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名词:【善恶】_什么是善恶_善恶的定义 内容: 善恶(佛教解释)善恶,指善与恶。 若再加上无记,则合称为三性。 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 然于经论中有多种不同说法,依成唯识论卷五之意,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与无漏行法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有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 其善恶之分际,在顺益与违损之差别。 且善恶二者皆须贯串此世与他世,否则即为无记。 如人、天之乐果,于此世虽为顺益,于他世则不为顺益,故非为善,而为无记性。 又如恶趣之苦果,于此世虽为违损,于他世则不为违损,故亦非恶,而为无记性。 佛教对善恶的定义佛教所讲的善恶与世俗上讲的善恶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世俗人认为:对我有利的就是善;对我不利的就是恶。 佛教则不然。 佛教认为对自己、他人,对现在、未来都有利的行为叫做善;对自己、他人,现在、未来都没有利益的行为叫做恶。 善恶的记载净影寺慧远于大乘义章卷十二中,就人、天、二乘、菩萨、佛等五乘,以阐释善恶之名。 即:(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 即以五乘所修之善法为善;能招感三途果报之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别报业等,称为恶。 (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 理,指无相空性。 佛、菩萨及二乘所修之善法为善;人、天所修之善法是为有相行,故为恶。 (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 体,为己之自体,即指法界之真性。 依此义,五乘所缘修之一切善行皆为恶。 善恶的种类天台宗所立之善恶有六种,即:(一)人、天之善。 指五戒、十善等之事善。 但因于人、天之果报尽时,仍将堕于三途(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之中,故亦为恶。 (二)二乘之善。 二乘人能远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苦,故为善;但二乘人虽能自度,而不能度他,故亦为恶。 (三)小乘菩萨之善。 小乘菩萨慈悲兼济,故为善;但因于自身之中,未断任何烦恼,故亦为恶。 (四)通教三乘之善。 三乘同断见忍之烦恼,故为善;但因未见别教中道之理,未断一分之无明,故亦为恶。 (五)别教菩萨之善。 别教菩萨能见中道之理,故为善;但因所见之中道为隔历之中道(隔离而不融通之中道),而非圆教之圆融中道,故其所行带有方便,不合于理,是亦为恶。 (六)圆教菩萨之善。 圆教菩萨所见之圆妙之理,本为至极之善,但由顺、背及达、着等二义而言,则亦为恶。 顺、背,谓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则为恶;达、着,谓达此圆理为善,而于圆理生起执着,则为恶。 其中之第二义,系以达、着二者判别善恶,为天台宗独特之说。 发布时间:2023-07-13 11:06:1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