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执着和不执着的问题 内容: 根据网友文章进行简要整理: 学佛的朋友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不要执著”这句话。 这句话所指的对象,也是五花八门。 例如有人讲戒律,旁边可能就会有人讲不要执著;有人说经典,也会有人说“不要执著”,或者还要加上,“不立文字”。 还有人将正见、外道的区别,也会有人讲:不要执著,或者加上一句“一切法均是佛法”。 于是一些学佛的同修就有些糊涂了。 这些东西都不要执著,那么我该怎么做? 【 不应该执着】的是那些不真实的或错误的认知: 《圆觉经》讲:空实无华,病者妄执。 就是说执著。 错误的认知、认同,本来没有的东西,却认以为真,这是执著。 那么不要执著呢? 自然就是不要去认同、肯定、坚持那些错误的东西。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 《圆觉经》:“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应该执着】的是那些真实的真理和正确的认知,否则我们如何了脱生死: 比如,楞严经中“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 ..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杀心不除,尘不可出. .. .如不断杀,必落神道”、“偷心不除,尘不可出. .. .. .如不断偷,必落邪道”等。 《圆觉经》里讲:“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比如三皈依的“自皈依佛。 誓不皈依天魔外道。 自皈依法。 誓不皈依外道典籍。 自皈依僧。 誓不皈依外道邪众。 ” 《普贤行愿品》中讲到:“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 佛涅槃后,我们佛弟子应以佛经为师,以戒律为师,这也是我们应该“执着”的。 做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迷了路,他肯定会细细研究手中的地图,好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时候如果一个人走过来说,你不要执著地图。 ”所以这种所谓的不执著论是没有意义的。 有了上面的原则,我们就好分了,比如坚持吃肉是执着,坚持吃素则不是执着而是慈悲;每天坚持念佛诵经持咒不是执着而是叫精进。 生活中遇到烦恼等应该随时放下而不去执着。 发布时间:2023-07-21 09:33:4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