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三灾八难】_什么是三灾八难?指哪三灾?哪八难? 内容: 三灾八难(成语解释)【成语】: 三灾八难【拼音】: sān zāi bā nn【解释】: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 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三灾】:三灾指的是一为风灾;二为火灾;三为水灾。 【八难】:八难指的是一者得生人道难;二为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 成语典故【出处】: 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词语辨析【举例造句】: 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作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去装裹,岂不忌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拼音代码】: szbn【近义词】:多灾多难、三灾六难【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多灾多难【英文】: suffer from one ailment after another【故事】三灾和八难在佛经上都有确指的内容,与俗语的泛指用法不同。 佛教认为,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为一大劫,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周而复始。 在住劫的后期,众生行为邪僻,寿命减少,便陆续发生饥馑、疾疫和刀兵等灾祸,称为小三灾。 到了坏劫之末,则发生更为可怕的火灾、水灾和风灾,称为大三灾。 最后的风灾,把世界吹得荡然无存,从而进入空劫。 宋郭若虚《图画闻见志》卷二记载,唐末僧人智蕴曾在洛阳福先寺画有三灾变相数壁。 八难指的是难以见佛闻法,不能修道的八种处境: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盲聋喑哑,五世智辨聪,六佛前佛后,七郁单越国,八者寿天。 (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八)前三难为三恶道,加上盲聋喑哑,称为苦障难。 郁单越国即四大洲中的北洲,意为胜处,有福无慧;长寿天人有寿无慧。 以上二难称为乐障之难。 此外,世智辨聪者自以为是,称为恶增之难;佛前佛后者无从见佛闻法,称为善微之难。 例如《红楼梦》第四五回:从小儿三灾八难,化的银子,照样也打出你这个银人儿来了。 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 一为风灾;二为火灾;三为水灾。 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为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 《云笈七签》卷杂修摄的八难为 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难,不断色欲八难。 文学作品《西游记》中也阐述了所谓三灾利害的说法,讲述了修行者在一定阶段时必然经受的各种灾难。 如欲防备三灾八难,需修成自在变化之术。 自此引出孙悟空修行七十二变的情节。 却早过了三年,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 谈的是公案比语,论的是外像包皮。 忽问:悟空何在? 悟空近前跪下:弟子有。 祖师道:你这一向修些什么道来? 悟空道: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 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 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 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 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 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 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 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 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 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所以都要躲过。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发布时间:2023-07-12 14:03:1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