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我见_什么是我见_佛教中的我见指什么 内容: 什么是我见? (佛教解释)我见,是指自以为是,总是觉得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因而固执己见。 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叫做我见。 我见是一种思想上的烦恼,是知见上的执着,即是我们在第六识认为五蕴假合的身心之中有我、我的东西、我所。 我们可通过明了无我的道理,破除我见,故不正见容易破除。 我见是第六识所起的认知,而我执是第七识所起,所以我见不是我执。 我见证得初果须陀洹后即可破除,而细微的我执则须成就佛果后才可彻底断除。 各辞典对我见的解释《三藏法数》:谓不知此身五蕴所成,虚假不实,妄计为身,强立主宰,恒执为我,是为我见。 (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五也。)《法相辞典》: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我见者:谓我执。 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 《佛学大辞典》:(术语)指五蕴假和合之心身,视为常一之义,谓之我见,又云身见。 梵语曰没曳达利瑟致,译曰我见。 唯识论四曰:我见者,谓我执。 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 同述记九末曰:梵云没曳达利瑟致,此云我见。 大乘义章六曰:言身见者,亦名我见。 五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所迷故,名身见。 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 起信论曰:一切邪执,皆依我见。 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为四根本烦恼之一。 见是以推度为义,以慧为体。 我见的见,就是根本烦恼中的不正见。 不正见以染慧为性,可开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此处的我见,即五见中的身见,亦即是妄执五蕴和合之身,以为是常、一、主宰的实我。 此又称为我执,这是与生俱起,恒时相续,缘非我的第八识而妄计为我的执著。 原来我见有二,一者是分别我见,此是由邪师邪教引导而起者;二者是俱生我见,是与生俱有的,有我身即有我见,生生不离。 俱生我见又有恒相续与有间断之别,恒相续者与第七识相应,有间断者与第六识相应。 分别起的我见,则唯与第六识相应。 发布时间:2023-07-08 11:24:4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