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8、能忍自安 内容: 48、能忍自安佛经说:我们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 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此世界的人堪忍受种种的痛苦的意思,堪忍受什么痛苦呢? 台风地震啦,天灾地变啦,气候有春夏秋冬、寒冷啦、炎热啦种种的痛苦。 人的身体有生老病死啦,精神有喜怒哀乐啦,爱别离啦,怨憎会啦,求不得啦种种的痛苦都堪得忍受叫娑婆世界。 若不能忍受呢? 即自我毁灭(自杀),怨天尤人或杀盗淫妄,造诸恶业来逃避痛苦,反而苦上加苦。 从前有一只野狐和一只野鹿,同住在一颗大树下。 树因风吹嫩枝被折断而打在野狐和野鹿的背上。 野鹿没有感觉到什么,因为风吹而树枝折断乃是平常的事。 可是野狐就忍耐不住了,打算迁到别处去。 临走的时候野鹿说:这颗大树能为我们挡风遮雨,更供给我们甜美的果实,你为什么要到别处呢? 不,我忍耐不住了,你认为好那你就住在这里好了。 野狐头也不回就走了。 野狐到了一个旷野,白天气候很热,到了晚上气候又变冷,它感觉到忽冷忽热很难受,住了几天便挨不下去了。 当它要走的时候,另一只野鹿说:狐兄,你为什么要走? 这里虽气候差些,但没有虎狼出没不是很安全么?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到什么地方都有不愉快的事情,你还是安心的住下来罢。 不,这种忽冷忽热我已经忍受不了,我还是到别的地方去。 野狐又到了一处翠绿的山坡上,这里气候好,环境优美就决定住在这里,住了没有几天,又想这里又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了,因为这里有凶猛的狮子,也有阴险的豺狼,时时都听到他们吼叫的声音,使它心惊肉跳,可是贪著这里环境优美,勉强的住下来,有一天出去觅食时,给野狼抓住了才懊悔为什么不听朋友的劝告,才有今天的下场。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环境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这就叫娑婆世界。 世界有寒带与热带,出生在那里,自然适应在那里的气候与生活。 各个民族有各民族的生活方式。 习惯即生自然,应受多少苦,多少快乐皆有过去的业因。 各人有各人的个性,智识好欲和生活习惯不同,互相忍让即可以同住。 各人有各人的性格和嗜好,必须顺从来顺从去,才能够相处下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希望,而将来也有每个人的成就不同。 每个人都希望他人事事皆顺从我,所以才有相争之事,若是人人都顺从他人即没有是非和斗争了。 人人都有贪嗔痴,种种恶习气。 也有慈悲喜舍种种的善良习惯,何者为多,即成何者的习性。 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性清净何时去惹著尘埃呢? 皆因慢慢习染而来,已然染习抑不是自性,不是实在的,人人都可以改变不良的习性,只是肯不肯而已。 古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是因为习重的关系而不是不可改。 若是有智慧,有用功什么习性都可以化消。 不良的习性统统修完了才能超六道了生死。 是故习性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不可改,须靠智慧去照破,须靠用功把它消灭,即天下就太平超出轮回得大自在了。 发布时间:2023-07-14 11:02:5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