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五乘_五乘佛法_五乘是什么 内容: 五乘(佛教解释)指运载众生到善处的五种法门。 乘乃梵语ya^na之译,有道、船、车,或运载之义。 此处喻诸佛教法犹如舟、车,可运载众生至所期之果地。 又ya^na音译作衍,故五乘又名五衍。 《盂兰盆经疏》指的五乘一般所说的五乘︰即指人乘(manus! ya-ya^na)、天乘(deva-ya^na)、声闻乘(s/ra^-vaka-ya^na)、缘觉乘(pratyeka-buddha-ya^na)、菩萨乘(bodhisattva-ya^na)。 《盂兰盆经疏》卷上云(大正39506b)︰五乘者,乘以运载为名,五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 此五力有大小,载有远近。 (一)人乘,谓三归五戒,运载众生越于三涂,生于人道,其犹小艇,才过溪涧。 (二) 天乘,谓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运载众生越于四洲,达于上界,犹如小船,越小江河。 (三)声闻乘,谓四谛法门。 (四)缘觉乘,谓十二因缘法门,皆能运载众生越于三界,到有余无余涅盘,成阿罗汉及辟支佛,皆如大船,越大江河。 (五)菩萨乘,谓悲智六度法门,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般涅盘之彼岸,如乘舶过海。 《楞伽经》指的五乘《楞伽经》卷二所举的五乘︰即天乘、梵乘(brahma-ya^na)、声闻乘、缘觉乘、诸佛如来乘(buddha-ya^na)。 《楞伽经义疏》卷五云(卍续26231下)︰天乘者,十善法也。 梵乘者,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也。 声闻乘者,生灭四谛法也。 缘觉乘者,生灭无生十二因缘法也。 诸佛乘者,事六度、理六度,乃至次第三观等诸法。 《华严五教章》指的五乘《华严五教章》卷一所说的五乘︰即一乘(eka-ya^na)、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小乘(hi^na-ya^na)。 《大藏法数》卷二十八谓,以一乘实相之法为乘,到达涅盘彼岸,此谓一乘;以六度万行为乘,出离三界,此谓菩萨乘;以十二因缘为乘,超出三界,此谓缘觉乘;以四谛为乘,超越三界,此谓声闻乘;以五戒、十善为乘,出离四趣,此谓小乘(即人天乘)。 《称赞大乘功德经》指的五乘指声闻乘、独觉乘、无上乘(an-uttra-ya^na)、种种乘(na^na^-ya^na)、人天乘(deva-manus! ya-ya^na)︰《称赞大乘功德经》云(大正17911b)︰诸佛世尊无别作意,为有情类说五乘法,由本愿力依法界身,于一切时,从诸毛孔任运流出无量法光,以一妙音等澍法雨于一众会无量有情,昔来信乐声闻乘者,闻佛为说声闻乘法。 昔来信乐独觉乘者,闻佛为说独觉乘法。 昔来信乐无上乘者,闻佛为说无上乘法。 昔来信乐种种乘者,闻佛为说种种乘法。 昔来信乐人天乘者,闻佛为说人天乘法。 发布时间:2023-07-10 12:34:5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