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只有这三关过了,才能谈到解脱和成佛!不然你的修行就是个玩笑! 内容: 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学佛修行最基本的几个道理。 因为现在很多学佛修行者都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学佛修行都特别麻木,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下,要懂得这些最基本的道理。 我们想解脱、想成佛,必须要过三个关。 第一,一定要修出离心,出离心是最基本的。 对轮回、对世间的这些琐事,不能有丝毫的贪念。 如果对轮回、对世间的这些琐事、福报有丝毫的贪念,那不能解脱,更不能成佛。 所以第一个就要断掉对轮回的贪念,对世间琐事的贪念。 这就要修出离心。 出离心特别重要,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修任何法都是世间法,只能得到世间暂时的利益,无法解脱,无法成就。 我们要发菩提心,首先就要发出离心。 首先,必须要在自己的相续中建立对轮回的厌患心、对世间的出离心。 如果出离心没有修好,在相续中没有建立出离心的话,无论修持什么法、念诵什么仪轨,都是轮回的因缘,都是世间法。 修得再好、再有成就,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和暂时的利益,无法解脱。 这是第一关。 第二关是菩提心。 不能有丝毫的私心、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要完全为众生、为他人。 这都是解脱的方法。 你想不想解脱,想不想使自己的功德圆满、福慧具足? 如果你想,就必须要这么做,这样才能彻底解脱,才能使功德达到最圆满,才能使自己的福慧具足。 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做,不愿意这样修,你就别想解脱、别想成佛,这是做梦! 不可能! 对轮回、对世间法有贪恋的话,我们肯定会上它们的当。 什么叫上它们的当? 它们一定会伤害我们。 六道轮回都有痛苦,一处也没有安乐,所以我们不能对轮回有贪恋之心。 世间的这些琐事都离不开无常,都没有可靠的,一切一切都会变,都在变化当中,所以我们不能执着于这些,不能对这些法有贪念之心,如果有的话,一定会伤害我们,一定会让我们烦恼痛苦。 如果我们对轮回,对世间的琐事没有贪著的话,我们就不会受它们的伤害和影响,这样的话我们一定能解脱。 我们仔细地想一想,现在我们所遭受到的所有的痛苦与烦恼,都来自于对轮回的贪念,对世间琐事的贪着。 我们总是放不下,总是挂碍这些。 有挂碍就有恐怖,有恐怖就有痛苦。 所以我们一定要统统地断掉对轮回、对世间琐事的贪恋之心,一定要一心一意、诚心诚意地追求解脱,渴望解脱,这叫出离心。 我常跟大家讲,真正的出离心是一种勇敢的心,无论什么时候都敢面对、敢承担,这叫出离心。 会面对、会承担,这叫菩提心,是一种智慧。 这个道理很难懂,很难理解,但是我们不用担心,不用害怕,先修出离心。 有了出离心,并不是不要这一切,并不是不做这一切该做的事情,而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得到解脱,得到自在。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工作,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并不是不要生活,并不是不要工作,依然要生活,依然要工作。 如果我们有了出离心的话,工作得会更好,生活会更快乐、更幸福。 人都特别自私自利,不会考虑对方,不知道对方的感受,所以总是埋怨别人,总是怨恨别人,于是就造出很多对自己的不利、伤害和痛苦。 我们一定要统统地把“我”忘掉,别总是带着这个“我”,别总掺着这个“我”。 不管什么时候,都掺着这个我,带着这个我,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个“我”字,所以我们不能圆融,不能容纳,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所以我们特别的烦恼与痛苦。 那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心胸打开? 刚才说过,要发大心、发大愿。 不能为自己,只能为众生;不能利益自己,只能利益众生。 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解脱,才能打开心胸。 我们的心胸打开了,心胸宽阔了,什么都能够容纳起来了,什么都能够圆融起来了,那个时候我们才不会计较,才不会跟别人之间产生这些矛盾和冲突。 任何时候我们都理解别人、考虑别人、圆融别人、忍让别人,这样我们才不会产生这些烦恼和痛苦。 这是第二关,修菩提心,就是断除自私与自利,完全地为众生、利益众生,这样我们才能解脱,才能成佛。 第三个阶段是要有证悟空性的智慧。 我们现在特别执着这一切,然后去分别,分别好和坏,分别高和低,分别贵和贱,分别富与穷。 这些分别与执着,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烦恼与痛苦。 如果我们不执着这些,完全把握住自己的心,不受外在影响,那时我们才是彻底解脱。 我们现在总受外在的影响。 什么叫受外在的影响? 比如说有聚和散,我们就受聚和散的影响。 我们心里特别想聚一聚,这就是执着;能够聚到一起了,那个时候我们心里格外高兴、兴奋。 这是什么? 就是受外在的影响。 我们受到它的影响,就受到了它的伤害。 我们特别执着聚,才产生了高兴与快乐,但是聚是无常的,有聚就肯定会有散,到散的时候肯定会很痛苦,不愿意散,怕到分散的时候,心里总有恐惧感。 不管是母子之间还是夫妻之间,有一天一定要分散,你不愿意也得分散,你愿意也得分散,那时你肯定会很痛苦、很烦恼。 这是怎么造成的? 不执着聚的时候,才不执着散,才没有痛苦。 我们总受这些外在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心永远得不到安宁;我们总是受外在的影响,所以永远得不到自在。 应该是心不随境转,让境随我们的心转,这才是对的,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解脱。 我们的心随境转了,我们的心永远得不到安宁。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是自心的显现,应该让心来控制这些境,这才是对的,这样才能得到自在,才能得到内心的安静。 心自在了,我们应该安住在自己的心里;我们的心没有成为外境的奴才,心真正能够主宰外境了,我们的心才能自在。 但是我们现在并不是这样,总是受外在的影响,总是心动。 什么叫心动? 心总为境转。 什么叫为境转? 遇到逆境的时候,我们伤心得不得了;遇到顺境的时候,我们高兴得不得了,一会好,一会坏。 这本来是一种无常,一种痛苦,是不是? 那怎么办? 我们应该让心自在,得到安定,应该要找到一个归宿,回到它的本来面目。 那怎么才能做到? 我们要证悟空性,证悟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能够有无我的智慧,证悟空性的智慧,我们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心,才能让心得到自在。 这三个关必须要过,不管你是修净宗的,还是禅宗的,还是密宗的,都必须要过这三个关,没有分别。 修净宗的,念佛求往生的,也要过这三个关;打坐修禅的,想即身成佛的人,也必须要过这三个关;现在很多人持咒、修本尊,修大手印、大圆满,更要过这三个关。 修密法一定要有基础,有一定的基础和成就才可以修密法。 我刚才说的那三个关,也可以说是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都是显宗里讲的,修密宗法的人应该有这个三个成就。 出离心有了,菩提心有了,证悟空性的智慧有了,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修持密法,这样我们会快速地达到最圆满、最殊胜的境界。 显宗是基础,有显宗的成就的基础上,才可以修密宗。 通过显宗的成就,才可以进入密乘,没有这么容易。 别盲修瞎炼,别自欺欺人。 现在这个社会,尤其是在内地,很多都是盲修瞎炼,以盲引盲,修学没有次第,不系统,自己随便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修什么就修什么,也没有上师善知识的引导、指导和窍决,你能学会吗? 能修成吗? 佛法和一般的学问能一样吗? 学一般的学问,通过自学也能有一定的成就,佛法和一般的学问不一样,佛法必须有善知识的指点、引导,必须有传承,必须有上师的窍决。 这都是一定要有的,所以我们不能盲修瞎炼。 别欺骗自己,别装模作样。 没有修行别装修行人,不懂装懂,到处瞎说! 我说的都是实话。 昨天有个人问我,你到汉地弘法,跟这些居士们接触有什么感受? 有没有什么高兴的事? 有没有什么伤心的事? 我说,我在内地接触这些居士们的过程中,也有高兴的事,也有伤心的事。 什么是高兴的事? 我原来真的没有想到,在汉地有这么多人信佛、学佛,而且这么虔诚,大部分的人都是真想解脱、真想成佛的,真想学、真想修的,这是我遇到的最高兴的事,这个事让我很感动。 为什么我发心学汉语? 也是这个原因。 伤心的事是什么? 很多人虽然很虔诚、很精进,但是没有正确的方法,都特别的麻木,看几个光碟、看几本书,就靠这些学修,不可能成就的! 很多都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或者目标与方向不正确,特别的麻木,特别的迷茫。 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今天到这里来求灌顶,明天跑那里去求灌顶,不知道灌顶的要点,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灌顶,一说有灌顶,都跑来了,特别的麻木,我真的感到可惜。 虽然这么精进,但是这样学修永远也达不到目的,我说的都是实话。 所以都一定要好好地学,别盲修瞎炼,一定要有三个过程。 闻思修么! 没有思惟,哪有修行? 听闻佛法,有机会多听一些,参加善知识们的讲座与开示,反复听,多次地听,不是听一次两次就能明白的。 如果没有这个机缘,就多看多听网络上那些大德的开示。 多次地听光盘,多次地看这些佛书,把基础的道理弄明白,一定要反反复复地。 不管是听闻的时候还是其他的时候,都一定要认真,不能虚伪。 现在很多人都很虚伪,听的时候不认真,听完就都忘了,没有记住。 听闻佛法的时候要具足很多条件,所以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听,认认真真地看;反反复复地听,反反复复地看。 这样才能明白。 然后是思惟。 思惟什么? 思惟你听到的、看到的、你讲的这些道理,多次地思惟,反反复复地思惟,一定要牢记在心里,一定要甚深地体会,然后再去修。 真正修炼的时候,不一定是一直坐在那里修,而是要落实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去做,这叫修炼,知道吗? 闻思修有三个阶段,必须要按次第。 智慧分三个,闻慧、思慧、修慧。 闻慧是思慧的基础,思慧是修慧的基础,什么意思? 闻慧是从闻法中得到的,思慧是从思惟中得到的,修慧是通过修持、修炼得到的,这三个智慧前面是后面的基础,一定有这个过程和程序,这都十分重要啊! 如果没有闻思修,不可能成就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无法过这三个关。 如果没有过这三个关的话,无法用这三个殊胜来摄持。 三个殊胜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 大德高僧、善知识都提到了,无论念什么,哪怕仅仅念一句“阿弥陀佛”也要三个殊胜的摄持,如果没有三个殊胜的摄持,不能成为菩提的因,不能成为成佛的因。 念一句阿弥陀佛,念一句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六字真言,也必须要有三个殊胜摄持,但是没有过三个关,不可能做到。 前行发心殊胜,如果在自己的相续中没有生起菩提心,你怎么发菩提心来摄持? 正行无缘殊胜,如果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能没有私心杂念吗? 不可能! 能做到吗? 念佛的过程中不能有私心杂念,念佛的过程中不能有执着、分别、妄想。 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能做到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啊! 现在很多人说:“念佛法门方便,我还是念阿弥陀佛吧。 ”方便是方便,但是难啊! 这个要求高啊,能做到这点已经了不起了,已经成就了,已经快成佛了! “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都是佛菩萨的境界,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能做到吗? 不可能! “念佛方便,念佛方便。 ”我跟你们说过,念佛是方便,但是念一句阿弥陀佛能够往生很难啊! 净宗的大德们也说过,一千个念佛人当中,可能有一个人能够往生。 很难啊! 然后是后行回向殊胜。 这个回向不是一般的回向,跟发菩提心没有什么差别。 有菩提心才能做到圆满的回向,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话,做不到啊! 发心和发愿是修行前后的差别,修行念佛之前发菩提心,这叫发心;念佛后发菩提心,这叫回向。 这两个心没有差别,都是一种菩提心。 相续中没有建立菩提心,怎么能发菩提心? 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闻思修统统地过这三个关,统统地成就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这样我们才能解脱,才能次第达到最圆满的境界。 我总是说这些。 我也不是没有话说,但是现在就需要说这些话,说别的话没有用! 很多人都没有道次,所以我就反复强调这些。 你爱听也好,不爱听也好,我就要反复强调这些,因为现在就需要这些,这些是最能够对治目前的状况的。 如果你能听进去,你能接纳,这就是你的善根与福德,你一定能很快解脱,很快成就。 如果你接纳不了,如果你对不上号的话,也许是你的层次很高了,但是层次高的人不可能接受不了吧! 更会接纳。 那就是你根本不懂佛法,你根本不懂修行,你说要信佛要修行都是虚假的,我必须要说这些。 我是代表佛陀讲说佛法,不是针对一个人而说,也不是针对几个人而说,也不是针对你们而说,而是针对所有的人类、所有的众生。 我们都要去观察,把佛法——我所说的这些话都是佛法——当作镜子好好地照一照自己,才能照到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是个善人还是个恶人。 现在很多人都不懂佛理,还说,“我很善良! 我挺好,但是别人对我怎么怎么,他对我怎么怎么,我是挺善良,我是全心的,我是真心的。 ”但是我不相信,因为你不是拿佛法当镜子照自己。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佛法当镜子,好好地照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个善人还是个恶人,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 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包括我自己,都需要观察自己,都需要调整自己。 修行的过程就是改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修正自己的过程,并不是修正别人的过程。 如果真想学佛、真想修行的话就必须要这么做。 发布时间:2023-01-11 21:25:0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