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佛教说的人的【本性】是指什么 内容: 本性(佛教解释)本性,即天性。 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本性本是不分善恶的,遇善则善,遇恶则恶,善恶不可分割,相互制约;善则顺理,恶则违理,无记则可中和二者。 孟子性善论是针对人性的优点而言的,遵循了宇宙本源之理;荀子性恶论是针对人性的缺点而言的,违背了宇宙本源之理。 基本解释[Natural instincts;Natural character;Nature]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本性本是不分善恶的,遇善则善,遇恶则恶,善恶不可分割,相互制约;善则顺理,恶则违理,无记则可中和二者。 孟子性善论是针对人性的优点而言的,遵循了宇宙本源之理;荀子性恶论是针对人性的缺点而言的,违背了宇宙本源之理。 本性难移本性是动物和人或一切生物遗传所既有的特性。 一出生就具备的先天性。 (如:饿了就要吃东西,想生存得更好,爱护幼代等。),后天形成的都不叫本性。 引证解释指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荀子性恶》: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 《荀子性恶》: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 《红楼梦》第九七回:这本是他数年的心病,一时急怒,迷了本性。 曹禺《雷雨》第二幕:可是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 发布时间:2023-07-08 13:48:3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