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色界(佛教名词)_色界的意思_色界是什么意思 内容: 色界(佛教解释)色界,佛教术语。 天道的一部分。 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 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 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 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佛根据世间人(病中佛)功德多寡和妄心善恶将世间人划分为六道。 其中天道又划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六道又可根据欲、色、无色划分为三界。 如《长阿含经》:佛告比丘。 欲界众生有十二种。 何等为十二。 一者地狱。 二者畜生。 三者饿鬼。 四者人。 五者阿须伦。 六者四天王。 七者忉利天。 八者焰摩天。 九者兜率天。 十者化自在天。 十一者他化自在天。 十二者魔天。 色界众生有二十二种。 一者梵身天。 二者梵辅天。 三者梵众天。 四者大梵天。 五者光天。 六者少光天。 七者无量光天。 八者光音天。 九者净天。 十者少净天。 十一者无量净天。 十二者遍净天。 十三者严饰天。 十四者小严饰天。 十五者无量严饰天。 十六者严饰果实天。 十七者无想天。 十八者无造天。 十九者无热天。 二十者善见天。 二十一者大善见天。 二十二者阿迦尼吒天。 无色界众生有四种。 何等为四。 一者空智天。 二者识智天。 三者无所有智天。 四者有想无想智天。 色界的详述色界天共分二十二层,每高一层,对色之著就减一分,因色著所造诸业就轻一分,所得福报就多一分。 分别为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严饰天)、少广天(小严饰天)、无量广天(无量严饰天)、广果天(严饰果实天)、无想天、无烦天(无造天)、无恼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阿迦腻吒天)。 梵天、光天、净天合称初禅三天,实际是十二层天,意为经此十二天次第修行可得初禅行。 同理,广天四层天为第二禅天;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为第三禅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为第四禅天。 另外还有十八层天之说法,是为基础稍差一些的未来佛所说法,当以二十二天之次第为标准课程。 发布时间:2023-07-08 14:10:5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5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