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星云大师宽心:心内的般若 内容: 星云大师宽心:心内的般若八指头陀寄禅长老幼年没有读过书,一日过洞庭湖,在船头上脱口而出一句妙诗洞庭波送一僧来,众人皆惊叹。 这句诗不但有文学的韵味,而且富有禅机。 寄禅长老没有上过学,怎么能作出这样的好诗呢? 这就是从心内而来的般若智能。 心内的世界灿烂,多彩多姿,都是吾人开拓的,因为那本来都是我们的本性。 心内的般若是我们的根本,心外的知识是我们的枝叶,根本有了,枝枝叶叶自然生长。 我们过去忽略了自己心内的般若,忽略了根本,只在枝末上探讨,往往费了加倍的力量,收获反而有限。 心内的般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能源,就是我们的本性。 佛教讲众生皆有佛性,每一个人皆有成佛的可能;有成佛的能,这个能就是我们的本性。 真正的能源,应该是我们心内的般若。 科学家有了般若智能,发掘本性里的能源,可以把人送到太空,送到月球;哲学家把自己本性的能源发掘出来,对宇宙人生可以做更深入的探讨。 任何一个学说,如果有特殊的成就,都必须要向自己心里的能源探讨。 什么才是心内的般若? 其一,本有的佛性是我们心内的般若。 佛陀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第一句话就发出他证悟后的宣言:奇哉! 奇哉!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如来的智能德相就是我们的佛性,也就是我们心内的般若。 我们为什么要怀珠作丐、有宝还穷呢? 其二,内证的真如是我们心内的般若。 真如和佛性是异名同义,我们轮回生死,能够万劫千生,是靠我们有个真如。 我们能离生死烦恼,也是靠我们的真如。 真如好比一块黄金,尽管你把它制成戒指、手环、耳坠、手表,但黄金的本质是不变的。 吾人就靠这不变的真如,可以升华自己、净化自己。 其三,无住的心境是我们心内的般若。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为吾人心有所住,所以心有所偏、心有所执。 如那无住的心境,就是无限、无量、无边、无尽。 如果吾人有了无住般若,又何须斤斤计较蝇头小利或人我是非呢? 其四,永恒的本体是我们心内的般若。 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而无常,唯有心内的般若才是我们永恒的本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自己的根,找自己永恒的生命! 找根,找永恒的生命,先要体证心内的般若,一通百彻,世间的知识就从自性般若中流出。 佛光菜根谭一个人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一个人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3-07-22 15:00:5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9072.html