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常修善法的人,即使被车撞等横死或临终失去正念甚至忘失三宝心,亦生善道或往生极乐! 内容: 【常见的几个观点】: 其一:认为横死肯定是堕恶道的观点很多。 其二:认为临终保持正念很重要,甚至认为要在念佛声中死去才具有往生的可能性。 其三:认为命终时不能动亡者的身体,更不能马上烧亡者的尸体,更不用说被亲人子孙等扔到荒野被虎狼禽兽给吃了。 【那么】: 1、难道我们行善、学佛人的命运,还要操纵在子孙或旁人的手里? 还要看子孙或旁人的脸色? 岂不是又多了这些心理挂碍? 2、难道平时的行善积德,比不上临终那一念? 3、又或者平时作恶多端的人,假如临终也有正念,难道就比平时行善多而临终失去正念的人强? 4、如果有那么凑巧,横死的“定业”现前,横死时没有念佛没有正念甚至死无全尸,难道平时的行善积德对投生到善道或往生就不管用了? 【总而言之】:是临时抱佛脚重要,还是平时多行善积德重要? 很显然,如果临时抱佛脚有那么大的作用,显然会让人降低平时行善积德的积极性。 当然,也有人会说,临终能否有人助念或按佛教的方式安排后事,也要看亡者的缘份啊? 那么,如果平时行善积德少,临终抱佛脚的方法比如助念等会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看了以下几段佛经,将为我们揭开上述谜底】 《别译杂阿含经》摘录: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迦毘罗卫国尼拘陀林。 尔时释摩男。 往诣佛所。 顶礼佛足。 却坐一面。 而白佛言。 世尊。 此迦毘罗人民炽盛。 安隐丰乐。 我常在中。 每自思惟。 若有狂象奔车逸马狂走之人。 来触于我。 我于尔时。 或当忘失念佛之心。 或复忘失念法僧心。 复自念言。 若当忘失三宝心者。 命终之时。 当生何处。 入何趣中。 受何果报。 佛告之曰。 汝当尔时。 勿生怖畏。 命终之后。 生于善处。 不堕恶趣。 不受恶报。 譬如大树初生长时。 恒常东靡。 若有斫伐。 当向何方。 然后坠落。 当知此树必东向倒。 汝亦如是长夜修善。 若堕恶趣。 受恶报者。 无有是处。 时释摩男。 闻佛所说。 顶礼佛足。 还其所止。 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简译如下:释摩男问世尊,我经常自己思考,如果有狂象或快速奔跑的车等,撞到我了,而我被撞的时候,忘失了念佛的心,或又忘记了念法念僧的心。 我又常想,如果忘失了佛法僧三宝的心,命终的时候,会生在何处呢? 佛告诉释摩男说,你即使遇到横死,也不用害怕恐惧,命终之后,会生到善处,不会堕到三恶道。 比如大树的初期在生长的时候(还是小树时)经常保持向东的方向,当要砍伐这棵大树时,会倒向哪个方向呢? 当知这棵树必然会倒向东方! 你要知道,常修善法的人,如果堕到恶道受各种恶报,是不可能的。 《大般涅槃经》摘录:佛告迦葉菩萨“. .. .. .迦叶。 如我先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善能修治身口意业。 舍命之时虽有亲族取其尸骸。 或以火烧。 或投大水。 或弃冢间。 狐狼禽兽竞共食啖。 然心意识即生善道。 而是心法实无去来亦无所至。 真是前后相似相续相貌不异。 如是之言即是如来秘密之教” 简译如下:佛告诉迦葉菩萨:“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常修治身口意业,命终的时候,即使有亲人把亡者的尸体,或用火烧,或投到水里,或丢弃在荒野,被各种禽兽吃掉,然后必定会随以前的善业立即生到善道. .. .. .” 【启示】 1、平时多修福修慧,行善积德,守护身口意业,必然往生善道,不会堕落恶道。 2、把平时的种种甚至微小的善行,都回向西方净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临终不管怎么死,都会随着你平时的意愿往生! 注:本文随喜daoest师兄的发帖,特把其中一段单独整理发布,阿弥陀佛。 参考[死后不能移动身体之经典依据——兼论正死位] 随喜各位同修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发布时间:2023-07-17 09:42:5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