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法事】_佛教法事活动包括哪些_佛教法事仪轨 内容: 法事(佛教解释)法事,在佛教中是指供佛、礼忏、打醮、修斋等宗教法会、仪式。 法事是寺院道场首要行事之一。 在所举办的法事傍边,有的是自我悔过的方法,如忏摩;有的是经群众附议经过者,如布萨;有的是对群众宣说佛法,如升座说法;也有于新春时为国家、檀那祈福祝祷者,甚至到山门迎春等;一年傍边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关斋戒的屡次举办等,便利社会群众参加修持。 下面略数佛教法事活动:一、布萨羯磨:僧团中,僧众若有犯戒者,则于群众前发露悔过,称为布萨。 凡与群众有关的决策,须经群众三次抉择经过,称为三番羯磨。 二、忏摩请戒:三坛大戒中,每于登坛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导戒子悔过发愿,以便身心清净,纳受戒体。 三、护戒诵戒:僧团中受过菩萨戒的僧众,每半个月诵菩萨戒法一次,藉以勉励自个不忘发心,行菩萨道。 四、升座说法:森林中,大和尚晋山上任,或逢节日庆典,甚至素日对群众说法,都称为升座。 升座便是正式对外宣告、布告。 例如新春升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五、年庆请求:森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课时,群众一起唱赞、诵经,为国家请求国泰民安,为护法檀那请求福慧满意。 所以宝鼎赞中有端为国际祈平和,地久天长。 六、山门迎春:森林日子,僧众素日不容易走出山门,唯过年时,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课后,由大和尚或监院领导群众,从大雄宝殿到山门外巡礼参访,藉此接触大自然。 七、上灯胜会:灯代表光亮,点灯首要是点亮自个的心灯,因而,信徒在佛前点灯,是表明佛与人的心光相互辉映。 通常寺院均在新春时期举办上灯法会,江苏省的扬州,有所谓: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十九算帐,二十倒闭。 在台湾的北港灯会是从阴历二月一日才开端,佛光山则自阴历正月初一开端举办半个月的春节平安灯法会。 八、结夏解居:结夏便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阴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阴历七月十五日。 还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九、大座讲经:以讲经为主,演说前先唱香赞、钟声偈等,并有信徒请法等典礼,是一种解行偏重的佛事法会。 十、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宝及受持五戒。 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甚至自性三宝,皈依便是必定自个、尊敬自个;受持五戒则是尊敬别人、不侵略别人的善行。 十一、八关斋戒:供给在家信徒学习落发日子,培养出离心,而于一日一夜远离家庭,进住寺院,并持守八条戒。 曩昔通常均于六斋日举办,现在通常寺院均在周日举办,一个月举办四次。 十二、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为集会场所,通常均约请法师掌管并说法,透过轻松的佛法座谈方法,增进参加者对佛法崇奉的了解及解答有关崇奉、行持上的疑问。 十三、供佛斋天:供养三宝并请诸天吃饭,台湾风俗称为拜天公,佛教则称为供佛斋天。 通常于阴历元月初九举办。 十四、春祭秋祭:指阴历四月清明法会与七月孝道月的回报法会,称为春秋二祭。 十五、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与荐亡普佛。 延生普佛用于消灾、作寿、喜庆;荐亡普佛用于往生、超荐、冥寿。 普佛者,即对三世全部诸佛遍及恭顺,遍及礼请,遍及结缘的意思。 十六、三时系念:元朝中峰明本禅师着。 属净土法门,首要意图是藉着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超荐亡灵往生西方极乐国际,永离业海,直证不退,满意无上菩提。 十七、蒙山施食:为超度亡者举办的施食法会,有巨细蒙山之分。 源于宋朝不动法师(也称甘露法师)于蒙山所建议,后由上海兴慈法师大力倡议,今天通常寺院大都于晚课后随堂施放小蒙山。 十八、盂兰盆会:是藉着供佛斋僧的积德行善,以挽救饿鬼脱离苦趣,并且酬谢七世爸爸妈妈恩德的佛事法会。 通常寺院道场均于阴历七月十五日举办。 十九、瑜伽焰口:施放焰口,能令饿鬼得度,也是对亡者追荐的佛事之一。 除了施食,以免除饿鬼的饥虚以外,最首要的是为他们说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见,不再造罪遭受痛苦,以祈提前脱离苦趣,成果菩提。 二十、水陆法会:中国佛教中,典礼最盛大、积德行善最殊胜的法会,侧重对水陆众生的普济,除了施食,并有诵经持咒的法施,可令遭受痛苦众生心开意解。 佛教法事仪轨(一)诸佛菩萨圣诞仪轨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早上:一:宝顶赞。 二:念诵早课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三:接:1:弥勒八句赞:弥勒佛化痴呆,街头上等个人来,手提布袋笑盈腮,张海口畅心怀,三界无安不可住,几时铁树花开,常日稳坐待当来,补处上莲台。 2:接偈:过去曾作智光仙,大慈三昧妙难宣,庄严南有海岸国,补处上升兜率天,心识圆明十方界,性修功德一时圆,几多内院往生辈,会启龙华授记先。 南无兜率内院万德周圆位居补处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四:绕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五:拜愿: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六拜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三拜南无普贤菩萨三拜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三拜。 六:国基巩固七:三皈依八: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三称。 九:韦驮赞。 十:跪念回向,我等早殿之功德,消除众生宿现业,世界所有灾难处,水风等灾悉消灭,风调雨顺人向善,迷途知反归大觉,天灾人祸丧生者,皆获超升得安乐。 释迦佛(二月初八出家,十五涅盘)早殿同初一 十五,唯初八早殿香赞改为戒定真香上午:一:炉香赞,二:拜八十八佛。 礼佛前观想文:恭敬肃穆 进入佛前,脚站八字,运气力踩地三四遍,然后运心作观想:八尺佛陀金身放金光,坐在八尺高的金剛宝座上,吾人心口有心炉,点心香。 心香飘渺,香云朵朵,供在佛前。 香云上有莲花,四边有梅花、兰花、桂花、菊花、牡丹、芍药,玫瑰。 種種高贵庄严的花整整齐齐的围绕着。 次再观想:佛前桌上有蜡烛,烛台一对一对,一排一排的光明照耀。 空中悬挂庄严的宫灯,亦是一對一對,一排一排的光明照耀。 上方天雨蔓陀罗花,以及种种奇妙之花。 下方大地以黄金为地,平平坦坦,金光闪耀,一望无涯。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我们眼前,西方三圣在释迦牟尼佛之后。 西方三圣之后有层层的彩云和楼阁殿堂。 再观想:吾人头上有圆圆的项光,淡黄色,象月亮。 身披袈裟,圆顶方袍,作地藏菩萨比丘相观。 左右有父母或祖父母,白发苍苍,满面慈祥,与吾人一同拜。 前面有历代祖师,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慈舟大师、倓虚大师、通愿老法师等,领导吾人拜。 后面是一切众生。 有在世的、有故去的,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许多許多,随从吾人一同拜。 或再观想:病院中的病房、走廊、手术室、太平间,人们呻吟,瘦弱,种种病苦。 监狱中阴森森,没有一丝光线,脏兮兮,臭秽不堪,满面垢秽的囚犯之苦。 许多纠纷现场,各国议会,法院,人们彼此钩心斗角,争执不休,我相人相对待之苦。 以及灾祸现场,火灾、水灾、旱灾、风灾、矿灾、兵灾战场、地震、车祸、自杀、他杀,慘绝人寰,惨不忍睹灾祸之苦。 虽然如此,在这多灾多难的世界,花灯初上,人们仍埋没在万丈红尘中,享受幻妄五欲之乐,乐不欲尽。 但是,半夜子时以后,人们渐渐又进入无明大梦中,梦中作梦,此时若能午夜梦回,如悉达多太子,午夜猛醒,踰城出家修行便好。 否则清晨起来又是上班、议会、开店、耕田、作工、运货,身心劳碌,奔波在生死苦海中,从朝至暮、从月竟年、从生到死,乃至生生世世都是如此。 回顾山间清静不宣,瞻仰佛前光明庄严。 此时应发庆幸心、难遭难遇心、欢喜心、感谢心、至诚恭敬心。 注:一:礼佛观想文,代表意义:供香代表五分法身香,持戒有戒香,修定有定香,开慧有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能自利利他,故名为香。 二:供花代表清净无为的菩提果。 三:莲花代表空有不二,中道第一义谛,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有慈悲普愿众生同生西方,同证菩提,因该果海,果彻因缘。 四:供蜡烛代表定慧,理智的光明,能照破无明烦恼黑暗,而不被无明烦恼所遮。 加持四小咒。 1:嗡 览姆---净法界真言(观想能使尽法界虚空界悉皆清净)2:嗡 吸林姆---文殊护身咒。 3:嗡 勃鲁姆---大轮一字咒(净心)4:嗡 仆刊姆---净土地 变食真言(大地为黄金 琉璃)礼三宝文我弟子某甲,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各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悲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遍法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诸佛菩萨前,一心如法归命礼。)嗡 洒尔乏 打他噶打叭达盘达难嗄罗弥(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一切罪障皆忏悔,一切罪根皆忏悔。)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一心顶礼:南无大慈大悲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无大慈大悲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南无大慈大悲仟佰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大悲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力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西方三圣佛菩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師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三:跪念:南无归依金刚上师。 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 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四:拜八十八佛:南无普光佛---五:跪念: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 是诸世尊,当慈念我。 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 所作重罪。 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 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 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 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 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篾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 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于畜生一摶之食,或修净行。 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较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归命礼。 所有十方世界中,------六:赞:八十八佛,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遍知,十号证菩提,仗佛慈力,罪障尽消除,南无忏悔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七:回向,礼忏功德殊胜行---八:三归依九:回向:愿消三障诸烦恼---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六月成道,九月出家)早殿:一:戒定真香二:念诵同常三:1:唱赞: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宫,楊枊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薰蒙,千层浪头显神通,光降道场中。 2:唱偈: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四:绕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五:拜愿: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南无阿弥陀佛三拜南无观世音菩萨六拜南无大势至菩萨三拜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拜六:三归依等后面同早殿上午诵普门品。 1:炉香赞。 2:坐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接开经偈。 3:诵普门品三卷,大悲咒一遍,心经一遍。 4:观音偈。 5:称 南无观世音菩萨数声。 6:赞观音文:(敲引磬念)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皆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大众起立,礼佛三拜)7:发愿。 跪念: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愿我早得智慧眼,愿我速度一切众,愿我早得善方便,愿我速乘般若船,愿我早得越苦海,愿我速得戒定道,愿我早登涅盘山,愿我速会无为舍,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8:三归依。 9:唱赞: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宏深,苦海度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 南无施无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10:回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二月廿一普贤菩萨圣诞早上:一:戒定真香赞。 二:念诵 楞严咒等,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毕。 三:接1:普贤八句赞:普贤行愿深,劝发菩提大心,三贤十地诸圣伦,令见弥陀尊,十大愿王若遵循,利益非佛莫陈,果觉因心相符泯,证清净法身。 2:普贤偈:大行菩萨称普賢,重重愿海浩无边,端严示作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宝莲,一切三昧皆自在,本来妙德尽周圆,宝威如来娑婆化,灵感神通震大千,南无峨嵋山银色界大行普贤王菩萨。 四:绕念:南无普贤王菩萨。 五:拜愿:本师三拜 文殊三拜 普贤六拜 弥勒三拜 十方菩萨摩诃萨三拜。 六:三归依等后面同早殿。 上午:一:炉香赞。 二:坐下诵行愿品一卷。 三:称念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圣号。 四:起立回向:诵经功德殊胜行---五:三归依,次第出堂。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早上:一:戒定真香赞。 二:正常早课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 三:接:1:文殊八句赞:文殊辅法王,智慧非佛莫量,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彻底彰,闻者直下亡情见,达本菩提道场,愿如善财沐恩光,究竟证真常。 2:文殊偈: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觉母智难量,左持利剑烦恼断,右执青莲德相彰,孔雀神狮共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童行五髻知权现,本是如来欢喜藏。 南无清凉山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四:绕念:南无妙吉祥菩萨。 五:拜愿,同上普贤圣诞。 六:三归依等后面同早殿。 上午:一:炉香赞。 二:大众僧一起长跪,本师三称,修文殊法:归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归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忏悔受戒:我今归依三宝尊,罪障一切各个悔,有情众善尽随喜,大觉菩提亦能持。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归依,自他益利极成故,菩提心者令生起。 (二)迎请仪轨迎请佛像入寺仪规一:迎接,大众到佛像前顶礼三拜,长跪,合掌和尚云: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众等一心奉请,娑婆教主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分身现相,降临道场(三请三拜)迎请站前。 上座白:佛身充徧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慈光摄照入莲位接称圣号,钟鼓齐鸣,至请佛到殿安置好,(大众随佛至殿)二:举宝顶赞。 上座白:皈命世尊无有上,为众依怙大法王,我今如法安圣位,唯愿慈悲哀纳受。 三:赞十佛偈(华严经第十六)1,迦叶如来具大悲,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2,拘那牟尼见无碍,(下余三句皆同1)3,迦罗鸠驮如金山,4,毗舍浮佛无三垢,5,尸弃如来离分别,6,毗婆尸佛如满月,7,弗沙明达第一义,8,提舍如来辨无碍,9,波头摩佛净无垢,10,燃灯如来大光明。 四:唱佛宝赞。 五: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六:绕念佛号若千声---七:三归。 八:赞:菩提树下,不动而升,天王帝释远相迎,敷座已圆成,觉帝扬声,万象悉皆听。 九:回向:请佛功德殊胜行, ----迎请法宝入寺仪规一:维那呼:大众一起向上排班,礼佛三拜,呼:钟鼓齐鸣,迎请法宝,(请什幺唱什幺)二:滚引磬,迎请队伍出班。 三:大众随迎请队伍出,口中唱法宝名,请入大殿,队伍唱回来,收板,展具,顶礼,长跪合掌主者拈香迎请云: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众等一心奉请,大乘妙法莲花经,权实教典,离欲眞净,甚深法宝,谨运一心,皈命顶礼。 三请三拜。 四:称圣号安置经藏。 五:本师三称,接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 六:唱法宝赞。 法宝实难量,如来金口宣扬,龙宫海藏散天香,觉者诵琅涵,玉轴霞条金写字,似排秋雁成行,昔因三藏取来唐,万法为敷扬。 六:供养,八供队伍出班。 唱:遍地香涂鲜妙杂花敷,须弥四周日月顶庄严,以此所缘诸佛佛土现,愿诸众生清净佛刹行。 三遍七:回向:迎请功德殊胜行---八:三归九:拜法宝。 迎请法师一:礼佛三拜,上下引磬二:迎请法师,队伍依次去法师处,次序为:一对香盘经书盘,二对双引磬,三对香,四对花,五对幡,六对拜者四人,七对八供八人。 注:一般不太大的迎请,花幡各两人即可。 三:到法师处,向上排班,展具,顶礼法师三拜,起具问讯,末后先行,回到讲堂,香二位侍边,其它人归位。 四:三大磬慢敲,在迎请队伍一一放回花幡等物时 敲完,压磬,举炉香赞,香云盖菩萨滚引磬,顶礼法师三拜,法师上座,唱:遍地香涂八供在唱中间上。 五:法师说,大众请坐,答阿弥陀佛,坐下,维那敲报钟,唱:钟声传三千界内---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接开经偈,师父拍经堂开讲,讲毕,下课,折小被六:回向:学法功德殊胜行--师父当中拜三拜。 七:维那呼:礼谢法师三拜,送法师回寮,香盘,经书盘先走,后师父侍者,八供。 八:维那呼:礼佛三拜等香经书盘回来,八供人回 来后呼次第出堂。 灵骨(舍利)入塔仪式一:打犍槌集僧(但请一二十人,在塔前站班,塔前设一供桌,香花罗列,供果齐全)维那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展具,顶礼三拜,起具,分班。 二: 唱大弥陀赞,主法人拈香,礼拜。 维那白云:是上某下某老和尚依法荼毗,三载已过,今乃藏骨入塔,裂百年尘劳之网,入一路涅盘之门,仰凭大众恭谨念诵,资助觉灵。 三:诵经:弥陀经一卷,往生咒七遍,三真言各三遍。 四:主法人说法。 接称阿弥陀佛圣号请舍利入塔,接举莲池赞,愿生西方净土中五:维那举:上来念诵,资助往生,唯愿上某下某老和尚,常寂光中无见顶相常圆,娑婆世界有漏尘躯永脱,荼倾三奠,香热一炉,奉送云程,和尚奠灵。 六:维那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展具,顶礼老法师三拜,起具,问讯,分班。 (三)诸戒法仪轨诵戒偈诵菩萨戒南无千花台上卢舍那佛 三称三聚净戒难得闻,经于无量俱胝劫,读诵受持亦如是,如说修行者更难。 钟声传华藏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 利益报檀那厚德声闻戒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别解脱戒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修行者更难钟声传三千界内, 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 利益报檀那厚德虚云老和尚威仪偈举佛音声慢水流, 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 立身顶上似安油瞻前顾后轻移步, 左右回旋半展眸,威仪动静常如此, 不妄空门作比丘学戒上课念偈诵归敬如来是我师, 归敬正法正教体,现前僧众贤圣等, 直至菩提永归依和合共住乐无边, 修学法喜满心间,日日学习正法教, 时时行持不空谈. 说欲法一:与欲,受欲,除了自恣时,云与欲自恣,其他一切羯磨皆应云与欲有罪待忏. 注:本为与欲清净,愿老法师改之,若无清净云清净,有欺妄之过故. 自己有说欲缘,不能参加羯磨,应找一尼说欲。 二人先互顶礼,小礼大,对面长跪,与欲云:大姊一心念,我某某比丘尼如法僧事,与欲有罪待忏。 一说竟。 受欲人云:善。 与欲答:尔。 一拜起立,问讯。 若有两种羯磨即须说两次。 如诵声闻戒则须两次,一:忏罪羯磨,二:说戒羯磨。 二:若自恣时有说欲缘,不能参加,应找一尼説欲自恣。 一説。 受欲人云:大姊一心念,我某某比丘尼如法僧事与欲自恣。 一説。 受欲人云:善。 答:尔。 三:僧中传欲:说戒及一切羯磨的传欲文,当僧中作法时,羯磨者先作前方便。 当说到不来诸比丘尼说欲及清净,维那答:有。 此时传欲人即出位至中间,展具,顶礼三拜,或一拜,长跪合掌云:大姊僧听,某某比丘尼,我受彼欲,有罪待忏,彼等如法僧事,与欲有罪待忏。 一说。 若受众多人欲,彼后应加等字。 作羯磨者云:善。 传欲人答:尔。 起具,问讯,归位。 自恣时传欲文:大姊僧听,某某比丘尼我受彼欲自恣,彼如法僧事,与欲自恣。 一说。 受式叉摩那戒法仪规一:打犍椎集僧已,不来者与欲。 二:维那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闻磬声至诚礼佛三拜,问讯分班。 三:呼:沙弥尼向上排班礼佛三拜。 四:迎请三师如前沙弥尼戒法,大众序坐。 五:维那呼:诸沙弥尼展具闻磬声至诚顶礼和尚三拜,问讯 长跪 合掌。 如是乞云:大姊僧听,我沙弥尼某甲,今从众僧乞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愿众僧与我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慈愍故(三说三叩首)师云:善。 回答:尔。 乞已,维那呼:起立,礼谢大众僧三拜,起具 问讯,末后先行,至眼见耳不闻处。 六:大众僧作羯磨法称量。 作前方便答:受二岁学戒羯磨。 大姊僧听,彼沙弥尼某甲今从众僧乞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时到,僧忍听,与沙弥尼某甲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白如是。 大姊僧听,彼沙弥尼某甲,今从众僧乞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僧今与沙弥尼某甲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谁诸大姊忍,僧与沙弥尼某甲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谁不忍者说(三说)。 僧已忍,与沙弥尼某甲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七:次当唤沙弥尼来入众,维那呼:诸沙弥尼一齐入堂,向上排班,展具顶礼大众僧三拜,问讯,长跪合掌。 八:和尚尼为说六法名相,某甲谛听,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六法不得犯。 1:不得淫欲法,若式叉摩那行淫欲法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若与染心男子身相触 缺戒,应更与戒,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 2:不得偷盗,乃至草叶,若式叉摩那取人五钱若过五钱 若自取 教人取,若自斫 若教人斫,若埋坏色 非式叉摩那 非释种女,若取减五钱缺戒 应更与戒 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 3:不得故断人命,乃至蚁子,若式叉摩那故自手断人命求刀授与人教死,赞死,若非药墮胎厌祷咒术 自作教人作 非式叉摩那 非释种女,若断畜牲不能变化命者,缺戒应更与戒 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 4: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式叉摩那不真实非己有自称言,我得上人法,得禅解脱 得三昧正受 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言天来 龙来 鬼来供养我非式叉摩那 非释种女,若於众中故作妄语 缺戒 应更与戒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 5:不得非时食 若式叉摩那非时食缺戒 应更与戒 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 6:不得饮酒 若式叉摩那饮酒缺戒 应更与戒 汝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能持否? 具学三法分三:1:学根本法,即:四重。 若犯,应灭摈。 2:学六法:若缺,应更与二年羯磨。 3:学行法:学一切大尼戒行,若违,须忏。 九:维那呼:诸式叉摩那等一齐起立,闻磬声至诚礼谢大众师父三拜,起具问讯,分班。 十:大众起立,维那举回向偈受戒功德殊胜行---和尚至中礼佛三拜。 十一:再呼:诸式叉摩那一齐向上排班展具 闻磬声至诚礼谢和尚阿舍梨三拜,起具,问讯 分班。 十二:维那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礼佛三拜问讯,送和尚(阿舍梨)回竂(指羯摩教授阿舍梨),送和尚时羯磨教受阿舍梨礼佛三拜。 十三:诸式叉摩那等一齐向上排班,展具闻磬声至诚礼谢大众师三拜,礼佛三拜,起具 问讯 分班。 次第出堂。 受沙弥戒仪规一:集僧於作法处,不来者与欲,受戒人著眼见耳不闻处已,作法同单白羯磨,令僧知其得法。 作前方便:问: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答:作法同单白羯磨。 大姊僧听,是某甲从此比丘尼某甲出家,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从比丘尼某甲出家,白如是。 二:唤戒子入堂。 维那师呼:诸善男女等一齐向上排班,展具,闻磬声至诚礼佛三拜,起具,问讯,分班。 为首一人执香,随二引礼迎请羯磨教授阿舍梨。 二师至法堂先礼佛三拜。 三:维那呼:诸善男女等一齐向上排班,展具,闻磬声至诚顶礼羯磨教授阿舍梨,起具 问讯 分班。 为首一人执香,四人随二引礼及二舍梨往和尚处迎请。 四:和尚至门,维那敲三大磬,举香赞。 和尚拈香三拜毕升座,二师顶礼和尚三拜,亦升座。 维那呼:上香。 五:诸善男女等一齐向上排班,闻磬声至诚顶礼和尚三拜,长跪合掌。 (以下正式开始受戒,详见沙弥尼正范)六:请师:维那呼:闻磬声至诚礼佛三拜,大众僧序坐,诸沙弥尼顶礼大众僧三拜,长跪合掌云:大姊一心念,我某甲等今请大姊为沙弥尼十戒和尚,愿大姊为我作沙弥尼十戒和尚,我依大姊故,得受沙弥尼戒,慈愍故(三请三叩首)。 大姊一心念,我某甲等今请大姊为沙弥尼十戒阿舍梨,愿大姊为我作沙弥尼十戒阿舍梨,我依大姊故,得受沙弥尼戒,慈愍故(如前)。 师云:诸善男女等,汝等既已殷勤申请,我今可尔为汝等作十戒和尚(阿舍梨),精进莫放逸。 戒子答云:依教奉行。 七:请圣:引礼云:汝等一齐起立,闻磬声至诚顶礼三拜,长跪合掌(随师语)三师云:香花迎,香花请,(众接)弟子某甲等一心奉请:1: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戒(三请三叩首)。 2: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权实教典,离欲真境,甚深法宝,谨运一心,归命顶礼(如前)。 3: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诸大菩萨,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传南山中诸大律师,中兴律祖慧云馨公大和尚,某某堂上上某下某为和尚,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戒(如前)。 4:光明会上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兰土地,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祇惟愿不违本誓 监坛受戒(三请三问讯)。 八:忏悔,我弟子某甲,从於无始以至今生毁破三宝,作一阐提,谤大乘经,断学般若 杀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兰,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起诸邪见,拔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故於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淨光明,照触我身,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三称)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九:正受沙弥尼十戒三皈得体。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我今随佛出家,某甲为和尚,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慈愍故。 (如是随师三说三叩首,每一拜如法作观)。 十:更加三结作法圆满,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我今随佛出家已,某甲为和尚,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亦如是随师三说三叩首。 十一:宣戒相:1,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尼戒能持否? 答能持。 2,尽形寿不偷盗是沙弥尼戒能持否? 3,尽形寿不淫欲能持否? 4,尽形寿不妄语能持否? 5,尽形寿不饮酒能持否? 6,尽形寿不著香花蔓香油涂身能持否? 7,尽形寿不歌舞倡伎故往观听能持否? 8,尽形寿不得高广大牀上坐能持否? 9,尽形寿不非时食能持否? 10,尽形寿不得捉生像金银钱宝能持否? 此是沙弥尼十戒尽形寿不得犯。 能持否? 能持。 注:沙弥法云:应知惭愧善住,奉事师法中不应懈怠放恣,当自慎身口,卑己敬人,常乐持戒,莫新人新事调戏,不应自恃才力复莫轻躁,应知羞耻,不说无定乱言,唯庠序合理。 诵式叉摩那戒仪规一:到僧中告清净,诸式叉尼一起礼佛三拜,次礼大众师三拜,长跪合掌,每三人齐言:阿舍棃耶僧,我某甲式叉尼有罪待忏,僧忆持,三说,比丘尼(诵戒者)言:善,小众答:尔,说毕,礼谢大众师三拜,礼佛三拜,退出。 二:诵戒的儀式同比丘尼的菩萨戒诵法,三:维那唱偈完,起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竟,维那先念:佛灭度后於末法中应当---序,戒本中有,诵戒者或三人礼佛已白: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众我等诵戒恐有错误,愿同诵者慈悲指示,四:先诵沙弥尼十戒,次诵威仪门,至此,沙弥尼起座礼佛而去,式叉尼接诵六法,比丘尼的行法不诵,五:回向诵戒功德殊胜行---。 诵菩萨戒法仪规一:初八,二十三挂牌。 告示上写今日诵戒. 二:鸣槌集僧已,次第入堂,查人到齐否. 维那呼:大众师一齐向上排班,展具,礼佛三拜. 三:作前方便。 诵戒师问:僧集否? 维那答: 已集. 和合否? 和合,末受具戒者出否? 已出,不来诸比丘尼说欲及清净? 有或无说欲者. 如果维那答有,持欲人到中央展具,礼佛三拜长跪白云:大姊僧听,某甲比丘尼,我授彼欲,有罪待忏,彼如法僧事,与欲有罪待忏. 一说毕。 诵戒师言:善。 彼答:尔。 一拜归位。 诵戒师即问: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维那答: 忏罪羯磨。 四:忏悔,僧中上座法师或和尚至中间向上问讯. 作白云:大姊僧听,此一切众僧犯罪,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一切众僧忏悔,白如是。 一说问讯归位。 大乘忏。 维那呼:大众师一齐向上排班,接举:往昔所造诸恶业---东西单皆一句一拜,三遍毕,接呼:礼佛三拜,然后,大众转身对面立. 五:维那敲三大磬,举炉香赞。 此时诵戒师上香毕,呼:展具,诵戒师答:免展具。 又呼:顶礼诵戒师三拜。 诵戒师答云:不敢当,礼佛一拜。 呼:大众师一齐就座而坐。 诵戒师三礼佛已,长跪白云: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众,僧差诵戒恐有错误,愿同诵者慈悲指示。 就地一拜,起具问讯,缓步升高座。 同时维那敲报钟三阵后,唱钟声偈:钟声传华藏界内, 佛法扬尘刹国中, 功勋祈世界和平, 利益报檀那厚德。 唱毕举:南无千花台上卢舍那佛三称。 唱接:三聚净戒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修行者更难。 六:正式诵戒,诵戒师抚尺一下,开始诵戒。 至终。 诵毕下座到中间展具礼佛三拜,跪曰:某甲敬谢大众僧差诵戒,三业不勤,戒文生涩,坐久延时令众生恼,望众慈悲布施欢喜。 白已,就地一拜起具问讯归位,维那呼:大众师一齐起立。 悦众敲一引磬。 七:回向:诵戒功德殊胜行----同时戒师礼佛三拜. 归位. 维那呼:大众师一齐向上排班,展具,诵戒师云:免展具。 礼谢诵戒师三拜。 诵戒师云:不敢当,礼佛一拜。 再呼:礼佛三拜,问讯,次第出堂。 诵声闻戒仪规注:诵戒日,先须作白。 每月大月:十五,三十。 小月:十五,二十九。 A:作白法:一: 於晨朝小食即早斋已,结斋前维那师具足威仪打静三下,由小到大已,问讯归位。 二:上座出位至中间,问讯合掌白云:大姊僧听,今白月(上半月)或黑月(下半月)十五日(下半月若小月则言十四日)众僧和合, 於今日下午若干时在讲堂处说戒, 白僧令知。 白已,问讯归位。 B:诵戒法:一:大众师父闻犍槌声齐集诵戒堂外。 维那师击三下引磬云:降伏魔力怨,除结尽无余,露地击犍槌,众尼闻当集,诸欲闻法人,渡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 维那呼:大众师一齐对面问讯,次第入堂。 分东西两序而入。 二:维那呼:展具,闻磬声至诚礼佛三拜,问讯。 上座出位至中间作前方便法:僧集否? 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否? 已出。 不来诸比丘尼说欲及清净? 有。 传欲人出位至中间展具顶礼三拜,长跪,合掌,如是白云: 大姊僧听,某甲比丘尼,我受彼欲, 有罪待忏。 彼如法僧事,与欲有罪待忏。 诵戒师答:善。 传欲人答:尔。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忏罪羯磨。 上座至中间问讯,合掌, 白云: 事先列好,共犯之罪相,告知大众僧然后作白云:大姊僧听,此一切众僧犯罪,若僧时到,僧忍听,此一切众僧忏悔,白如是。 白已,归位。 三:维那去打静一下回位。 传欲人出位至中间问讯白云:大姊僧听,僧差我比丘尼某甲,往比丘僧中求教授尼人,而僧无教授尼人,亦无善说法者。 虽然,上座有敕,语嘱尼众,当勤精进,如法行道,谨慎莫放逸。 众答: 顶戴受持。 传教诫人问讯归位。 維那呼:大众师一齐就座而坐。 (四)安居仪轨受筹仪规一:a:四月十五日在观堂前悬挂一牌,上书今日受筹,明日安居. b:于大殿正中供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位,下面朝上左隅供护法韦驮尊天位,并须香花罗列,灯烛辉煌. c:殿中央左右半圆形敷众僧座,上面左隅敷和尚座,众僧是东西序对面站. d:看人多少办筹几盘. 应置二大筹,一佛前, 一韦驮前. 筹不得粗恶曲戾. 极短并五指,极长长一拳. 粗不过小指,细不减粗箸. 以香水洗过放净盘中,鲜花覆上. 应设一筹盘,一空盘,人多可再增盘,皆敷鲜花,置水盆,毛巾盘. 二:1:大众闻板声尽集大殿,不来者与欲,按夏腊排列. 2:维那呼:大众师一起向上排班,展具, 闻磬声至诚礼佛三拜,问讯, 分班,迎请和尚(不起具). (迎请顺序: 香盘,经书盘,上下二引磬,二人执香,四人捧花,二幡,上座四人六人或八人同往方丈竂迎请). 3:至和尚前,上引磬呼:迎请和尚. 四上座站中间,下引磬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上引磬呼:展具,下引磬呼:顶礼和尚三拜,上引磬呼:起具,下引磬呼:问讯,上引磬呼:未后先行. 4:回来时顺序:四位上座,幡,花,香,引磬,经书盘,香盘,和尚侍者. 三:殿内仪式: 回到殿前,放迎请物中间敲三大磬,等花和香盘放好,端香盘人正好归位,二引磬滚完,起香赞, 和尚拈香. 二执香对立门边,等第三遍香云盖时上香,二引磬刹板,执香者正好归到本位. 1:维那呼:大众一齐礼佛三拜. 拜时,和尚云:至诚作观礼拜,求诸佛菩萨慈悲加被, 使我等九旬之中,精进办道无诸魔障. 三拜. 第二三拜不复说. 2:维那呼:起具,问讯,大众师一齐向下排班. 两位引磬引和尚到韦驮菩萨前, 上引磬举韦驮赞,和尚拈香,问讯已,大众师一齐闻磬声至诚问讯韦驮菩萨. 和尚云:至诚问讯,愿为拥护,使我等内魔无娆,外魔潜消. 一问讯起,第二三问讯不须说. 二引磬引和尚归位,大众转身向上排班. 3:维那呼:展具,顶礼和尚三拜,起具,问讯. 和尚云:大众各序坐. (和尚先坐,大众从容而坐),答:阿弥陀佛. 和尚开示后,云:今差某甲比丘尼行筹,某甲比丘尼收筹,我今集僧后,次第作法。 四:次第作法。 先作前方便。 作羯磨人问,维那答。 1:僧集否? 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否? 已出。 不来诸比丘尼说欲有否? 无说欲者。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答: 受筹羯磨。 堪能作羯磨人起具出位,至中央礼佛三拜,归位,作白: 大姊僧听,今僧伽十六日欲作夏安居,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日受筹,明日安居,白如是。 (若自恣时,应说:大姊僧听,今僧伽十五日欲作自恣,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日受筹,明日自恣,白如是。)2:僧集否? 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否? 已出. 不来诸比丘尼说欲有否? 有. 索欲人即应出位至中间,长跪,合掌云:大姊僧听,众多比丘尼,我受彼欲,彼如法僧事,与欲受筹,一说。 或言: 无说欲者。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差行筹人羯磨。 和尚云:作法者白。 羯磨师合掌白云: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差某甲比丘尼行舍罗,白如是。 大姊僧听,僧今差某甲比丘尼行舍罗,谁诸大姊忍,僧差某甲比丘尼行舍罗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差某甲比丘尼行舍罗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五:次第行筹:a:受差行筹者出位,礼佛三拜,再回原处,白云:大姊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我某甲比丘尼为僧行舍罗,白如是. b:白已,同收筹者俱从座起出班, 向上顶礼一拜,问讯,出殿外. 行者取水盆,收者取毛巾盘. 行者端盆,收者执盘并进,至上座处,执盆者跪,执巾者站. 洗手者说偈:八功德水净诸尘,盥掌去垢心无染,执持净戒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 执盆者起,执巾者跪,应次第说,不得同时说. d:行完净水,再次第行香汤. 作法和行净水同. 偈云:香水熏沐澡诸垢,法身具足五分充,般若圆照解脱满,群生同会法界融. e:大众洗手毕,行收筹者至殿外,大众僧能见闻处,对跪洗手说偈,同上。 因人多, 如果八人,两对先说,再交叉说,四人正式, 四人帮忙。 f:行收筹者,各取己筹盘,二行者站东单,二收者站西单,对举后进大殿. 四人进后,站定并定举,对面齐举,交叉,向东单者往下走,向西单者往上走,面朝上向上齐举,走至供桌前,后二人站定不动,前二人对面站,齐举盘. 行筹者将盘放收筹者盘上,向上展具,礼佛三拜,问讯,长跪,从己盘中取一大筹, 用二食指顶住大筹两端,高举齐眉,高声报云:岁次某某年,夏三月安居会上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受第一筹。 白已,将筹放在佛前香炉上起立,顶礼一拜,起具,站回原处,接己盘后,收者将空盘放行者盘上,收者如前仪,收佛前之筹,置己空盘上,四人站定变成1字形,齐举盘行收。 六:二人至第一上座前,二人至第二上座前,向上座齐举盘行前收后,二人对举,行者将盘放在收者上,行者向上座问讯展具一拜长跪,如前拿筹,上座说偈:金刚无碍解脱筹,难得难遇如今果,我今顶戴欢喜受,一切众生亦如是。 上座接筹后,行者随地一拜起具问讯接己盘,收者亦向上座展具,一拜长跪上座前。 上座说偈:具足清净受此筹,具足清净还此筹,坚固喜舍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 收者将筹收回放己盘中如前仪,二人站定对举向上座举,转身向上, 等待着第二上座行筹的两人,四人站定齐举盘如前仪交叉,西单二人至东单第三上座处,东单二人至西单第四上座处,第一排行筹仪式皆如此,第一排行毕, 各直往第二排,行在前,收在后。 至后收行交叉换位置,向众中人举盘,如前仪直跪下,一切如前仪,比己腊长者跪,腊小者唯问讯后弯腰与筹卽可,如是次第行毕,四人各至殿外,众见闻处,行收者对举盘对跪,行者将盘放收者上,自己取一筹说偈:金刚无碍解脱筹,难得难遇如今果,我今顶戴欢喜受, 一切众生亦如是;具足清净受此筹,具足清净还此筹,坚固喜舍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 后己将筹放入收者盘内,收者如前受筹,有小众者,此时可入,行者收者如前仪行水行筹。 七:众皆受筹毕,为首二人取盘,至韦驮前,余二人数筹,至韦驮前向韦驮举盘,二人对举, 行者将盘放收者上,向韦驮三问讯,取一大筹,大声报云:岁次某某年夏三月安居会上, 护法韦驮尊天受最后筹。 收者如前仪。 收筹毕,对面举,向韦驮举盘,二人出至殿外。 八:数筹毕,四人各放己盘于门外,齐入大殿,二行二收两行排列,入殿站定收筹人报数:岁次某某年夏三月安居会上,座中比丘尼多少人,式叉尼多少人,沙弥尼多少人,报数后,四人同时至佛前,齐问讯,向外转身至殿中排一字形,为首行筹者云:为僧行舍罗竟。 和尚云:善. 四人齐声答:尔。 一拜向外转身,各回本位。 九:和尚云:今日受筹,明日安居,同居大众各自收摄身心,九旬之中---受筹已竟,念偈回向,维那举腔,受筹功德殊胜行---。 十:维那呼:大众一齐向下排班,二引磬引和尚至韦驮前. 和尚问讯,维那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展具,礼谢和尚三拜,(礼佛一拜),送和尚回寮(免送)。 維那呼:礼佛三拜,起具,大众一齐向下排班,闻磬声至诚问讯韦驮菩萨(三),维那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展具,礼佛三拜,起具,问讯,次第出堂。 安居仪式一:集僧:打板集僧,次第入堂. 维那呼:大众一齐向上排班,展具,礼佛三拜,起具,问讯,分班。 二:维那呼:迎请和尚。 二引磬同持香花者到和尚(法师)竂。 上引礼呼:迎请和尚,下引礼呼:至诚顶礼和尚三拜。 和尚云:免礼。 上引礼呼:未后先行。 侍者持和尚经书,和尚在未后行. 三:举香赞,敲上下引磬,和尚上香,侍者展具,滚双引磬毕,和尚往下左边站。 维那呼:大众师一齐向上排班,礼佛三拜。 和尚开示云:至诚礼佛,恳请诸佛,愿慈悲加被,九旬精进办道。 一拜起,第二三拜不用说,维那呼:向下排班。 四:至韦驮前,和尚随二引礼至韦驮前,举韦驮赞,和尚上香,三问讯毕。 维那呼:大众一齐至诚问讯韦驮菩萨。 和尚开示云:至诚问讯,仰祈护佑,使我等九旬办道,魔障潜消。 一问讯。 第二三不用说。 五:维那呼:大众师一齐向上排班,顶礼和尚三拜。 和尚云:礼佛一拜。 和尚於是上中间座云:大众各序坐。 众答:阿弥陀佛。 即坐。 照作持上给大众讲安居的缘起及意义。 六:正式安居。 大众依次序来安居。 第一位上座给和尚安居。 给和尚安居者礼一拜,胡跪和尚面前,和尚对彼云:大姊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尼,今依某寺作法界前三月夏安居。 三说。 对和尚者云:知莫放逸. 和尚答:受持。 对和尚者问:依谁持律者? 和尚答:依上某下某律师。 对和尚者问:有疑当往问? 和尚答:尔。 待和尚安居毕,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至和尚前一一安居。 先展具,顶礼三拜,胡跪合掌如上说文问答,最后式叉尼,沙弥尼作法。 七:回向,大众对首法安居竟,各归位,维那举回向偈,结夏功德殊胜行---同时和尚礼佛毕,至韦驮前三问讯。 八:礼谢和尚。 维那呼:大众师一齐向上排班,礼谢和尚三拜。 和尚云:礼佛一拜。 维那呼:送和尚回竂。 免送。 大众师一齐向下排班,至诚问讯韦驮菩萨。 大众师一齐向上排班,展具,礼佛三拜,起具,问讯,次第出堂。 注:安居日早上应挂一牌,上书今日安居. 一:作法安居后,每日在早斋时,念供养文竟,白槌(击地三声)。 时僧值师至斋堂中间一问讯,大声白云:大姊僧听,安居已过若干日,余有若干日在,大众当勤精进如法行道,谨慎莫放逸。 大众齐答顶戴受持. 僧值一问讯,众人开始用斋. (白至八十九日). 二:安居必须要请依止律师! 请依止律师时,不用作羯磨差,只派二三位比丘尼去依止律师所即可. 至后给依止律师顶礼,直云:大德,某寺比丘尼结夏安居,派我等请大德做我们安居依止律师,彼云:尔。 安居策修一:安居时间,中印度,一年分三季,春夏冬,与中国不同,分四季故. 由夏中坏行义多,招讥复重,故文云:自今已去听三月夏安居,春冬过少,必无事不依同结吉罗. a: 夏中无闰月,前安居四月十六日,中安居四月十七至五月十五日,后安居五月十六日. b: 夏中有无闰月:闰月 安居时间 住夏日四月十六日至闰月一日 一百二十天四月 闰月二日至闰月三十日 随日减五月一日至五月十六日 九十天五月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六日 一百二十天六月四月十六日至五月一日 九十天 七月五月二日去 一百二十天二:安居缘:a: 总明五法:1,处所有覆. 2,3,必是十六日限,约明相出. 4,安居心三种: 为自行,为他行,为料理三宝,修治房舍. 一脚蹋界,起安居心即成,住处无五过:太远聚落求须难得,太近城市妨修道业,多蚊蚁难,或噆啮人践伤彼临,无可依人. 其人具五德: 1: 谓未闻令闻. 2: 闻已能令清净. 3: 能为决疑令通达. 4: 除邪见得正见. 5: 无施主施食汤药. 无此五过乃可安居. b: 安居所依,僧坊房舍自然处,聚落,兰若,俗舍作法界等. c: 明难处,欲安居时,先思量有难无难. 无难应住. 三:能安居人,比丘, 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 四:安居目的: 文偏约夏月,情在三过,意存修道:1: 无事游行,妨修出业. 2: 损伤物命,违慈实深. 3: 所为既非,故招世谤. 五:释名. 安:形心摄静. 居:要期在住. 策:随时警励. 修:三业运善. 六:正安居法,有四种: 对首,心念,忘成,及界. 1: 请师法. 四分云:持律五种,春冬制依四种,夏中多缘故须善通塞,制依第五,谓广诵二部律. 若夏中不依第五律师得波逸提. 春冬不依,突吉罗. 若住处都不知律,佛言,往持律处安居. 若房舍迮者,听近持律师七日得往返处,於中安居心念遥依,有疑往问. 若以前有请,没有舍,则不须再请. 若无,须更请之. 尼众墙角遥依法. 正请法: 至师所,具仪,互跪合掌云:大德一心念,我某某比丘尼,今请大德为依止阿舍梨,愿大德为我作依止阿舍梨,我依大德故,得如法住. 三说. 师言: 可尔与汝依止,汝莫放逸。 2: 对首法: 此对首法通诸界. 今且就依伽兰安居. 於安居日,在伽兰内对一比丘偏袒右肩,脱革屣,互跪合掌白云:大姊一心念,我某某比丘尼,某某僧伽兰,前中后三月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三说. 彼告言,知 莫放逸? 答言: 受持,义加问云:依谁持律者? 告云:依上某下某律师. 有疑当往问? 答云:尔. 若依大界聚落村舍等, 改前伽兰住处随名牒入,料理修治随事有无,修治僧房,用通三世,若病不修,三世不续. 若中后安居,随文准改. 若伽兰本有大界,则依大界安居,若无大界,则依伽兰安居. 3: 心念法: 因无所对人可白,当具仪偏袒右肩,脱革屣,互跪合掌,至灵庙前佛像前,发愿乞安稳修道等,正作法,心念口言: 我某某比丘依僧坊或茅蓬前中后三月夏安居,僧坊或茅蓬破修治故. 三说. 4: 对事受日长短,但使前是应法之缘,随为生多少得合受之,若一天,至七天受七日,若八天至十五天,受十五日,若十六天至三十天受三十日. 七:白安居日,四月十七日,於一切僧集时,食时粥时,浆时,安居上座或维那打槌告云:大姊僧听,安居已过一日,余有八十九日在,大众当勤精进,谨慎莫放逸,每天作白,余日准此增减. 若独安居白日,准开头一句,改自名字,我某某比丘余文同之. 受日法:1: 大义: 夏中有缘故听受日,必准圣言,依法加受. 妄自诳心,受而破夏,虚损信施. 可悲之甚. 故略示之. 2: 受日缘,父母兄弟姐妹等事,必生善灭恶,衣钵药事,道俗病患等生善灭恶事. 3: 所对人,五众各对自本众受日,比丘对比丘,比丘尼对比丘尼,式叉尼对式叉尼,沙弥对沙弥,沙弥尼对沙弥尼. 4: 众法,受半月日,一月日法,受者至僧集处,具仪告云:比丘某某欲受十五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白大姊知. 索欲问和: 羯磨师问,维那胡跪答,僧集否? 已集. 和合否? 和合. 未受具戒者出否? 已出. 不来诸比丘说欲有否? 无说欲者. 若有,受欲者出位,礼僧,胡跪,合掌云:大德僧听,某某比丘尼,我受彼欲,清净,彼如法僧事,与欲清净. 僧今和合何所作为? 受半月一月日羯磨. 白二羯磨,正加法: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比丘某某受过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白如是. 大德僧听,比丘某某受过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谁诸长老忍,僧听比丘某某受过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听比丘某某受过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准一月法同羯磨之中诃,改十五日为三十日. 5: 对首法,在作法地,自然地都可,具仪胡跪脱革屣,对比丘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某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白大德知. 三说. 6: 明余日法,若受七日未用,下次有本缘事,可随用七日,用满即可谢. 余日白文,我受七日,若干日已过,余有若干往彼出界. 四分律云:比丘尼只开受七日,上来受日作法通日不通夜,事讫应返界,否则失夏. 若依大界安居,戒场及余小界内不成受日,沙弥安居受日同大僧,必无实事虚构成缘或倚傍昔言,彷像未实,辄便乞法,不成得罪,由事虚限滥,日数妄置,法不相授故,赏前罚后,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得五利,四月十七日已去结者并不得五利,遇缘出界,忘不受七日,出界行,即作忆悔,返界,一夏不过三次,依大界安居,入戒场及余小界,明相出破夏,若依大界内伽兰者,出门破夏,小界亦尔,尼众只有对首法. (五)开光、放生、剃度仪轨开光仪式(1)一:洒净仪式,到心经止二:念偈: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圆光普照於十方,入於此会现佛座,一切尘中悉如是,佛身无来亦无去,所有国土皆明现,荡涤尘垢光灿烂,洗净人间万虑忧,皆令众生增福慧。 点眼眼通圆照法界,点耳耳通妙闻十方,点鼻鼻通遍嗅诸香,点舌舌通善说妙法,点身身通分身尘刹,点意意通普润群机。 三:佛心我心心心相印,心光佛光光光互照,我与诸众同入如来大光明藏。 四:开光咒:唵 珂慕伽 钵头摩逊那隶 陀罗陀罗 曼那隶吽。 唵 拶克刍 拶克刍萨满怛拶克刍 尾刷达尼娑诃。 请永住咒:唵 苏巴拉底思茶 跋舍罗耶 娑诃。 开光仪轨(2)一:洒净二:剪彩,在院进行,请法师,施主头,宗教部门致词。 三:开光:1:维那呼:迎请和尚或主法(钟鼓齐鸣)2:维那举戒定真香或佛宝赞,主法拈香,礼佛毕。 3:维那击大磬三声。 4:主法向佛合掌云:万德庄严相,法性清净身,湛然应一切,普利济众生。 盖闻:妙应本虚,唯至虚而能应,真空无相,乃假相而显真,极大难名,圆光普照。 (应开启头上盖布)5:维那举唱迎请佛菩萨,各三称。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众等,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消灾延寿药师如来,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唯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居慈莲座,降临道场。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众等,一心奉请幽冥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大菩萨,唯愿不违本誓,哀愍有情,居慈莲位,降临道场。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众等一心奉请,护法韦驮菩萨,伽蓝菩萨,四大天王,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护法藏菩萨,护持圣教,光临道场。 6:主法向佛合掌白云:佛身充遍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糜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伏以:绀月金容,现四八之妙相,眉间玉毫放百亿之宝光,诸佛菩萨,依正庄严,何待弟子为之开启,然而,实际理体一法不存,度人化世,须仗事显,理应如是,事应为之。 7:维那举: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圆光普照于十方,喜舍慈悲皆具足。 如于此会见佛坐。 一切尘中亦如是,佛身无来亦无去,所有国土皆明现。 8:主法云:今者某某寺院,某某佛菩萨塑装金身功德圆满,将为开点灵光,利益有情。 主法用毛巾擦佛面云:拂去尘埃真性显,洗净人间万虑忧,主法以笔于镜面画(梵语吽字)后云:圆光普照于十方,咸令众生增福慧。 或: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圆光普照於十方,入於此会现佛座,一切尘中悉如是,佛身无来亦无去,所有国土皆明现,荡涤尘垢光灿烂,洗净人间万虑忧,皆令众生增福慧。 主法呼:开! 点眼眼通圆照法界,点耳耳通妙闻十方,点鼻鼻通遍嗅诸香,点舌舌通善说妙法,点身身通分身尘刹,点意意通普润群机。 三:佛心我心心心相印,心光佛光光光互照,我与诸众同入如来大光明藏。 9:维那举开光咒七遍。 唵,珂暮伽,钵头摩,逊那隶,驮罗驮罗妮,漫拏隶吽。 唵 拶克刍 拶克刍萨满怛拶克刍 尾刷达尼娑诃。 请永住咒:唵 苏巴拉底思茶 跋舍罗耶 娑诃。 10:维那举佛宝赞,偈后,大众念佛号(给某某佛开光念某某佛号)。 11:维那举吉祥偈颂,大众同念。 佛身充遍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糜不周,而恒此处菩提座,皈依世尊无有上,诸佛菩萨共垂慈,我今依教安圣位,唯愿慈悲哀纳受。 迦叶如来具大悲,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迦罗鸠陀如金山,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毗舍浮佛无三垢,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毗婆尸佛如满月,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弗沙明达第一义,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提舍如来辩无碍,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摩头摩佛净无垢,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燃光如来大光明,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上师哀摄受。 愿诸三宝哀摄受。 愿诸护法常拥护。 12:三皈依。 13:回向:开光功德殊胜行----放生仪轨一:杨枝净水赞。 二: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三:法师说水文: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坛场悉清净。 接教有真言谨当持诵。 四:大悲咒绕生灵洒净若干遍,接心经,一遍,往生咒三遍。 五:唱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三称。 六:请圣:法师白云:十方三寶,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观音菩萨,流水长者子,天台永明诸大士等,惟愿慈悲,证知护念,今有水陆飞行诸众生,为他网捕,将入死门,弟子某甲等发慈悲心,学菩萨行,赎其身命,放使逍遥,承顺大乘经典,代为忏悔,授与三皈,称扬十号,及说十二因缘,但以此类罪障深重,神识昏迷,不能了知,方等深法,仰乞十方三宝,威德冥加,令其开悟,早得解脱。 佛子,念汝多生业重,堕在畜生,今为汝等,对三宝前,发露罪愆。 汝当志诚,随我忏悔。 七:忏悔:法师唱一句,大众唱一句。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一切罪障皆忏悔,一切罪根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心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接南无求忏悔菩萨摩诃萨(三称)。 八:唱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接念七佛灭罪真言(三遍)接:唵,萨斡巴钵,月斯普吒,怛贺啰,斡资啰耶娑诃。 (七遍)。 九:传授皈依:诸佛子,汝等不闻三宝,不解皈依,所以轮回三有。 汝今谛听! 诸佛子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三说。 法师说一遍,众答一遍。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三说如前。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 三说如前。 汝等佛子,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从今以往称佛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 三说如前。 从今以往称法为师,更不皈依外道典藉。 三说如前。 从今以往称僧为师,更不皈依外道邪众。 三说如前。 诸佛子等,皈依三宝已,我今更为汝说十二因缘生相灭相,令汝等了知生灭之法,悟不生灭之法,当处究竟,当处清净,当处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净一切清净,一自在一切自在,同于诸佛,证大涅盘。 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所谓无明灭, 发布时间:2023-07-12 11:46:2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