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药食不分·立夏斋素 内容: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天地气交,万物并秀。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食饮养生,汤粥为宜。 立夏,为夏之首。 《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至,余春尽,气温渐升,雷雨时降,天地气交,万物并秀。 立夏三候,初时,随着气候变暖,渐渐听到田间蝼蝈的鸣叫,以示夏日来临;又五日,长居地下蚯蚓也因为感受到阳气而爬出土面;再五日,王瓜的藤蔓也渐次攀爬生长,一派生机。 诗云:春尽莺燕语,夏来草初齐。 风光无限意,陌上游人集。 主食品五色饭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与白粳米共同煮成饭。 有清凉祛暑,益肾健脾,解毒生津,消肿利湿之效用。 养心粥全麦粒100克淘洗,提前冷水浸泡四小时。 另用茯神15克,水煎40分钟,过滤取汤,以煮麦粒,小火熬制待粥成。 此粥养心安神、益肾生津。 若有烦热消渴,心虚惊悸,健忘失眠者,用之佳。 副食品凉拌角瓜西葫芦切丝,加入生抽、食盐、陈醋、芥末。 热锅凉油,小火炸花椒,待油热椒香后浇在西葫芦丝上,然后拌均即可。 葫芦甘平,通利小便,除烦润肺,退肿最善。 茭首膳供茭白洗净去皮切片,胡萝卜、青椒切成菱形片。 起热锅下油,先炒胡萝卜、炒香后倒入茭白翻炒,再加入食盐、生抽、白糖,最后加入青椒。 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茭白甘寒,清暑解烦,生津止渴、利水消肿。 脆琅玕莴笋去皮,切丝,放入清水中浸泡十分钟。 捞出后放入食盐、糯米白醋、白芝麻、香油。 拌匀入味,即可食用。 此斋食清热解毒、利五脏、补筋骨、开膈热、通经脉。 清炒红苋        红苋菜清洗干净,切段。 锅中烧油,清炒红苋菜,稍加食盐即可。 苋菜甘凉,清热解毒、明目利咽、凉血散瘀。 清炒炙蚕豆        新鲜采摘下来的蚕豆,去皮,清洗干净。 锅热后倒入蚕豆,中火烧炙,稍加橄榄油,食盐,黑胡椒粉,蜂蜜。 蚕豆甘平,健脾开胃、利水消肿,涩精实肠。 汤品滋阴掌菌汤选料:黑虎掌菌,笋,艾叶。 党参10克、沙参10克、麦冬6克、鲜艾叶6克、百合6克。 春笋清洗干净,去皮切片,黑虎掌菌清洗干净,浸泡四小时。 药包大火熬煮开后,转小火慢煮十五分钟,后加入黑虎菌菇汤,稍加食盐,椰子油。 小火慢炖一小时,加入艾叶即可出锅饮用。 此菌汤有益气生津、滋阴清肺、除烦解热、养心安神之效用。 茶品决明荷叶饮炒决明子6克、荷叶3克,用沸水冲焖10分钟,即可饮用。 此茶饮有清肝明目、利水消肿、解暑生津、降血减脂之效用甜品 珠蓉含樱       选料:樱桃、杨梅。 点点珠樱落满厨,夏已至,南风交。 颗颗杨梅殷唇娇,折持去,制果糕。 结语立夏时节,地气张而天气盈。 至此,阴阳始交,万物生长繁茂。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此外,夏初之始,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暑湿渐重。 是故,饮食宜清淡,增酸减苦,补肝益肾,调护胃气,以为养阳。 发布时间:2022-05-04 21:45:4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