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念祖居士:弥陀疏钞 内容: 黄念祖居士:弥陀疏钞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今天我们讲的是,莲池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此疏钞通序大意中,首先谈得是明性。 第一句是“灵明洞彻,湛寂常恒”。 湛寂常恒,如果说这个东西不长久有什么意思? 我们自性,本性是没有生灭的,是永存的。 譬如说,大地还是要坏的,大地并不清净,所以不能称为湛,它还有所动。 刚才说了,地球它有一天烧得连灰都没了,就是毁了,完全消灭了,所以不能称为“恒”。 地球虽然是固定的,但有时候还有一些动,而我们自性的这个“常”,永远没有变动。 这一段,我们再把它总结一下。 一个是“寂”,大地虽然很安静,不够彻底的“寂”啊。 有的时候,还会有地震啊,一些变动啊,所以它不能称为“湛寂”。 它还是很脏,不很干净,不能称为“湛”。 只有我们自性这个静,这个安静,这个清纯,称为“湛寂”。 “常”加上一个“恒”字就更常了。 大地虽然是寿命长啊,刚才我们说过,等到一千尊佛出来以后,还是要大爆炸啊,还是要销毁,还是要烧光,不用等风啊,火就烧完了。 这个火烧,连灰都烧光了,温度太高了。 只有我们自性本身的“恒常”,是永远没有动荡的时候,所以加个“恒常”。 这个“常”不是相对的。 相对的那个“常”,你短,我长;你一万年,我万万年,总是在相对之中。 再有,三个万字比两个万字长嘛。 而这是绝对的“常”,永远没有消灭的时候。 这四个特点是:“明”,而是灵明;透彻,而是洞然的透彻;“寂”是“湛寂”,那么清湛,那么彻底的湛寂;“常”,永远不坏的,绝对的,不是相对的常,是“恒常”。 所以这是自性的四个方面。 底下是说“非浊非清”,什么是“非浊”呢? “浊”不就有什么了吗。 黄河为什么黄? 脏的时候,因为有些沙子嘛。 水土流失,下雨把土冲下来,流到黄河里去了,所以黄河就黄了。 有一个瑞相,黄河清了一段。 报上说,在陕西与山西之间,瀑布突然间变白,还有一小段河水变清了。 古时候说,黄河清是瑞相。 不过不是彻底清,一部分清,这也就希有了。 这是前不久的事情。 我们说“非清”是为什么呢? “非清非浊”,先说非浊,没有浊啊,“浊”它就有东西来嘛。 它不受一尘啊,在我们的自性里头,一个尘都不受啊,虽然在烦恼之中。 所以我们的自性,《心经》里头说,不增不减,有东西来不就增了嘛。 不垢不净,脏东西来了,就把它染脏了,就垢了。 它不增加什么,又不会脏,虽然在尘劳里头,在染缸里头,不受污染。 你要说是“浊”,“浊”不是有嘛,它却一尘不受。 什么叫尘啊,实际上众生所有的一切,都在这四句里头。 这个尘就是烦恼。 有,是第一句;没有,是第二句;也有也没有,是第三句;不是没有也不是有,是第四句。 这四句全是错的。 在佛学院讲课时,一个老师问我:“极乐世界的有,是什么样的有”? 我说:“是离开四句的有啊! ”所以说心的路都绝了。 离开四句了,没有尘可受啊,哪有什么尘啊? “非浊”也“非清”。 不是浊就是清,清了,什么都没有了。 说什么都没有,它又不舍一法。 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菩萨修万行,没有一个法舍弃的。 度众生所有可用的法全用了,没有一个法舍弃啊。 在真如的门中,不受一尘,没有一尘可受啊,所以一尘不立,没有一尘可建立啊。 在万行门中,度众生的教化门中,一法不舍,对众生有利的,一样也不丢掉。 所以“非清非浊”啊。 说清,一样都不舍;说浊,一切都不受。 所以说是微妙嘛。 “无背无向”,什么叫“背”? 离开我跑嘛。 它没有地方去。 为什么? 我的自性遍满一切处,遍满一切处,走到哪儿都是我。 往哪儿去? 你说你回香港了,还是我的自性;到美国,还是我的自性;到月球了,还是我的自性。 都在我的自性里头。 极乐世界还是我的自性,你当然能去了。 所以没有“背”啊,“背”开我怎么能去呢。 也没有“向”,你从哪里来? 整个是我自己。 你从香港来,香港就是黄念祖,哪有什么“背向”啊。 所以它是“无背无向”。 背觉合尘,背尘合觉。 在迷的时候是众生,在修持的过程中,有背有向。 背尘就背开尘了,就和尘劳方向作对嘛,合那个觉悟去,这就对了。 这是开始觉悟了嘛,背尘合觉。 愚痴的时候,背觉合尘了。 你所追求的是声、光、色啊,好吃、好穿、音乐啊、跳舞、享受啊、快乐啊,追求的是尘啊,你所向往的是尘,你所背的是觉悟,这不是有“背”有“向”嘛。 这是在修持过程中的事。 真正到了本体,到了自性,认识到自家,就没有“背”没有“向”了。 这话就看怎么说了,有“背”有“向”说得是修持过程中的事。 无背无向说的是咱们自性的本体。 以上的话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非清非浊,无背无向” 说明什么呢? 说明咱们本来的“灵明湛寂”的自性,不可以在“清”啊,“浊”啊,“向”啊,“背”啊,这些方面去找。 举出清浊相它代表什么呢? 代表相对的嘛。 清和浊是一对,向和背是一对,这一对就代表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圣,什么是凡;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是生,什么是灭;什么是增,什么是减;等等,自性中都没有这些事。 “大哉真体”。 大哉是赞叹的话。 是指“体”说的,“体”是大啊。 至于“体”,包含着相和用,有体就有相和用。 “体”它是横满十方的,空间是横的,同时存在嘛。 横是遍满十方,一切处,一切地方,我们的心是遍一切处。 有人说你们净土宗是心处求法,他不明白啊,我一向都说,我们的心遍一切处,极乐世界在我们心里头,不是在心外去求法。 所以弥陀啊,极乐啊,都不在心外。 “竖”,时间是“竖”的,过去,现在,未来。 所以一横一竖。 当然一横一竖是哲学上的意思,你不可能用几何学去看。 总之,“竖”是有前有后,“横”是同时并存。 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同时并存,“横”是没有先后。 “竖”是先有这个,后有那个。 “竖”包括三际。 时间就是三际,三段,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 在时间上,咱们的自性贯彻于现在,过去,未来。 从过去说,找我们的自性什么时候开始,找不到头;从未来说,咱们的自性什么时候消灭,也找不到头。 三际贯通,没有终极。 所以说它既是横满十方,竖穷三际,没有任何法能和它相比。 所以赞叹它大啊。 大哉什么呢? “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体”前面加个“真”字,“真体”,“真”就是没有虚妄嘛。 因为三界都是虚假的,虚伪啊。 这就跟我们人的想法恰恰相反,佛的看法跟我们正好相反。 人总是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是真有。 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 总是信不及啊。 咱们这个世界是真的,极乐也是真的。 其实正好相反,咱们三界,不光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欲界,有情欲啊。 天界,低的天也是欲界,所以有帝释啊,有太子啊,太子怎么出来的,还是欲界嘛。 俗话说王母,这都是女的嘛。 低的天是欲界,上面是色界。 色界就离开欲了,没有人的这种情欲。 人只有形色,不是这样的肉体了,所以称为色界。 再高的天称为无色界,连形象也不可得,甚至连思想都不可得了。 所以有的天叫非想非非想天。 咱们常常说想入非非,我们很多俗话是从佛教里头来的。 有个天叫非想非非天,你这个想法到非想非非想天了,想入非非啊。 它的大寿到多少劫的寿命,但有一天寿命终了,还要堕落,还要轮回。 所以说三界,到了劫火的时候,还是要烧,还是要毁呀,都是虚伪啊。 天界,多少劫的天界,也是虚伪啊。 所以我们说“真体”的话,连高的三界都是假的,都不长存,唯此真实,只有你每个人的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的人一说到唯心弥陀,自性净土,就觉得是空茫茫的。 唯有自性是最真实了,这是布袋和尚的偈。 布袋和尚,就是一进山门,咱们现在管他叫弥勒菩萨,这就是布袋和尚的像,是个很胖的和尚。 他是隋唐之间的僧人,是弥勒的化身,是禅宗的。 很多小孩爬在他身上,他喜欢跟小孩子玩,扛着一个口袋。 大家不知他是弥勒菩萨,也没有名姓,所以叫他布袋和尚。 知道他背着一个口袋。 “只这心心心是佛”,三个心字搁在一起了,就是这心的心的心是佛啊。 “十方世界最灵物”,十方世界这是最灵明的东西了。 “妙用纵横可怜生”,有人修了禅定,得了种种的妙用,神通的妙用,纵横自在啊,妙用纵横可怜的很啊,可怜生啊。 只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妙用纵横可怜生,一切无如心真实。 所以布袋和尚的话跟莲池大师是一致的,唯此真实! 一听到说心,就觉得落空。 一听说跟这个世界一样的有,好啊,这个好。 极乐世界有没有? 有! 跟这个世界一样的有,哈哈哈。 所以这些道理有时候跟人家不好说,有时我就勉强这么答。 你要说极乐世界是空,你要认为这个世界是空,你才能说极乐世界是空。 极乐世界是有,是比这个世界更真实的有,所以他不同与咱们世界的有。 你说极乐世界是空,那你先看这个世界是空,这个世界都有,那你就不能说极乐世界是空了。 所以说到自心,唯有自心最真实,这个最真实了。 《圆觉经》里头讲,一切一切都是幻啊。 首先说我们的身体是幻啊,我们先识破这个,幻身就灭了,这是一个幻的身体啊。 幻身要没有的话,什么叫幻心呢? 幻心也就没有了。 幻心要是灭了的话,也没有内心,外面的尘,谁知道外面的尘啊,所以也就空了。 没有心,外头有跳舞,谁看啊,所以就没有尘了。 幻尘灭了的话,都灭了,心啊,尘啊,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灭了,剩了幻灭了。 幻灭也灭,这是很要紧的一步。 所以释迦牟尼佛宁可舍这个身体,请夜叉吃,请夜叉给他补上两句。 因为释迦牟尼佛前生听佛说法,一个偈子知道两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后两句不知道。 谁也不知道。 问夜叉他说:“我知道,我听佛说过”。 释迦佛给他顶礼,他说不行,让我说有条件,你得让我吃,我饿了。 佛说行,我可以给你吃。 他就要吃,佛说你现在别吃啊,现在吃我还没听见呢,你给我说,就给佛说。 听了之后,佛就从悬崖边跳下去,给他吃。 所以为求法,听两句,就给夜叉当饭了。 这是试探他,当然没有吃,把他接住了。 我就说这两句值,生命舍了也值!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生灭都灭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不是断灭。 不是咱们电灯里头抽真空,空了什么都没有了。 它这个是寂灭为乐,这是真的无比的法乐。 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真实的乐,究竟的乐。 所以《圆觉经》的话,唯此真实,“幻灭灭已,非幻不灭”,这个不都是幻嘛。 幻身幻心,幻根幻尘,都是幻嘛。 幻灭了,非幻不灭,我们自性不是幻啊,所以说是真实啊。 十方世界最灵物啊,是不可破坏的,所以说真啊。 上面的“体”字,“真体”。 莲池大师说,尽万法不出一心之体。 万法代表一切法,种种的法,一切法都把它列举尽了,没有一个是离开自心的,是在一心的本体之外的。 按着他文字的意思来说,就是一切万法皆在自心的本体之内,都没有离开自性本体,都不在自心之外。 “不可思议”。 就是上面说的明,明就是明照,能够照得一切一切清清楚楚啊,这不是作用嘛。 在明之中是那么寂,一切不动,无所作为,无为,无动,无相,而又什么都知道。 所以就是说不可思议啊,这很不可思议啊,明而又寂,寂而又明,所以极乐世界是常寂光。 寂而常照,照而恒寂啊。 寂是不动啊,不动之中还老在照,一切遍照,照见五蕴皆空啊。 只有寂才能照啊,忙忙乱乱就没有照了。 所以常寂光是寂而常照,照而恒寂,一切都了知,然而无所动摇啊。 所以极乐世界的人遍到十方世界,遍修供养,闻佛说法,可以不起于座,修法的座位他可以不起来,这些事情都做完了。 在寂中可以有行动,在这么多的行动中还是安定的,这能思议吗! 所以说是不可思议啊。 寂而复明,明而复寂,不可思议。 清浊不分,说它是清,它又是浊;说它是浊,它又是清。 不能说它是清,不能说它是浊,没有法子形于外。 向背莫得,你是向着它还是背着它,我们总是有向背啊。 所以禅宗有一个话头,在千万人中不向一人,不背一人。 这个人在一千万人中不向着一个人,不背对着一个人,这个人是谁? 这就是禅宗的语言。 用我们的语言说,说破了就不容易开悟了。 所以禅宗就不能说破,就是自性嘛,自性哪有向背? 说背着谁,向着谁。 所以明而又寂,寂而又明,清浊没法说,向背也找不找。 所以心的路绝了,说话的路也绝了。 佛教的语言叫言语道断,言语这条路断了,这些话该怎么说,我们无法表达清楚。 怎么去想呢? 心行路绝,心所能行动的路,走到绝路了。 怎么叫不可思? 这一切法是经上说的,“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你要想知道这个道理,心一动,先起来的就是尘劳。 所以说般若,众生没法领会。 佛打譬如,这是佛不可思议的地方。 佛的原话是说,“太未虫处处能缘,”未是小未未,最微始的,太未是极未,极未是什么? 是细菌。 那个时候没有细菌这个名词,用的是太未虫,极原始最微细的那个虫,就是细菌。 这个太未虫,佛的那个时候,没有显微镜,可早知道有细菌。 佛说人是大虫聚,整个都是虫的集合啊,八万四千种虫,人细胞也是虫,你看巨细细胞能吞癌细胞,它不就是生物吗,所以是大虫聚。 蛔虫就不说了,多少种虫,佛早知道。 佛说太未虫处处能缘,细菌哪个地方都能缘,都能呆,什么地方都有细菌。 “唯不能缘于火焰之上”,火它不能呆。 老的针灸大夫,拿针给别人扎完,然后给你扎,他就那些针怎么消毒啊,他拿这针在火上烧一烧,然后给你扎。 就是有细菌的话,细菌给他一烧,就不能活了。 所以“太未虫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火焰之上”啊。 众生的心也是一样,处处能缘,什么都能想,就孙悟空翻跟头一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没有它不能去的地方。 形容我们的心,形容众生的心啊,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独不能缘于般若之上。 就像细菌不能呆在火焰上一样,我们要知道这个。 所以有一些人它只是弄学问,以为就懂得佛学了,都违背佛的基本教义。 你达不到目的,只有开悟,修持,真正的开悟,不是说懂了。 现在把懂当做开悟了,佛法衰就衰在这个地方,所以没有真懂得的人了。 因为你一起心,一起心先起来的是尘劳。 是尘劳就不是般若了,尘劳就是妄想嘛。 《圆觉经》上的话:“以生灭心而辨圆觉”,在生灭中,你想懂得什么叫做圆觉,圆觉也就是真如、实相,般若自性这样的一些东西。 “彼圆觉性即随流转”,圆觉的本性,因为你心老在动,在转,它就跟随你一样在转动了,就不是圆觉心了。 你一想圆觉,圆觉性它就跟你变动了,你所理解的是跟着你心变动的圆觉,不是真的圆觉了。 所以经上说,《无量寿经》上说,“是法非语言分别所能知”,语言和分别是无法知道的。 下面一句是法华经的话,换了两个字,“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知”字换成“及”,及就是到。 不是思量,无量寿经上说是语言,它用的是思量,语言你能够说出来,当然没有离开思量。 两个经合在一块就好了,正好是不可思议。 一个是语言所不能及,一个是思量所不能及。 都是圆教的经典啊,非语言所能分别,所以说不可思。 再有什么可议呢? 这个道理是圆的。 你所说的,经上说,凡有言说皆成戏论啊,所有能说的话,都是戏论啊,都不真实啊。 理是无穷的意思,话里说不尽啊。 所以经上说哪怕每一身上有无量个嘴,每一个嘴里出无量个声音,象善天女一样,穷劫在那地方说,赞叹佛,也赞叹不完啊。 所以语言不够用啊。 再一个就是说,“口欲谈而词丧”,所以说不可思,不可议,进一步的说明为什么。 既然不可思,也就不可议了。 底下再补充一下,说明是无量的意思,满身都是嘴,满嘴都是无量的舌头,有无量的声音在那儿演说,穷劫也是说不完啊。 譬如说阿弥陀佛的阿字,阿字有多少含义? 阿弥陀这三字有多少含义? 说不完啊,无量的声音穷劫也不够用,都不可思议。 所以“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所谓自性,就是通于人和物,叫做法性。 单指有情,有情无情也比这非生物强,不包含植物了。 既包括有情,也包括无情,用法性。 单指有情来说,就可以说佛性。 那么自性,当然说的是人了,自性说得就是佛性。 都有佛性也就是法性,法性是更广的一个名词,不过用佛性更准确一点,就单指有情这一部分说的。 所以说自性者有两个含义,一者就是本来如此,不是你用什么方法得的,自然嘛,自性本来如此,这是一个解释。 再有,这句话说得很好,为什么叫自性呢? “是我自己,非属他故”。 每个人看到这一句就可以说,自性就是你自己的。 所以我们不要把它说成是别人的事,要把这个承认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要知道有,佛法是什么? 主要是知有,有什么? 就是你有佛性啊! 这是非常宝贵的事情。 五祖就说:“不识自心”,不明自性,“学法无益”啊。 你不知道这个事,是心外求法。 一切佛都在自心以外,佛是佛,众生是众生,我是我,求佛加被,既然不是我嘛,就在你自心之外。 禅宗说“心外求法”,自心之外求什么东西去了,错误! 所以“学法无益”。 要知道这一切就是我的自心啊。 若明自心,识自本性,就是丈夫,天人师,佛。 六祖就是这样开悟的吗,明了自心,明了本性,就是丈夫,天人师,佛嘛,就把衣钵给他了。 为什么大家追? 不是神秀抢衣钵,所以我老是替神秀平反。 神秀看衣钵让六祖拿去了,他派人去追? 不对。 怎么可以证明不对呢? 后来,武则天做了皇帝了,请神秀在宫里头供养,当国师。 古人就是伟大啊,神秀说:“我不配当国师啊,我的一个师兄弟啊,六祖才能当国师啊,他是得了我师傅衣钵的人“。 你看,他会抢衣钵吗。 在这种关头他推荐六祖,不然武则天怎么知道有一个六祖,埋名隐姓的小卒啊。 就派了一个官吏叫薛简,带着很宝贵的袈裟什么,礼品,请六祖进宫,奉为国师。 六祖不肯啊。 所以大德就是大德,不羡慕人间这些东西。 后来好多东西也没收,而薛简开悟了,他见六祖,他开悟了。 六祖那儿开悟的人很多。 人家派刺客来杀他,后来刺客开悟了。 神秀是高明,但有人想不通,就派刺客来杀他。 他已经知道了,所以桌上摆了二十两银子。 刺客拿刀进来了,六祖在那儿打座。 他说:“你来了,二十两银子你拿走,我只欠你的钱,不欠你的命,银子给你”。 那个人感动了,他说:“我做徒弟行不行? ”“你快走,你这个样子不行,杀人的凶犯,手里拿着刀”。 后来传戒,他又来了,做了和尚,受归依,开悟了,他是来杀六祖的。 那个时候,他是在庙里头做苦工的,还没落头发呢,所以称为卢行者。 他俗家姓卢,称为行者,行者不是出家人,是庙里头的苦力劳工。 这么一个人,不但称为和尚,而且是和尚的老师,是祖师啊,代表佛啊,佛的衣钵啊。 谁也不能相信啊,这个事就这么奇特。 现在国际上承认禅宗是中国的,把禅宗列在中国。 中国是道教和禅宗,佛教是印度。 我说把禅宗列到中国,我们很光荣。 实际也是印度的,达摩传过来的,但是到中国大盛,在印度只是单传。 在唐宋的时候,几乎小孩子和家里的妇女都开悟啊。 现在不行了,这个时代,人的头脑太复杂了,习气也太重了,把世间的一些东西,勾心斗角种种的,世间的一些缺点,搬到佛教里头来了。 佛教里头还是这一套,还是有派系啊,结党营私啊。 这批人排挤另一批人啊,我就拥护我的师傅啊,不管是谁啊,是对还是不对。 你的那一波人就打击啊,我的这一波人就赞扬,这不都变成世间很庸俗的东西了吗。 所以想求开悟就不可能了,这样的法,大家不能受用。 所以明心见性,讲到自性的重要,就是如此。 为什么说是自性? 就是你自己啊。 自性有很多名字,又叫本心,又叫本觉,真如,实相,种种的。 其实就是你每一个人,你的灵知,灵觉。 不是你的知觉,是灵知灵觉。 你本来具有的那个心。 这都用语言来说,没法办了,只好这么说,不可能表达的。 虽然是这样也是表达得最好了,登峰造极了。 这就是文字般若。 般若分三种,写出来都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从实相般若流出来的,非常可贵,不是一般的文字,是实相般若所流出来的。 这个文字般若讲什么? 它讲的是什么叫实相般若,说明什么是本体,怎么按照实相般若去观照,对待一切事物。 如何修习来恢复自己的实相般若做观照般若。 文字般若所讲的就是,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第二讲得的是观照般若,按照所讲的道理去观照,虽然不懂,你先观照。 很深的道理不能懂啊,象《金刚经》,真有四句话,可以着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谁都可以说,这个好懂啊。 有为的,咱们世间这一切都是有为的。 这一切都如幻,如梦,如泡,如影,你干吗这么认真啊。 它是假的,它是一个肥皂泡。 我常说是肥皂泡,好看极了,五光六色,没有谁想用保险箱,把肥皂泡收集后存起来的。 马上就要灭,实际一切都是如此。 那个人讲他的爱人,他不知道,这个漂亮的对方转眼就灭,当时就一点点就老了。 所以“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白头还是美人吗,美人就不存在了,马上入肥皂泡,转眼之间,马上就过去了,一切都是如此。 有的人对于这些还是能舍,名不能舍,还有人求名。 其实名跟利,名一点不清高。 “大哉真体”,这是我们的本体,我们要知有,它的妙用。 我们不必太详细了,这个已经很够了,好好消化它。 “澄浊而清”,妙用其为“澄”,水脏了澄一澄,就清楚了。 我们在重庆的时候吃炸弹坑的水啊,哪有自来水喝。 日本人扔的都是炸弹,只有炸弹坑里有水,水都是绿的,红的,就喝那个水。 拿矾澄一澄,脏东西就沉淀了,吃上面的水。 “澄浊而清”,这个我很亲切。 水很浊,黄河的水很浊,有很多沙子,搁在那儿不动,澄一澄,沙子落下去了,水就清了。 “澄浊而清”,浊的东西它澄一澄,不去动它,它就清了。 “返背而向”,这个“背”,我背着你跑了,我一个向后转,就变成向了。 有什么难啊? 就地向后转,马上就变向了,所以可以“返背”变成“向”。 “越三祗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这两句好极了。 我刚才不是说了,宗教都可以成佛,需要三大阿僧邸劫。 现在我超越了三大阿僧邸劫,怎么超越它呢? 一个念头就超越了。 “齐诸圣于片言”,跟诸位大圣人,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跟他们平等,跟他们看齐,这一句话就跟他们平等了。 这“一念”“一句话”是什么呢? 持名啊。 所以莲池是弥陀化身。 藕益大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因为这一句佛号总包括一切。 一切经论,一切禅定,一切戒律,没有不包括在内啊,所以是名具万德啊。 净土法门称为捷径,就是因为念佛。 念佛有四种念佛,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 实相念佛众生无从下手,什么是实相? 从实相入这个很难啊。 观像念佛,老摆个像,坐火车没有像了,修不成了,也不方便。 观想念佛,观经就是观想。 善导大师唐朝的大师,就是观想,日本人最崇敬了,我们也称他为弥陀化身啊。 善导大师,他观想已经观到西方现前了,最后放弃了观想改持名。 他在长安的时候,教导全长安人,人人都念佛,那是什么局面。 戒律高极了,见到妇女从来不露齿笑,笑不露牙。 所有的钱,全写经了。 大德的大德。 他念一句佛号,一道光。 最后改持名了。 所以四种念佛之中,以持名念佛最为殊胜。 念佛就是捷径,跟别的教相比较,念佛就是捷径。 而四种念佛之中,又以持名为捷径中的捷径。 捷径到什么程度? 三大阿僧邸劫不需要去经历了,三大阿僧邸劫,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超过去了! !! 跟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平等,念这一句就跟他们平等。 所以只是一声,我说的一声,别人根据录音整理稿子,给整理错了。 这个人给整理成一辈子的一生。 大家按常情理解一辈子的一生是对的。 这样理解就不是“片言”了嘛,念一句也是恒常? 大家就是不甘心啊,不敢信啊,所以就没有这么大功德了。 密宗说咒有很大功德,但唯除于咒生疑,除了你对于这个咒产生怀疑,不相信它有这么大功德,那它就没有这么大功德了。 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道之源,功德之母,所以就是难以生信啊。 学佛不难,难以生信。 参禅不难,难起疑情啊。 参禅要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参禅的疑不同我们这个怀疑,它是起了疑情了。 这两句话,是赞叹法门的话,赞叹本体。 那么怎么才能恢复我们的本体? 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我们的本体灵明洞彻,湛寂常恒,没有清浊,没有向背,这么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本体,现在我们不能显现了,那怎么办呢? 无非是叫它澄一澄嘛。 你已经浊了,不是非清非浊,已经是浊了,水脏了,已经是浊水了,澄一澄。 你现在追求的是烦恼,不是觉悟,你赶快向后转,这就是返背为向,这是原则。 那具体是怎么做? 就是一句佛号。 这一句佛号就超越了三大阿僧邸劫。 跟观音,大势至就平等了,“齐诸圣于片言”啊,就一句话呀! 所以说“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佛说阿弥陀经欤”。 登峰造极了,妙极了,妙用啊。 所以净土持名法门是十方诸佛同赞,十方诸佛都同赞叹,我们要好好体会这些话。 千经万论共指啊,千部经万部论都这么指出来的。 怎么办? 随你了! 也不可得而思议者是什么? 那就是《佛说阿弥陀经》啊。 《佛说阿弥陀经》专讲念佛,你看别的经上没有。 就是一日一夜,二日二夜……乃至七日七夜,持佛名号,一心不乱,就得往生。 任何其它东西都没讲,就提了一个持名念佛,最简单了。 《无量寿经》还要念经什么,但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内容还多一些。 阿弥陀经就是持名。 只要信啊,当信啊,就是难信,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 这是一个极难信之法,就是信不及啊,玄奘大师翻译的,加了一个字。 玄奘大师翻译有一特点,凡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他基本上就不再翻译了。 常用的经有两部他翻译了,一个部是《金刚经》,鸠摩罗什大师把八句偈翻译成四句偈,简化少了四句,那么玄奘给补充出来了,这个很有功德。 玄奘把《阿弥陀经》又翻译了,这个功德很大,用意很大呀,说明念佛靠他力,临终的时候,佛来“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啊! 你自己没有力量,在临终的时候念佛,因为你很慌乱,没有这个水平。 因为你平常念了,又如法的持戒,信心愿力一切都如法,因为你有这个功德,佛就给你兑现。 你跟佛兑了现了,佛就实现佛的诺言,佛来接你。 接引佛接引佛,临终佛来接引你。 玄奘大师翻译的,这时佛就“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来保佑你,“令心不乱”,让你的心不乱。 还有一部经说,佛来接引的时候,佛入三昧,令亡者也入三昧,入了三昧,还有什么话好说。 这是仗他力。 所以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一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 没断烦恼,你还是凡夫,可是你已经是阿鞞跋致了,这都是超情离见啊! 所以昙梵赞叹极乐世界,众生不断烦恼而证涅槃啊,你没有断烦恼,可是你真证涅槃啊。 这一切都超过众生的情见,极乐世界是不可得而思,不可得而议啊。 同居净土是十方诸佛所无啊。 说他是凡夫,可是他不退转,是阿鞞跋致啊。 说他是阿鞞跋致,是贤人,是圣人,可是他是凡夫。 咱们去往生,实际上还是凡夫啊,一般还是凡夫啊。 凡夫能够去,最妙就在这儿! 要变成圣人能去,那有什么希奇,圣人已经是超凡了。 所以有些人说出的一些话,有些话很有问题。 已经是圣人无所谓了,正因为是凡人能去才是稀有啊,显得阿弥陀佛的可贵啊,妙用啊! 昨天咱们赞叹的是无量寿经,皆以此经而得度脱,都靠这部经。 这与《阿弥陀经》不是发生冲突了吗? 要知道,这是一部经。 《华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一部经。 《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阿弥陀经》是小本,是一部经。 那么我们往往是说把《华严经》抛开,净土宗常常说大经就是《无量寿经》,小经就是《阿弥陀经》。 一个经,一个大,一个小,这个名词不太妥当。 有一个更好的名词,称为大本,小本,古人也这么用,选用这个名词比较好。 一个经有大本,有小本,大本是《无量寿经》,小本是《阿弥陀经》。 所以昨天赞叹了大本,今天赞叹了小本,是一部经,没有矛盾。 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阿弥陀经》更是心中心,直指持名。 所以这些道理都摆在那儿,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大家慢慢地参究。 总之,这个佛法一点不能勉强,信是从内心生起来的,没有说我这个信是强压来的,强压来的那不是信。 信从内心里生起来的,总之是不可思议,不知不觉,不知不觉,只要是真实发心,必然走上正路。 因为我们多生多劫的习惯,有很多障碍,有很多因缘。 要是碰到我们过去特别信的,就跟这个接近。 有很多因缘。 咱们在座大家都好,有很多碰到很不好的因缘啊。 所以香港做了一件好事,香港的佛教刊物,批判了卢胜彦,还批判那个比丘尼。 这个应当批判,太荒唐了。 但还有好多人无动于衷,还有很多人信,所以他有这个缘嘛。 你看香港的杂志上,暴露得很正确,很彻底,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应该明白了,但还有很多人信。 最近还有人,这次给我送《心声录》的,他还信,他很失望。 有一个五十岁的人,卖佛教用具的,他最近皈依了卢胜彦了。 卢胜彦让他当接班人什么的,这些天很伤心。 现在的事,一两个礼拜之前的事嘛。 所以说各有各的因缘。 但是我们只是有真实心,佛始终在摄受我们。 不光是临终接引我们,佛始终在摄受我们。 大势至菩萨同样,我们只知道观世音菩萨,在这个世界保佑我们。 而大势至菩萨的特殊任务,摄受我们众生,单摄受念佛的人,摄受念佛的众生往生极乐。 大势至菩萨是专念佛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专讲念佛,所以称为净土宗祖师。 将来西方净土阿弥陀佛要涅槃,之后观音菩萨即位,观音菩萨涅槃之后,是大势至菩萨即位,大势至菩萨永不涅槃。 都是缘,都是示现。 有人可能要说,佛也要涅槃呀? 都是世见。 念佛往生的人,在佛涅槃的时候,你看见的还是阿弥陀佛。 念观音往生的人,在阿弥陀佛涅槃之后,你看不到阿弥陀佛了,你看到的是观音菩萨。 所以你见到的事情,那只是你的缘,真实是什么情况? 远不是你所能想象的。 总之,这些缘都是好的。 实际上,观音,势至,就是弥陀,三位是一体的,很遗憾,这个太精彩了,我这个表达的不够,太殊胜了! “大哉真体”就是释迦牟尼的那句话,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个最平等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能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众生怎么度啊? 众生可以度,他本来就是佛嘛。 就好像做梦睡着了,你把他叫醒就完了。 自性佛道,这个更容易了,你本来是佛,成佛有什么难的。 “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是你本来有,只是生了,温习温习。 “烦恼无边誓愿断”,说到烦恼,就是它障碍了你,使一切光明不能显现。 但是烦恼是虚妄的,虚妄就不真实,它本来是空的,本来是妄,本来是虚的。 不然,为什么心经说无无明? 因为有无明才有贪嗔痴,所以才会造业,才受罪,才有地狱,才有天堂。 《心经》这句话好啊,无无明啊。 《涅槃经》说,佛在涅槃的时候,三次入种种空间,种种世界,去寻找无明的实性是什么,不可得。 所以证明无无明。 无无明,这些都是一些假相,自己把自己粘住了,抓住了,不肯放松。 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 只要肯放,这是很快的事情,就是不大肯放。 形容象个什么呢? 象个猴子。 从这颗树,跑到那颗树,左爪抓住这颗树,左爪一放,右爪又抓住那颗树,两只爪必定要有一个去抓。 真正修道开悟了,这两只爪子都要放开! 要体会这个劲,那就放开了。 抓住这个,换那个,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修行,实际是把世法放开了,抓佛法了。 抓住一个有为法,有为的佛法。 要修啊,要有得啊,要有证啊,要什么什么,这都是有为的佛法,又是一个抓,所以称为法执。 我的话是有根据的,我不是随便说的,我不敢随便说。 为什么? 我很怕地狱,真有! 不是骗人的,真有地狱。 大家要注意,是真实的,所以说不是好玩的。 要不然,如果没这回事,我何苦,我干点什么不行啊,趴在这儿写,在这儿做,何苦呢,这都是真的! 我一个密宗的师兄,很小的时候,父亲让他跟着活佛,到了贡噶山。 他一直跟贡噶学佛,学得很好。 在雪山上修练,穿一个绸子的背心裤叉在雪山上修炼。 后来,他还是烦恼不断,背叛了上师。 解放以后,我不信佛了,始终没有找他,现在九十多岁了。 今年,忽然间传说,他痛哭流涕,痛不欲生,惊慌极了。 他怎么着了? 他看见地狱了。 我就告诉他:“由于你背叛了师傅,要入地狱,你背叛了佛法,要入地狱”。 我们要尊师重道嘛,一些恩啊,不报恩还背叛,还忘恩负义,这样子要入地狱。 他自己看见了,这个不能不信啊。 到处找贡噶上师的弟子,求忏悔。 这个弟子说:“你跟我忏悔没有用啊,我只是他的弟子,你找转世的贡噶忏悔。 他就去找,找到没找到不知道,非常恐慌,非常恐怖,他亲眼看见地狱了。 还有一个,我认识一个中医,是江苏省的名医。 他还很好,四众弟子来,他都不收药费,而且有困难的送药,再困难的送钱,很好的一个医生。 他的弟弟,是异母的,家里条件不错,父亲有姨太太,姨太太生的孩子,娇贵一些。 他是成了名医,弟弟有一些少爷习气,做吃喝嫖赌这些事情。 很年轻得了病,就要死了。 一天,找他哥哥:“不得了,我要入地狱,我已经看见了,怎么办? ”哥哥说:“赶紧念佛,我们给你助念”。 这还不念吗。 他弟弟只有在母亲死的时候,家里请和尚来念经,他跟着和尚念过一段时间,平常没有修过。 他还是结了缘,这个缘很要紧,不管因为什么。 这时候他就念了,大家帮他助念,还做了放生的事情。 这个医生很好,就是在文革之后还是这样。 拿了退休金之后,不够开支,为什么? 他要给很多很穷困的人,发放生活费。 拆房子,南方的房子是木头的,请木匠用板墙做柜子,卖钱补足发放。 他们助念的功德也很大。 念了一段时间之后,弟弟很高兴:“好啦,地狱没有了,我往生了。 ”这个跟《观经》讲的事情一样,这不是两件事嘛。 这件事,他哥哥亲自跟我说的。 他就是当事人,就在旁边助念的,自己异母弟弟的事情,真实的事情,所以说这个地狱是真有。 有一个气功师,很有名,到香港去表演,表演不出来了。 我说很自然,他们在泰国也没有表演成功,在美国大成功。 为什么? 因为泰国和香港念佛的人多,这些就拿不出来了。 这个环境就不容许,所以在什么地方关系很大啊。 他们表演不成功,表示那个地是三宝加被,护法护持的地方,所以说不简单啊。 泰国念佛的人多,到了别处,找了好多人表演啊,都是些鬼啊,所以很可怕,都是些鬼,很可怜。 有个姓张的,不是严新,他的后台就是无头鬼。 他自己讲的,这个鬼叫阿本,没有头,他的任务负责五鬼搬运。 从前有个魔术不是叫五鬼搬运法。 一个美国人见他,知道他很有名,美国人说:“你知道我包里是什么? 你能给我搬出去,我就送给你”。 一会功夫,一个照相机就出来了,他就带走了。 你说送给我的,不客气就带走了,不用开包就出去了。 怎么能出来? 那是邪术,是鬼倒腾的,五鬼搬运嘛。 青岛湛山寺,有个人闭关,他的关房上了锁。 可是,他在一念间出了关房,到了大殿拜佛。 当时,我问夏老师知不知道这回事? “我怎么不知道,当事人就是我的外甥”。 后来,倓虚法师到香港,路过北京,我是台长,我给他作揖,请他来电台。 我问倓老,湛山寺这个事,他说我怎么不知道,当时我就是方丈。 他这个事写成书了,连名姓都有了。 是吴佩俘的秘书,因为冯玉祥倒戈,吴佩俘失败以后,这个秘书就跑到湛山寺佛学院当教师,教学生国语。 经常用功,除了备课,就是自修,房门老锁着用功。 不用功非落空而走不可呀! 弘一法师,一到吃晚饭的时候,他不吃晚饭。 别人吃晚饭,他就锁门,电报也不接,这是他用功的时间,不能打扰,一直到第二天大亮。 其余的时间,你都可以来访,这个时间不能动。 他也是这样的,除了晚课,门是锁的。 正在用功很虔诚的时候,忽然动了一念,动念有的时候,无所从来啊,就是忽然一动,想到大殿拜佛,就到了大殿很虔诚的拜佛。 拜完佛之后,他想我还在闭关,在关中念佛,赶快回去。 走到房门口进不去了,房门锁着。 就在那儿等,看到庙里和尚,“师兄啊,你给我开锁啊”。 和尚说:“你叫我给你开锁,你怎么出来的? ”,他的心在清净的时候,动了一念,要到大殿中去拜佛,就到了大殿拜佛。 哪里有墙壁啊,通行无阻。 所以说物质是我们的错觉嘛。 一切都没有本来就是空的嘛。 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这些事情很好的证明了这个事实。 他并没有什么法术,什么都没有。 象他们那些表演,还有鬼呀什么的。 他这个就在清净之中,一念之中到了大殿拜佛,这一切都不能阻挡。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这些事情不可能,这都是不可思议的。 为什么不可能? 就因为你认为它不可能,所以就不可能。 从这儿转! 所以是个认识的问题,密宗说是见的问题,你的见解问题。 具有圆见的人,圆人修一天等于普通人修一劫。 所以我能这么辛苦,这么发心,我的愿望,是对大家的见能有所帮助,但是这个愿望限于水平,心是有,而力不足,很惭愧! 发布时间:2023-07-20 10:25:4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