ,皆修孝顺之行也。 释迦佛生生世世答谢一切父母恩,因孝亲而成佛,他成佛后所说教法,也是教导后世学生以孝为戒,后世的圣者菩萨、高僧大德、一切贤善的佛学生,也必定随顺佛陀教法,奉行大孝之道。 发布时间:2023-07-08 11:22:1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