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业报_什么是业报_佛教业报的意思 内容: 业报是什么意思? 佛教业报解释业报,是指业与报,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宝积经》九十六: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 宋延寿《宗镜录》卷二六:命是一期之业报,曷等真诠! 人的行为造作,就有各种的业报,业是身口意的行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 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业等,都会像电脑一样,在业的仓库里有了储存,等到善恶业的因缘成熟了,一切还得自作自受,这是因果业报不变的定律。 业报是佛教的重要基本观念。 据《成实论卷七》载,业报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则不报;此即佛教所主张之必然业报法则。 于此法则中,业不但为受身因缘,万物亦从业因生。 盖于业与异熟、等流、离系、士用、增上等五种果之关系中,有漏之善、不善有异熟、等流之诸果,无记及无漏之业,则唯有等流、离系等果而无异熟果。 又其中唯有漏之善、不善业所招之异熟果称为业报。 各辞典对业报的解释《佛学大辞典》的解释业报,应于善恶业因之苦乐果报。 又业因与果报。 宝积经九十六曰: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 南本涅槃经六曰:是薄福人受业报故。 法华经序品曰:善恶业缘,受报好丑。 宗镜录二十六曰:命是一期之业报。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的解释业报,意指业的果报。 又称业果。 指由有漏之善、不善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 按,有漏之善、不善业有异熟、等流诸果,无记及无漏之业则有等流、离系等果而无异熟果。 今唯称此中有漏之善、不善业所招感之异熟果为业报。 《成实论三受报业品》: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 又,《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云:彼报生者,善、不善业报果。 三恶道是不善业果,人天是善业果。 又,业报有总报与别报之分。 总报指受生为人、畜等果报之总相;别报指虽同生为人,但有贵贱、贤愚等差别。 此外,又有正报与依报之分。 正报指有情之身心;依报指身心所依止之国土器物等。 发布时间:2023-07-08 13:00:5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